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舟十三号发射后,美媒再次发出呼吁:中美对抗没好处

2021-10-17 21:49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行走斯图卡

10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成功抵达空间站并开始为期半年的任务,外媒予以高度关注。国外专家赞叹中国航天事业虽然“年轻”,但是进展神速。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这次发射任务时,不少媒体提到,中国表示,“不少国家和地区向中国提出合作意愿。对于其他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中国持欢迎态度。”

中国的开放姿态,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媒提到,美国因为政治反对和法律限制,将中国排除出了国际空间站项目,促成了中国建设自己的空间站;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甚至不能交换月球岩石样本,但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都做了这件事。美国CNN就抱怨称,美国的许多盟友都愿意在太空探索方面与中国接触,而美国采取强硬立场,可能不会得到多少好处。

路透社表示,随着国际空间站在几年后退役,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这就意味着在下一个西方的空间站升空之前,欧美国家想利用空间站开展太空活动,很可能就必须依赖中国空间站。

和美国“小鸡肚肠”相比,中国的胸襟更加开阔。这样的对比实际上体现在中美对待很多事务的不同态度上。拜登一直将气候问题作为重新塑造美国形象的媒介,列为与中国为数不多的合作内容之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包括大面积种植森林、控制碳排放,在前不久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昆明会议上通过昆明宣言;但是相比之下,美国的姿态一直饱受外界诟病,因为华盛顿总是说得很多、做得很少。

就在联合国气候峰会前夕,拜登一项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电力绩效的计划,被国会从预算中删除。观察人士表示,如果这个计划搁浅,将严重削弱美国在气候峰会上的话语权。

当火车开动之际,美国独自跳车,将其他国家晾在原地,还要指手画脚;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国际社会即便是美国盟友也早就受够了“美国例外”欺负。最近一段时间,不少美国盟友与中国展开接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相继与中国领导人通话。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政策,宣布打造“新资本主义”,将会告别“安倍经济学”,维持与中国稳定的经贸关系。

几年下来,美国对中国的强硬姿态,并没有彰显出“美国伟大”,航天领域一再被外界当做反面典型提及。中国航天取得了诸多进展: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只是一部分,探月工程、探测火星甚至太阳都已经开始,美媒都承认“中国航天事业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太空强国”,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中国的太空实力。

我们惧怕美国的封锁吗?美国的制裁和极限施压让我们擦亮了眼睛,哪些行业我们需要保持优势、哪些行业需要集中力量突破、大力扶持,哪些企业又是“良心企业”,美国的黑名单划拉一下我们全清楚了——不管是川建国还是拜振华,都该记住一句话,美国“打不垮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


神舟十三号发射后,美媒再次发出呼吁:中美对抗没好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