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层学基础(英文字幕)】第11讲:年代地层学(6/7)

2023-07-19 04:34 作者:进积的三角洲  | 我要投稿

碳同位素

碳最初来源于地幔,由火山喷发脱气作用释放在大气中,大气δ13C约为-5‰。

在光合作用中,因为12C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更容易破裂,生物倾向于吸收轻的12C,因此,生物有机组织(如植物或藻类)的碳同位素组成更偏负。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海洋的碳同位素(海相碳酸盐岩)偏正。


地下水和淡水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大,因为影响因素众多,如水的来源、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碳和碳酸盐矿物的多少、以及水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等。


为什么用同位素研究地层学?



如上图所示,一个大型的海洋环流系统将全球水体联系起来。


在北大西洋,温度低,盐度高的水体逐渐下沉到海洋底部;

在北美西部,富含营养物质的,低温深部水体形成上升流;




整个环流在1600年左右即可完成一次,而海洋生物,如底栖有孔虫类benthic foraminiferas会记录下这个过程中的碳氧同位素变化,最终便形成了下图中全球65Ma年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从氧同位素记录来看,极热时间对应氧同位素值正偏,冰期对应氧同位素负偏,这种记录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因此可以作为标准的化学地层学工具。


碳同位素记录也有类似效果,例如,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大量内生系统的轻碳排放到外生系统(如陆地生物圈,海洋和大气中),海洋沉积物记录的碳同位素强烈负偏。



【地层学基础(英文字幕)】第11讲:年代地层学(6/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