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能造3.6万吨的破冰船,为何就造不了2.8万吨的两栖舰?

经常有人提问,说俄罗斯现在明显可以建造3.6万吨级别的,这种全球破冰能力一流、吨位也算是一流的巨型核动力破冰船。甚至也可以继续建造2万吨以上的核动力潜艇。虽然说破冰船的编制未必在俄罗斯海军的编制之内;平时是俄方的民营部门运营这些破冰船。但是北极破冰本身就有巨大的军事意义。而且这类舰艇是核动力体系,本身的管理就是半军事化的。因此不能说这类破冰船是和军舰完全不沾边的民用船舶。而且俄方还有能力批量建造这些超过3万吨级的大船,甚至准备建造满排7万吨级的世界最强破冰船。要知道破冰船的船体比大多数军舰的船壳都坚硬的多。如果真造出7万吨级的超级破冰船,那么距离大型航母的体量也差不到哪里去了。不过另外一种现实却是,俄罗斯目前的造船工业,

居然连2.8万吨级别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造不出来。根据法方给的图纸,波罗的海的造船厂曾经造过后半截的西北风级的船身,但是到最后2艘整船没拿到,还被羞辱了一番。那么既然俄方的船厂已经造出一半的西北风的船壳了。自己动手再造完另外一半,拼成一艘完整的俄国独立制造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真的那么难吗?实事求是的讲。瀚海狼山认为还真是很难。这不是俄方能造更大吨位的破冰船,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建造吨位差不多的两栖攻击舰的问题。之所以难,首先,各国海军的历史传统大不相同。大国海军是绝对讲传统的军种,因此有百年海军的说法。俄国历史上本身非常重视海军,在陆地上400年来不变的追求,就是打出出海口。拼命夺出海口的最终目的,自然是为了俄国海军纵横全球。不过各方向的,
出海口都基本打出来了。但是沙俄时代的海军建设却非常一般。不但距离英美等全球一等海军差距巨大,最后还以全军覆没的结果,被一个东方的小岛国刷了战绩。沙俄舰队覆没的同时,沙俄本身也基本走到了尽头。到了苏联时代,虽然国力反弹很快,但是苏联海军自始至终,也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海战。海军人员甚至舰炮,都经常被拉去打陆战。而两栖登陆战役同样是非常少。最多有一个刻赤海峡登陆战和二战后期夺回南千岛群岛。但是这2次规模比较大的两栖登陆,都缺少像样的专用登陆舰,甚至直接动用了很多渔船完成的登陆。因此即使在苏联红海军拥有大量核潜艇、载机巡洋舰的鼎盛时期。苏联海军也几乎没有吨位达到2万吨级别的两栖大舰。美国海军两栖大舰多,狼山认为和美国海军打过瓜岛、硫磺岛、琉球登陆战的传统直接有关。没有两栖传统,自然在两栖大舰的设计上就严重偏科。导致设计经验和建造能力都不足。虽然俄方到目前可以批量建造3万吨的破冰船和2万吨的核潜艇。

但是船型不同,同样有隔行如隔山的问题。俄方从来没有超过2万吨级两栖大舰建造能力的工程师。现在恐怕想找个曾经参与过2万吨级两栖舰部分设计的工程师,拔高当总设计师都难。设计都设计不出来还谈什么建造。另外,苏联解体后,系统配套是更大的问题。不要以为西北风级两栖舰只有一个船壳,从动力到全舰的管理和作战系统。是更加复杂百倍的配套。现在俄方能大建3万吨的破冰船和2万吨的核潜艇。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级别的核动力体系一直没断档。而要造西北风,从燃气轮机到合适的柴油机,动力一项就能难倒现在的几大造船厂,不用说另外几百项配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