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沙洲,一篇搞懂!
招兼职编辑啦~
不管是在职教师,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只要您拥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学习能力(即使面对陌生选题,也能通过快速学习后输出),责任心强(能按时按质完成约定稿件),欢迎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哟~
请将简历及相关作品发送至邮箱:
yangyangdili@126.com
2023年高考《考前冲刺提分课》
正在开放报名中~
名额剩余17人,空位不多啦!
有需要的小羊羔们
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吧~
👇👇👇

作者 丸子 | 排版 杳杳
当驾车行驶在跨江大桥上,你有没有发现,某些河流中心处可能会有个“小岛”?

这是江心洲,属于沙洲的一种。沙洲到底有哪些?都是如何形成的?又会怎么考?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啦。
01
什么是沙洲?
在江、河、海岸等地区,由泥沙淤积成的小片陆地就是沙洲。有可能常年出露,也有部分在高水位时会被淹。
大部分沙洲是由水流携带泥沙,在地势低平或遇到障碍物时沉积而成,属于沉积地貌。
根据沙洲分布位置和特点的不同,沙洲可以分为江心洲、河口沙洲、沿海沙洲、珊瑚礁沙洲等类型,下面我们依次去看。
02
江心洲
江心洲是处于江河中的沙洲,它常位于河床宽阔处,不与河岸相连。除了洪水期可能被淹外,一般都可出露水面。

江心洲的底部为沙质,表层覆盖黏土,表面大多生长植物,存在时期较长,状态相对稳定。如果面积较大,还有可能被开垦成农田、居民区或旅游景点。

江心洲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河流不同部位的流速不同,流水对河床交替进行侵蚀和堆积作用,在河床泥沙堆积的地方形成浅滩,流水侵蚀的地方形成深槽。

如果浅滩的泥沙沉积不断增强,滩体不断扩大淤高,在枯水期时就会露出水面,形成心滩。

心滩表面,常形成许多沙波,使水流的阻力增大,流速减小,泥沙会继续在心滩上沉积,当高于常年平均水位时,便形成了江心洲。

江心洲有不同形态,这里介绍三种类型:椭圆型、竹叶型、镰刀形。

椭圆形江心洲是早期形态,泥沙在洲头浅水区不断淤积。

竹叶形江心洲是稳定形态,洲上植被拦截了部分泥沙,洲头淤积大量粗沙,洲尾持续侵蚀削尖。

镰刀形江心洲,位于河道曲折处,洲上植被覆盖较好,洲头略钝、洲尾削尖,洲头泥沙不断堆积。

镰刀型江心洲的形态并不完全固定,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江心洲靠近河流凹岸的那一侧,容易发生泥沙淤积。

发现了吗?椭圆型、竹叶型、镰刀形的江心洲都是洲头发生淤积,所以整个沙洲易向上游的方向发育。

其实2021年湖南卷的综合题就考察了和江心洲相关的内容,难度还不小。👇

03
河口沙洲
河口沙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是在河流和海洋潮流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沙洲。
河口不断发育,在向海推进过程中,河床底沙推移、堆积而成。例如长江入海口处的长兴岛、横沙岛、九段沙等。

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流域的建坝、深水航道等工程建设,大量泥沙被拦截,水流含沙量下降,河口泥沙淤积减少,九段沙为代表的河口三角洲生长速度变慢。

04
沿海沙洲
沿海沙洲分布在近岸浅海区,沙脊和深槽相间分布,沙脊近岸部分露出水面,成为沙洲;靠海部分则没于水下,成为水下沙脊。
沙脊之间的深槽是潮汐水道。

位于我国江苏省的黄海南部沙洲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状沙洲群。这里的潮间带上,形成了“涨潮为大海、落潮为沙洲”的奇妙景观。

北部来自黄河的泥沙不断淤积,与海洋中辐射状水流冲刷相互作用,形成脊浅槽深的沙洲群。沙洲群沙脊不断堆积生长,沙槽不断侵蚀加深,整体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关于这里沙洲的详细情况,我们在之前的推文中已有介绍,点击链接就可以看到哦~👉滨海湿地,22年北京卷和湖北卷都考了!
05
珊瑚礁沙洲
珊瑚礁沙洲,看名字就知道这种沙洲的形成和珊瑚礁有关。珊瑚礁是由珊瑚及其他附礁生物的遗骸经堆积作用形成。
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部分珊瑚礁变成了碎屑物,其中一部分被海浪冲走,剩余的部分在礁坪(造礁生物骨骼组成,低潮出露的平地)上堆积,并在风的助力下,最终沉积成珊瑚礁沙洲。
珊瑚礁沙洲如果继续发展,有可能演变为珊瑚礁岛。

珊瑚礁沙洲的海拔极低,洲上基本无植被生长,因此易受季风、台风和海浪的破坏。具有流动性强、位置不稳定、形态容易变化的特点。不过如果有海滩岩石的保护,珊瑚礁沙洲的形态会相对稳定些。
【海滩岩】由珊瑚砂和砾岩胶结而成,能够固定沙堤,减少台风和巨浪对沙洲的侵蚀和破坏,对沙洲有较大的保护作用。
来看看我国西沙群岛的珊瑚礁沙洲的情况。

受海滩岩的保护的北沙洲(a)和中沙洲(b)相对稳定;
西新沙洲(c)没有海滩岩发育,直接受到风浪的影响,再加上其南侧水动力较强,所以位置明显北移。
06
做完题再走~
沙洲是河流、湖泊中高水位时淹没,常水位时露出的泥沙质小岛。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段沙洲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单选)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东南向西北
D .自西北向东南
2.图示甲沙洲的生长点为(单选)
A. I
B. II
C. Ⅲ
D. IV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图示甲、乙两个沙洲的东南部呈锐角三角形判断,沙洲的东南部为沙洲尾部,西北部为沙洲的头部,头部主要是泥沙堆积,而尾部主要是流水的侵蚀,故尾部一般较尖,由此判断图示河流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故答案为D。
2.A
【解析】沙洲是向河流上游方向发展生长,由此判断甲沙洲的生长点位于I处。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珊瑚礁沙洲是珊瑚岛的前一地貌类型,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北沙洲属珊瑚礁沙洲。该沙洲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主要是海滩岩和砂,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左图示意北沙洲形态变化,右图示意岸滩沉积物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沙洲形态多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滩岩礁
B.风浪影响
C.面积较小
D.远离大陆
4.利于沙洲稳定发育成珊瑚岛的有效措施是
A.做好监测
B.加强管理
C.建设海堤
D.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
3.B
【解析】海滩岩对沙洲起保护作用,使其形态趋于稳定, A项错误;该沙洲位于我国南海海域,受季风影响,风大浪高,引起风浪对沙洲的侵蚀和淤积,影响沙洲形态变化,B项正确;沙洲形态变化与侵蚀淤积的动力有关,与面积大小、距大陆远近无关, CD项错误。
4.D
【解析】做好监测可以关注沙洲变化,但不能使沙洲稳定, A选项错误;此处人迹罕至,人类的破坏作用小,加强管理不是有效措施,B选项错误;建设海堤成本巨大,还会破坏沙洲生态,C选项错误;北沙洲受风浪影响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D选项正确。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说明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比较采样点A、B两处沉积物颗粒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
(2)河流流速与所携带泥沙颗粒大小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水流携沙能力强,河中沉积物的颗粒大;流速慢的河段,水流携沙能力弱,河中沉积物的颗粒小。
A采样点沉积物颗粒细。因为A采样点处河道宽,流速缓,同时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所以沉积物颗粒细。
B采样点沉积物颗粒粗。因为B采样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加快,泥沙沉积颗粒粗。
【参考文献】
[1]李九发,万新宁,应铭,左书华,付桂.长江河口九段沙沙洲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J].泥沙研究,2006(06):44-49.DOI:10.16239/j.cnki.0468-155x.2006.06.008.
[2]吴曙亮,蔡则健.江苏省沿海沙洲及潮汐水道演变遥感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03):29-32+40-81.
[3]李晓敏,马毅,张杰,吕喜玺.基于高分遥感的西沙群岛珊瑚礁沙洲稳定性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22,41(01):48-58.DOI:10.13634/j.cnki.mes.2022.01.002.
[4]杨世伦,贺松林,谢文辉.长江口九段沙的形成演变及其与南北槽发育的关系[J].海洋工程,1998(04):56-66.DOI:10.16483/j.issn.1005-9865.1998.04.008.
[5]程海峰,刘杰,王珍珍,叶婷婷,谢滢芳,李添彦.长江口九段沙近期冲淤演变及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J].长江技术经济,2023,7(01):63-69+77.DOI:10.19679/j.cnki.cjjsjj.2023.0111.
*声明:图像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