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湿疹(hand eczema)也称为手部皮炎,为发生在手部的皮炎湿疹类疾病。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手部湿疹,其中急性手部湿疹指病程不超过3个月或一年内发作不超过1次的患者,多为短期内接触因素导致;而慢性手部湿疹指病程超过3个月或一年内复发2次以上的患者。
按照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该类疾病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目前或曾经有变应原接触史,斑贴试验若为阳性则有助于诊断。
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这是一种非免疫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由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的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斑贴试验或点刺试验往往不能找到明确相关的过敏原。
3)特应性手部湿疹(topic hand eczema),患者常有特应性病史,无手部刺激物暴露史。
4)接触性荨麻疹/蛋白接触性荨麻疹,多见于食品加工行业和医护人员,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测有助于诊断。
5)内源性水疱性手部湿疹,以往称为汗疱疹,以手掌尤其是手指屈侧缘复发性群集性水疱为特征性表现,常伴有中重度瘙痒。
6)内源性角化型手部湿疹,手掌及指腹部出现境界清楚的角化过度及疼痛性裂隙,不出现脓疱或水疱,病因不明,属于慢性过程。
2.治疗的要点如下:
1)基础治疗中重要的两部分是润肤剂和手套的合理使用。对于职业接触性患者,应戴防护性手套,而日常家务时也需要使用防护手套洗衣洗碗;在必须用橡胶手套的情况下,最好应选择有棉质内衬的手套以减轻出汗对皮肤的损伤。
2)患者教育很重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的宣教,以及向患者强调长期坚持润肤的重要性,这对于减少旧病复发至关重要。
3)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一线用药。可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强度的激素,主张激素使用时间尽可能短,症状好转后改为长期主动维持治疗。
4)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作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或补充方案,并适用于长期主动维持治疗。
5)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治疗和浅层X线放射治疗,其中紫外线治疗适用于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中重度顽固性慢性湿疹,较为安全;而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作为慢性顽固性湿疹的二线治疗,一般短期内使用。
6)系统治疗包括维A酸治疗,但需警惕阿维A的副作用;对于瘙痒症状明显的可以考虑抗组胺药,但是对手部湿疹的病情和病程没有明显改善。其他还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要定期检测相应的化验指标,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7)新型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有成功治疗手部湿疹的应用报道,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将来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8)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孕妇或儿童,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孕期以外用润肤剂为基础治疗为主;儿童配合日常润肤,对患儿家长进行患教也十分重要。
遵医嘱服用,忌乱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