【梦游记】游戏即第九艺术?——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音乐、绘画、舞蹈,似乎所有人都能认可它们作为“艺术”的身份;那么,当谈到小说、电影、动漫时,答案还是一样肯定吗?
以及,游戏呢?
——尽管我们常说“游戏是第九艺术”,但你真的会觉得所有的游戏都配被称为“艺术品”吗?换言之,作为艺术的游戏,与仅仅只能用来浪费时间或金钱的粗制滥造的商品游戏,它们之间的界线在哪里呢?
更进一步地,我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艺术?
在体验《父与子(Father and Son)》这款游戏后,我的脑海里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思考。而现在,我想把这些想法,连同这个优美的游戏,一起分享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Attention: 本文多图!请注意流量!!


——————〖类型标签〗——————
风格标签:慢节奏;抒情向;艺术感;剧情向
类型标签:横版探索;宣传物性质
亮点:对“艺术”与“情感”的深入探讨
——————〖五维度评分〗——————
游戏内涵★★★★★
音画美感★★★★☆
文案功底★★★★☆
本地化翻译★☆☆☆☆
游戏性★★☆☆☆

——————【游戏简介】——————
就本质而言,《父与子》实际上是一款由意大利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发行的宣传游戏,但它并没有简单地建个2D博物馆然后把图像化的展品丢进去就完事了,而是讲述了一个略有些意识流、却完整而动人的故事。
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名来到那不勒斯的异乡人——迈克尔。阅读完刚刚过世的考古学家父亲的遗书,你决定造访父亲生前所任职的博物馆,观赏艺术品,试图理解是什么使他甘愿奉献一生,甚至愿意割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游戏性与叙事设计】——————
整个流程的“游戏性”很弱,你能做的仅仅只有操纵主人公迈克尔移动、在少量的对话中选择回答语。可以说,它并不“好玩”,但它带给玩家的触动一点也不少——有点儿像逛一次博物馆虽然不如看一场电影那么过瘾,但却获得了另一种享受,这种感觉。
《父与子》用了一种巧妙的双线并行手法来表现“观赏艺术就是与过去的时空对话”的思想。每次迈克尔在某件文物艺术品跟前驻足,他就会穿越到过去的时空,经历古埃及雕刻家/庞贝的平凡父亲/波旁王朝苦恼的丈夫所经历的一天。

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庞贝古城的小故事——这个小单元里甚至有两种分歧结局——末日来临时,你可以选择从一名老人的手中抢钱,让自己一家三口都活下来,也可以选择让老人活命,而自己放弃生存的机会与妻女分离。但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无论当时存活与否,庞贝都已成为过去,幸存者也已成为了灰烬……你和迈克尔的思绪一起被拉回到了“现在”。


对了,还有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游戏里增加了一个GPS检测,当玩家切实位于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时,再打开游戏会出现额外的内容——这部分当然暂时无幸体验啦!不过它就是想用这种方式吸引你去那不勒斯嘛hhhhh
整体而言,游戏的美感几乎无可挑剔,美中不足的便是极为糟糕的中文本土化翻译orz
——————【美术与音乐】——————
作为一款为博物馆打广告的宣传行游戏,本身的艺术性自然也不能落下。《父与子》的游戏画面非常非常美(论坛里也有不少截图贴),明丽的色彩配合柔和的笔触,几乎每一个画面都能单拉出啦做壁纸(要是能一键隐藏UI就好啦!),bgm则是音乐与钢琴配合的古典乐,柔和悦耳。



——————【末尾的思考】——————
最后,我想回到开头抛出的问题——什么是艺术?
所有那些带给我们感动的,以及教会我们何为爱的,都是艺术。
我想这就是我的答案。
或许在游玩《父与子》之后,正在阅读这则评价的你也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如果你愿意花上闲暇无事的一个小时来体验它,我想它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