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被吹上天的功能差点翻车了!iPhone 14 Pro亮相:灵动但不完美!
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落下帷幕,前两天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小伙伴们都看了吗?简单来说,iPhone 14数字系列除了新增大屏Plus机型,其它配置升级真的感知不强。反观iPhone 14 Pro系列,相比前两代进步更明显,芯片、影像、屏幕形态都有大升级。
不过要说一眼就能看到的变化,当属苹果放弃万年不变的刘海屏改为挖孔屏。而且苹果为了搭配“船新”挖孔屏,还在软件层面做了优化,搞出“灵动岛”功能。

有一说一,当时公布iPhone 14 Pro系列挖孔屏外观时,小新还没觉得有啥。毕竟之前已经爆料得七七八八,不是“感叹号”就是“药丸”,直接坐等揭晓。
然而一看“灵动岛”这功能介绍和演示动画,说句实话,小新确实被惊艳到了。不过面对一边倒的好评,小新冷静后却有不一样的看法,灵动岛真的被吹得太过了!

一出场就被吹爆
按照老规矩,先给不了解情况的小伙伴,介绍下“灵动岛”是什么新玩意。灵动岛是苹果特意为iPhone 14 Pro系列挖孔屏,推出的全新通知和交互功能。虽说这项功能和“岛”没什么关系,但从演示动画来看,它的确足够“灵动”,不仅动画丝滑,还有多种不同形态满足功能需求。
从发布会演示来看,目前灵动岛应该已经适配了自家App和第三方打车App。而且在多任务情况下,灵动岛还能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提示,考虑得还挺周到。至于苹果灵动岛的思路,说白就是既然我打不过你,那我就加入你!

iPhone屏幕刘海里,藏着3D结构光和前置摄像头占空间,挖孔注定没法避免。从刘海屏换成挖孔屏后,往真全面屏更近一步,但独立出来的挖孔却更碍眼。
因此,与其让用户一直被挖孔干扰视觉,不如做成“通知交互区”让用户习惯得了。这么一来,灵动岛不仅最大程度减少用户感知,还能充分利用这块区域大做文章。

灵动但不完美
有一说一,灵动岛实现起来难度真不小,就像ColorOS产品经理朱海舟说的那样。系统原先通知体系等公共规范都需要重做,还得给App开发者留足够接口做适配。
苹果又烧钱又费精力,但灵动岛依然摆脱不了本质,就是给不完美的挖孔形态擦屁股。在小新看来,灵动岛功能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给挖孔锦上添花,而不是必不可少。因为就算没有灵动岛,苹果沿用之前的通知等公共规范,iPhone也照样能用。

除了并非必需的属性,灵动岛还存在一些问题,小新就简单举两个例子吧。比如交互控制不够方便,灵动岛通知交互都得基于iPhone正面屏幕的挖孔,但Pro系列两款手机的屏幕尺寸摆在那,基本就告别单手操作的可能了。想要对灵动岛进行点击操作,必须得用上另一只手,为方便导致别的不方便。
还有灵动岛自定义灵活性估计有限制,毕竟这属于高频功能,苹果限得比较严格。比如“疯狂星期四”通知,99%不可能在灵动岛上出现。因为苹果不加以严格限制的话,别说灵动岛了,这功能直接变成“广告岛”了。所以,苹果到底会给开发者开放多少权限,最终呈现效果如何,现在还得打个问号。

安卓会跟上吗?
灵动岛才一亮相,小新就看见很多人讨论,安卓厂商会不会也搞类似的XX岛呢?以我来看,对灵动岛直接拿来主义的照搬复刻,基本上不会有安卓厂商去做的。其实源头在于安卓厂商和苹果,对于全面屏的理解,完全是两条不一样的路子。
苹果觉得既然挖孔避免不了,那就加上新功能,让用户习惯以至接受挖孔存在。而安卓厂商则是在减少挖孔视觉障碍上做文章,比如缩小挖孔或隐藏摄像头,像超小挖孔、升降摄像头以及屏下摄像头,就是安卓阵营这边的全面屏形态。

两种针对挖孔的思路,面对的是两拨目标用户,小新觉得没有对错,只有喜好之分。不过要选一个的话,我更喜欢安卓阵营路子,毕竟全面屏最终要的就是无孔效果。
有意思的是,苹果灵动岛刚出来那会,中兴就主动出击了,给自家Axon40 Ultra打了个广告。海报文案用了灵动岛,宣称“无岛 全面出圈 比灵动更灵动”。

除了产品思路不同,安卓厂商想要实现灵动岛的效果,难度要比苹果大得多。首先是安卓这边机海茫茫,软件实力各家也参差不齐,机型适配起来难如登天。也许真的能做出来,但体验肯定就没法说了,别到时候反而拖了系统体验后腿。
其次,安卓厂商各自为营,号召力不如封闭生态的苹果,第三方App适配别多期待。如果只是适配自家App,那就没意思了,不如老实用回以前的通知交互。

写在最后
总结一波,iPhone 14 Pro系列的“灵动岛”,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产品巧思。它在保留挖孔的前提下,通过系统层面设计,完成了全新的通知交互新形式。然而它其实也是苹果面对这个全面屏快速发展时代,权衡之下做出的妥协之举。
可以夸奖也可以称赞,但要把它捧到“神级”功能的地位,小新觉得大可不必。按照苹果一贯以来的性子,未来几年的iPhone,将会继续沿用灵动岛药丸屏。兴许得等到iPhone新的屏幕形态出现,灵动岛才会真的退出江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