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申论80+答案— —2021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答案与解析(第四题)

2023-07-21 20:33 作者:林宇申论  | 我要投稿

问题四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这篇报道写一则短评。(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2)紧扣资料,重点突出;(3)有逻辑性,语言流畅;(4)不超过500字。

【林宇材料划线】

材料四

段1:以下是《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一篇报道:

段2:在江城博物馆,有一个专门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的博爱馆。原材料同比例复制的文物,可以操作体验的展品、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

段3:“除了桌子上、扶手上可以触摸到的盲文之外,我印象比较深的展品,有设计精巧的钢牛灯、长着翅膀的青瓷羊,还有脖子上戴着项圈的金兽。”去年11月,江城市盲人学校组织师生到博物院参观。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年,但高二学生孙飞还记得来这里参观的感受。在孙飞的印象中,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汉代铜牛灯,展品不仅摸起来感觉造型独特,而且还可以拆卸、旋转,更有一根长长的管子来搜集点燃油脂后产生的烟雾,形成闭环系统。他很兴奋:“这个设计在古代是‘高科技环保型’的,我们都很惊奇。”在铜牛灯仿制品前,学生们亲手触摸的同时,语音播放器也被触发,开始播放展品的介绍,而旁边的“盲文点显器”则可以介绍这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构造功能等信息,该校尹老师说:“此前也去过其他博物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介绍,同学们感觉索然无味。但一到博爱馆,大家就对这种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兴趣十足。专设这个博爱馆,特殊群体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说明文化为民理念逐步辐射到不同人群,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段4:在展厅的不同区域,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均有所不同,在弱视区和怕光区,展品以书画为主,观众可以扶着护栏,贴近细看。当有人经过书画前,语音讲解就会自动播放,每幅画还有一小段盲文介绍。在全盲区,展品则以造型类文物仿制品为主,观众在触摸展品时,也能同步听到讲解词。

段5:江城博物院藏有60余万件文物,博爱馆展厅中展示了其中按照1:1的比例、以真实材料复制的40多件展品。为何选中这40多件?博物院信息部张主任说,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博物院从不同门类、不同材质的馆藏珍品中反复比较,经过多轮筛选和残障志愿者的测试,最终保留下他们印象最深刻、最喜爱的展品,设计出一个特殊的综合展览。“我们不以珍贵程度作为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让特殊人群方便解读。”策展人李婧进一步解释,展品不仅要代表江城博物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要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对于书画类展品,需要轮廓形态清楚、色彩对比强烈、故事性相对突出,让弱视群体方便观看且有代入感。对于造型类展品,造型上要有特点、纹饰要清晰、用途要体现实用性。在制作中,没有使用成本较低的3D打印,而是采用与文物相同材质的复制品,从而保证获得原材质的触感,“要让手指的叩击声也保持一致”。

段6:不仅如此,博爱馆在设计理念方面还体现出许多贴心的细节位置选择上,博爱馆位于一层,避开人群拥挤的主入口,降低了声音对信息获得的干扰。采光上,展馆采用玻璃顶,并安装了多个射灯,光线更通透明亮,可满足弱视群体需要。在馆内,盲道铺设的路线规划更加清晰。高低两层扶手上的盲文,在介绍产品的同时兼具引导功能。此外,江城博物院还研制了全国博物馆中首部用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车载计算机控制车辆前边的路径和展示点,可前行、倒退、拐弯、避让,到达展示点后自动触发感应装置,播放产品的讲解语音。

段7:博物院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参观者的建议并积极加以改善。博物院馆藏的“金兽”是国宝级文物,模样似虎类豹像狮,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没有结论。几位视障学生对如何通过触摸理解“金兽”讲出了自己的困感:“语音讲解上说,这个猛兽很温顺,该怎么理解呢?”这使李婧意识到,尽管采纳了很多专业建议,但依然存在“用明眼人的视角来办无障碍展览”的问题。经过对意见的研判和进一步调整设计策划,在介绍猛兽的温顺时,针对听障观众,扫描二维码可观看手语讲解视频。针对视障观众,除语音讲解和盲文介绍外,提示观众可以摸一下脖颈上的项圈,告诉他们这是被驯养的动物。

段8:李婧说:“要改变以视觉为中心的参观感受,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工作上还应当有更多更细致的换位思考,虽然要求高了,但能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也感到很快乐。”

【林宇材料解析】

这是一道公文写作题。

短评这个题型,国考在2013年副省级(介绍鹤溪钢窑的短文)、2014年副省级(告别跟风、走向成熟)、2015年地市级(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2017年地市级(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连续考查短评(含报道)这个题型后,终于停了几年,直到2021年国考又重新拿起来。事实又证明了林宇的一个观点,“申论考试就那么几个题型、研究透了自然就理解了”。当前,很多机构和考生,总是喜欢追逐热点、喜欢预测未来。

实际上,当你看懂规律后,从来就不需要去预测未来,因为规律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为何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在一千年的今天,仍旧成为治国理政宝典。众所周知,我们的对历史是极为重视的。他的各种讲话中,经常有历史典故出现,就是印证。因为人类五千年历史形成的规律,不可能在短时间形成更替、颠覆,规律一定是具有长期延续性的,规律的变化也逐步演化而来,而非一步到位直接改完。因此,《资治通鉴》涵盖1362年的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到今天依然适用,依然对我们治理国家、为官从政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反观当下,在2020年发生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能够在全球一枝独秀、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依靠的同样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人类的疫情,尤其是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为我们应对疫情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更别说17年前的非典疫情。正因为我们顺应了疫情发展规律,按照规律找到了应对方法,及时调整各项重大决策(双循环即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很多人认为双循环完全是被美国逼出来的,林宇认为这不够全面。从当前来看,因为疫情的不可预知性,必然会切断世界各国的人员交流和来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就是顺应疫情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而时下,太多的人喜欢赚快钱、抓风口。因此当申论题目稍有变化,就惊呼申论大变革、大改革。殊不知,申论其实从未有本质变化,该有的题型依然有,只不过前年不考、去年不考、今年来考。如2021年的短评(经历了连续三年不考)、2021年的大作文(经历了2020年不考)。其实,有多少考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申论,又有多少机构和老师能够静下心来钻研申论规律,多少人和事都在为名利而熙熙攘攘、沉不下心来学习研究,自然就看不透规律,自然就容易被当成韭菜收割。终上,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申论,学好了学透了,成绩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也就是林宇申论课程坚持以题型讲解、不以套题讲解的根本原因。

以上论述,既针对第四题短评,也针对了第五题大作文,一并谈了。

短评,顾名思义就是简短的评论,即对引发公众关注的事件或现象简要发表看法。短评的基本要求,是要紧扣题目材料、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对于短评,很多人其实是有误解的,认为短评无非是对于一个事情进行评价。如果按照这个观点,那么短评是最好写的题目,最没有挑战性的题目。举个例子,请你就美国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写一个短评。我想肯定有很多的答案版本,一是坚定的爱国派肯定会批判的一无是处,二是崇洋的公知派肯定会帮忙洗白,三是还有理性派肯定会评价美国的不足、并指出对我们国家的启发启示。那么,这三个版本都有其合理之处,且都不需要依据材料,不需要评判者。但放到申论考试中,就不能这样。命题人在出这个短评题目的时候,一定是带有其主观倾向,需要考生能够把握这个倾向的,不可能让考生随意发挥,否则没有办法阅卷。因此,在申论中的短评,与其说是评论,还不如说在归纳概括基础上的拨高评论。这就要求,必须要先归纳概括材料。

段1-段2:“以下是《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一篇报道:在江城博物馆,有一个专门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的博爱馆。原材料同比例复制的文物,可以操作体验的展品、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通过这部分内容,肯定主题是介绍江城博物馆的博爱馆,这个是核心。那接下来的段落,肯定是介绍博爱馆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做法。

既然是短评,那就是在材料基础上,进行评论,跟归纳概括有所区别。如果是归纳概括,是原词原句的体现做了什么即可。如果是评论,则要对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意义进行评论。

段3:主要介绍江城市盲人学校师生到博物馆参观的具体体验,介绍博物馆为特殊人群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以及特殊人群的体验感想。在尹老师的话语里,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了博爱馆的特殊之处,即有了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这是本段的核心。在写的时候,要围绕这个参观体验来评价博爱馆。

段4:主要介绍展厅不同区域,展品烦死、现场布置、光线明暗均有不同的设计安排。

段5:这一段主要围绕“为何选中这40件展品”进行论述。也就是说,博爱馆的展品,不是随意挑选,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从60余万件文物中来挑选,其核心原则在材料有解释,即“我们不以珍贵程度作为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让特殊人群方便解读”,这一句话即代表了全段的核心。

段6:开头即介绍了核心,即在设计理念方面体现这么多贴心的细节。如位置选择上、采光上、盲道铺设上、游览体验上都非常贴心。后面都是围绕首句的细节论述。

段7:开头即介绍了博物院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能够听取意见建议并加以改善。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论述。

段8:对博爱馆工作进行总体评价。

以上是整个材料的梳理,除段1、段2、段8是整体介绍外,段3、段4、段5、段6、段7都是具体介绍每一种做法,里面又夹杂着论述。那么,以这个做法基础上,以论述为核心再进行提炼,就是对报道的评论了嘛。也就是说,评论是在做法基础上的拨高评论,而不是凭空评论。当然,这个是短评,那就必须要有题目,否则就是重大缺陷。具体答案如下:

林宇版权答案

为博爱馆的为民理念点赞

在江城博物馆,有一个专门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的博爱馆。这个博爱馆让特殊群体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充分体现了文化为民的理念,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是在体验上更加注重可听可摸可操作。铜牛灯可拆放置、语音播放器被触发介绍、盲文占显器介绍文物信息,可以让特殊群众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在区域设置上区分不同类别。展厅不同区域布置不同。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不同区域均有所不同,弱视区和怕光区展品以书画为主,全盲区展品则以造型类文物仿制品为主。在展品布置上以方便特殊人群解读为原则。原材料同比例复制展品,挑选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的展品,让特殊群体更有代入感。在设计理念上体现贴心细节。在位置上、采光上、馆内更加注重细节,研制全自动导览车。在服务上更加注重观众反馈意见。认真听取参观者的建议并积极加以改善,调整设计策划。

博爱馆以文化为民为理念,为特殊群众带来了更丰富的感官体验,给特殊人群带来了欢乐,这值得我们点赞。

 

— —节选自林宇《两次国考申论76+给大家分享一下申论高分答案和解题心得》系列(申论咨询答疑+V:linyugongkao)

申论80+答案— —2021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答案与解析(第四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