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半小时看懂<计算机网络>

最简单的方式:两两连接
进一步---->转发 标识(身份)---> HUB
物理层通过最简单的双绞线实现
02:55
无条件的消息的转发---> 加上相应标识(只接收需要的信息)
但是多条数据同时转发会混合在一起----> CSMA/CD解决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检测是否已经有数据在转发
04:33
HUB集线器的设计方式缺点:
- 进行数据广播带宽利用率较低
- 链路利用率低
只适用于:小规模网络、工作在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记录 MAC(物理) 地址(48bit)及对应端口05:51
- 全双工----> 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 集线器不能全双工:因为其工作原理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会导致数据冲突和丢失。
- 对于交换机的全双工模式:要求交换机的端口都支持全双工功能,并且连接交换机的设备也必须支持全双工才能实现全双工通信,否则只能采用半双工模式进行通信。
- 交换机表 记录mac地址和端口的映射关系,决策数据包传输
- 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
- 数据头(mac)
- 数据
- 交换机桥接 多个mac地址可以对应同一个端口
缺点:
只有几千个端口,交换机桥接之后交换机表不能准确记录端口会导致不断地广播----> 消息洪泛
适用于局域网网络内部,规模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效率较低
网络层通过路由器进行网络间数据的转发
15:30
- 标识:IP地址----抽象地址不能直接用于通信
- 标识网络
- 标识设备(与mac地址对比,IP地址主要标识设备在哪个网络下)
- 路由表建立:路由算法(自动建立最优路径的表)
- 网络内的数据传输
- ARP协议:通过 IP地址找到对应的 MAC地址
- 通过MAC地址,在数据链路层进行传输
IP地址不能直接用于网络内传输,它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要通过知道 ip 地址通过 ARP协议 找出 mac 地址才能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