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虱濡需
豕虱濡需
《庄子·徐无思》
【原文】
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
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谓暖姝者也。
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已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
【今译】
有沾沾自喜的人,有偷安自得的人,有腰弯背曲、劳形自苦不堪的人。
所谓沾沾自喜的人,见识短浅,只懂得了一家之言,就沾沾自喜地私下里暗自得意,自美自得地以为是饱学之士,却不知道从未曾有过丝毫所得,愚蠢可悲,称他为沾沾自喜的人。
所谓偷安自得的人,就像寄生在猪身上的虱子一个样,它们选择呆在稀疏的猪颈上的鬃毛当中,躲居其中苟且偷安,洋洋自得地以为占据的是帝王宽广的宫殿与浩大的园林;拥挤在猪弯曲的股胯蹄脚间的皱褶深曲处,藏身于乳房和腿脚间的夹缝隐蔽的地方,自我陶醉,还以为得天独厚地生活在安宁富饶的乐园和美好的处所。
殊不知一旦屠夫到来,挥动双臂,动手屠宰,布下柴草,生起烟火燎毛,自己便跟随猪皮一块儿烧焦了。
跟着猪享福,陪着猪殉葬,这就是依靠环境而安身,又因为环境而毁灭,而这也就是所说的偷安自得的人。
【赏析】
庄子在《徐无思》一文中,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剖析了社会上常见的三种世俗人物的形态:沾沾自喜、糊涂自娱的人,寄居的苟且偷安苟安自得的人,劳形自苦的人。
“濡需者”即苟且偷安苟安自得的人,庄子将这种人比喻成寄生在猪身上的虱子,其安全与否完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环境,朝不保夕,可叹可怜。
“豕虱濡需shǐ shī rú xū”告诫那些在个人小天地里苟且偷安,自我陶醉的人,就像豕虱,猪身上的虱子一样,不会有什么好命运。
人的内心越是平和自然,就越不容易为外物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