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 各国家民主主义背景介绍(06)- 欧洲
希腊
政党:希腊自由党
国名:希腊共和国
领导人: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


埃莱夫塞里奥斯的父亲是克里特的革命者,被土耳其人放逐到锡洛岛。

他在雅典读大学时就是学生领袖,在获得法学学位后,回到克里特岛,做过律师、记者、众议院议员和克里特岛新成立的自由党领袖。
欧洲列强的干涉使得克里特岛获得自治权。希腊乔治王子成为驻克里特的高级代表后,1899年维尼泽洛斯成为他的司法部长。

但是,韦尼泽洛斯和乔治一世发生了矛盾,1902年他组织反对乔治一世的武装起义,迫使他离开克里特。维尼泽洛斯后来成为新的高级代表领导克里特岛。
由青年军官组成的军人协会在希腊发动了革命,邀请韦尼泽洛斯担任领导。在韦尼泽洛斯的敦促下,军人协会和乔治国王修改了宪法。
1910年8月举行的大选中,维尼泽洛斯当选为议会议员,10月成为希腊总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强烈要求加入协约国一方。但是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由于和德国皇室有姻亲关系,同情同盟国家,拒绝了他的建议,他离开雅典到萨洛尼卡另立政府,希腊陷入分裂状态。

1916年塞尔维亚沦陷,兵锋直指马其顿。
1917年,韦尼泽洛斯的军队和英法联合迫使康斯坦丁退位,他又回到雅典再担任首相并和康斯坦丁的次子新国王亚历山大一世联合对德宣战。

亚历山大国王于1920年10月被一只猴子咬伤感染而去世,拥护君主制的一方在大选中获得多数票,并通过公民投票使得康斯坦丁国王回到王位上,韦尼泽洛斯只好流亡到巴黎。
1922年,希腊军队在第二次希土战争中被土耳其军队彻底击败,同时希腊发生了武装起义,康斯坦丁国王被迫第二次退位,乔治二世继位,6名保皇党高级军官因为战败被处决。韦尼泽洛斯则被邀请回国任职。

1923年,他率领希腊代表团与土耳其就签订洛桑合约进行谈判。
密塔卡斯将军领导的起义迫使乔治二世流亡到国外,韦尼泽洛斯回到国内,与反对君主制度的共和国领袖发生冲突,于1924年再次流亡。
1924-1925年的第二共和国期间,他回到了希腊,再次担任自由党领袖。
在1928年的大选中,他的党赢得了多数选票,组成了自己最后一届政府。
经济大萧条削弱了他在国内的地位,导致了他在1932年的大选中失利。
他在1936年3月18日中风而死于巴黎。
政党:希腊自由党
国名:希腊共和国
领导人:Themistoklis Sofoulis
索福利斯于1860年出生在萨摩斯岛的瓦西,当时是奥斯曼帝国宗主国统治下的一个自治公国。

索福利斯曾在大学学习哲学,然后在德国学习考古学。
1900年,他放弃了考古发掘,并被选为萨摩斯的副手。
不久,索福利斯确立了自己作为进步派领袖的地位,进步派赞成改革并与希腊王国结盟。
亲希腊的鼓动和支持自治派别的反应导致紧张局势加剧,1908年5月,安德烈亚斯·科帕西斯·奥穆多普洛斯亲王要求土耳其军队进行干预。

随着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索福利斯与一群流亡的萨米亚人一起登陆该岛,并迅速控制了该岛,1912年11月24日,该岛的议会正式宣布与希腊合并。
索福利斯曾担任萨摩斯临时政府总统一段时间,直到1914 年 4 月被任命为马其顿总督。
索福利斯在1915年5月的选举中首次当选为希腊议会议员。在国家分裂期间,他还在韦尼泽洛斯国防政府中担任内政部长。
君士坦丁一世流亡后,韦尼泽洛斯和他的政府回到雅典,索福利斯当选为议会议长。
韦尼泽洛斯逃离希腊后,索福利斯成为自由党的新领导人。
1926年,在推翻西奥多罗斯·潘加洛斯的独裁统治后,他担任议会议长,直到1928年韦尼泽洛斯在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索福利斯一直担任议会议长,直到1933年大选,自由党遭受失败,人民党在帕纳吉斯·萨尔达里斯的领导下组建了政府。
在导致帕纳吉斯·萨尔达里斯辞职和君主立宪制恢复的戏剧性事件中,索福利斯保持温和的立场,受到国王乔治二世的赞赏。1936年3月16日,索富利斯再次当选为议会议长。

在扬尼斯·梅塔克萨斯独裁统治期间,索福利斯仍然对事态发展保持冷漠,尽管该政权日益倾向于fxs。

在德国占领希腊期间,索福利斯和大多数老牌政客一样,仍然相当被动,尽管他与中东的盟军保持着联系。
1945年至1946年4月4日,索福利斯担任希腊政府首脑,但在1946年的立法选举中,他被康斯坦丁诺斯·萨尔达里斯人民党打败。

他通过接触共产党人和大赦来防止希腊内战爆发的努力被人民党拒绝,导致索福利斯离开了迪米特里奥斯·马克西莫斯的政府。

然而,1947年9月7日,他再次成为自由党和人民党政府的总理。
索福利斯努力结束冲突,但在美国的巨大压力下,内战还是爆发了。
他于1949年6月24日去世,享年88岁。
保加利亚
政党:民主党
国名:保加利亚
领导人:尼古拉·穆沙诺夫

穆沙诺夫于1931年10月12日在亚历山大·马利诺夫因健康状况不佳而决定辞职后上台。

他最大的政策成功发生在1932年,当时他设法结束了保加利亚被迫支付的战争赔款。尽管如此,经济仍然处于低迷状态,而他与土耳其和解的政策目标也让右翼感到不安。
政府还面临着内部政治困难,特别是在他担任总理期间,执政的民主联盟分裂,政府不得不在不同的路线上进行改革。结果,他在1934年5月19日的军事政变中被兹韦诺运动推翻。
在二战期间,穆沙诺夫坚持反犹主义。然而,穆沙诺夫拒绝加入抵抗运动,因为他觉得抵抗运动是由共产党人主导的。
1944年9月,穆沙诺夫在康斯坦丁·穆拉维耶夫的短命政府中担任无职务部长,尽管他在祖国阵线政变后离职。

南斯拉夫
政党:南斯拉夫民主党
国名:南斯拉夫邦联
领导人:米兰·格罗尔

米兰·格罗尔于1876年9月12日出生于贝尔格莱德。

在政治上,格罗尔认同由柳博米尔·日夫科维奇、柳博米尔·斯托亚诺维奇和贾沙·普罗达诺维奇领导的一群左翼民主人士。这场运动从人民激进党中分离出来,后来成为独立激进党。
一战后,他和政治家柳博米尔·达维多维奇创立了民主协会,后来成为民主党。

他是由民主党、激进党和斯洛文尼亚人民党组成的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成员,并担任教育部长,直到1929年他与达维多维奇加入反对派。
1940年达维多维奇去世后,格罗尔成为民主党主席。
他于1941年3月加入杜尚·西莫维奇政府,并于同年 4 月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后流亡国外,在伦敦的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中担任过各种职务。

1944年上半年,流亡政府中的塞族政治家试图说服彼得国王任命格罗尔接替博日达尔·普里奇担任首相,但英国的压力导致任命了一名非塞尔维亚人伊万·苏巴希奇,他愿意解除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长职务。


1945年3月,流亡政府返回南斯拉夫并与临时游击队政府合并后,格罗尔成为副总理。
1945年8月18日,格罗尔辞去内阁职务,因为共产党人未能遵守统一政府成立时与流亡政府商定的条件。
1945年11月,他被软禁在家,退出政治生活。
罗马尼亚
政党:国家自由党
国名:罗马尼亚
领导人:格奥尔基·塔塔内斯库


塔塔内斯库代表国家自由党(PNL)内部的“年轻自由主义者”派系,作为Ion G. Duca的合作者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以他的反g主义而闻名,并与PNL领导人Dinu Brătianu和外交部长Nicolae Titulescu发生冲突。



在他第一次任职期间,他更接近国王卡罗尔二世,并领导了对铁卫队的政策。
1940年,他接受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的命令,不得不辞职。
二战开始后,他发起了一项行动,以团结反对扬·安东内斯库统治,并寻求与罗马尼亚共产党(PCR)结盟。
1938年和1944年,他两次被PNL开除,创建了自己的团体。
1946年至1947年,他是罗马尼亚出席巴黎和平会议代表团团长。
然后,塔塔内斯库和PCR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共产党接管政权后,他被逮捕并作为政治犯关押,同时被传唤在卢克雷修·佩特勒什卡努的审判中作证。

他从监狱获释后不久就去世了。
政党:国家自由党
国名:罗马尼亚
领导人:米哈伊一世

1921年10月25日,米哈伊一世在喀尔巴阡山脉地区出生。

他的父亲卡罗尔在担任王储时决定为了一名女子放弃继位的权利,因此在1927年其祖父斐迪南一世去世后,不满6岁的米哈伊一世继承了罗马尼亚王位。
1930年,其父卡罗尔二世回国,米哈伊一世降为王储。
随着二战爆发,卡罗尔二世在国家混乱之际试图实施王室专政,但此举招致猛烈的抨击,同时苏联和德国也在东西两侧夹击罗马尼亚。
为了安抚愤怒的罗马尼亚fxs,卡罗尔二世指定了安东内斯库将军作为政府首脑。
1940年9月,安东内斯库将军逼迫卡罗尔二世退位,18岁的米哈伊一世再次成为国王。
1944年夏,在苏联红军向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军发动强大攻势的形势下,米哈伊一世和罗马尼亚共产党合作。8月23日,米哈伊一世在王宫中将扬·安东内斯库逮捕 ,罗马尼亚军队从此调转枪口对德军采取了军事行动,直至战争胜利。
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米哈伊一世宣布退位。
1992年,米哈伊回到罗马尼亚,并且在时任改革派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接管权力之后于1997年重获公民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