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与大声呼喊

汤浅政明的电影往往不会有太明显的主旨,过度执着于某物的讲述会影响他创造另一个世界的自由。
只是如果说这部电影真有什么主旨,那或许就是露在前面一直说的,喜欢,喜欢,喜欢,与在结尾处,海抛弃之前的所有顾忌,对露热烈地说出的,那同样很多很多的喜欢。

音乐只是消遣,并没有什么想去的高中。
对大部分的事情兴趣缺缺的海,在最后获取了生活的热情,所以于表面上来看,到底是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是在讲述人生命中的热烈与死后的奇幻与温柔呢,我更偏向于是后者。
但汤浅政明的作品往往对很多解读留有余地,于是便不纠结在这里。
只是略微地表达一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非是个美好的命题,它更像是个引导人们保护自己的呼吁与宣传,只是用更好的名目去安慰人自私的内心。
比起这个。
海的前后转变更像是贯穿整部电影要表达的事情,这是个直白的隐喻:从阴影下的海,至阳光普照下的海。
既是心境的变化,也是一种身体上的转变。这两者似乎是同时发生的。
可以回想一下电影里,海在露的帮助下学习游泳的那一段。
这里是很关键的一点。

说来或许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只是一种会对自己讲述的故事深信不疑的家伙,于是乎,我们要扭曲身体上的感知去贴合那属于我们自己的,早早地已身处其中的故事。
所以认为自己不可能浮在水面上的海,便真得会陷入水中。
认为周围晦暗的人,也会真得活在黑暗之中——即使那只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
还有便是,于电影中并不经常出现的,前端故事里只能听其声音而很少看到其出场的,伊佐木学姐。

她在故事中处于一种很奇怪的位置,并非剧情的中央,却总有突兀的出场机会。
开头是从游步的口里说出她想去东京,中间又作为游步的庇护所出现,之后也并非顺理成章地,说出自己想要将来从事观光业,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自己生长的地方,这样的想法。
于是在我看来,想要去东京,想要离开这里,想要用一个新的视角重新来审视这个小乡村,这些其实是伊佐木学姐,与其他偶尔会出场的大人们,共同承担成为的一个象征符号。

去挽留这些即将消逝的,每个小小的城镇,用心保留这些独特的世界,这是汤浅政明的,不说是一番私心吧,至少是他热切的,甚至显得有些鲁莽的情感表达。
好吧就到这。
又是想要赞美汤浅政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