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么设置CineAltaV与X-OCN的参数,才能在全流程中发挥最大潜力

2019-06-20 17:53 作者:videocase影像MAX  | 我要投稿

CineAltaV(国外称VENICE)是索尼当今的主力电影摄影机,它采用了36mm×24mm的全画幅感光元件,能够拍摄高达6K(6048×4032)分辨率的视频。若配合使用AXS-R7记录单元,更能在其中记录X-OCN编码格式、宽容度高达15档的高质量素材。CineAltaV的一些独特性能给电影行业带来了拍摄的高效化,如ISO2500基准感光度(高感)、6:5(24x20mm)变形宽银幕、内置8档ND滤镜、机身分体设计等。


前一阵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关于CineAltaV使用X-OCN拍摄的一些理论和优势分析。我们可也看到,X-OCN具有高画质、高压缩的特点,同时,它具有15档以上的宽容度,在ISO2500的基准感光度下也具有细腻的暗部噪声,它的16bit线性位深能在调色时大显身手,S.Gamut3 / S.Gamut3 Cine宽色域,则有助于在拍摄时保留丰富的色彩信息。



在影视全流程上,X-OCN也有强大的优势。我们从前期拍摄开始,不断按流程往下探寻,就能发现X-OCN除了可以遵循以往的常规流程操作,也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那么对于国内电视剧的拍摄,采用CineAltaV配合X-OCN格式,应该如何设置更具有优势呢?


我们从全流程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国内高清的电视标准为25P、16:9宽高比,我们以此为前提进行设置。在CineAltaV 3.0版本中,支持16:9宽高比的模式分别有电视4K(注:电视4K有多种名称:3.8K、UHD、超高清、QFHD)和5.7K,其中,电视4K是Super35画幅大小的模式,分辨率为3840×2160。5.7K模式占满了全画幅的长边,分辨率为5674×3192。当然,使用5.7K最后在后期也会下变换到电视4K甚至高清的分辨率。但具体使用电视4K还是5.7K,很大原因取决于镜头。如果镜头支持全画幅,那5.7K肯定是首选,因为它能拍摄到更广的范围,这对于画面的内容能起到更加丰富的表达效果。如果只有支持Super35的镜头,那就需要选择电视4K了。

CineAltaV 3.0版本的拍摄模式




除了镜头的原因,电视4K与5.7K的选择也要与DIT和后期的素材存储互相考虑。因为对于同级别的X-OCN格式,如X-OCN ST,电视4K的688Mbps码率相对于5.7K的1Gbps要低,对应到一分钟的素材量时,一分钟电视4K X-OCN ST约为5.23GB,而5.7K的为7.63GB。所以如果后期的存储压力较大的话,电视4K的X-OCN ST格式实为不错的选择。在这里,想要多提一下的现在剧组惯用的4K ProRes 4444 XQ格式,它的分辨率同样为3840×2160,但码率可达1.19Gbps,一分钟将带来8.93GB的素材量。这个大小甚至超过5.7K的X-OCN ST格式。相比而言,X-OCN的编码效率有多高可想而知。

几种格式的数据量比较




说到X-OCN格式,不免能让人想到X-OCN XT、X-OCN ST、X-OCN LT三个子格式。它们的码率各不相同,但对于我们最常见的拍摄场合,其实X-OCN ST就已经足够。它能满足以剪辑调色为主的绝大部分影视作品的拍摄需求。而更高级别的X-OCN XT,只有在需要大量包装和特效的时候,才有必要使用。因此,X-OCN ST是一个均衡性极佳的格式,它不仅能达到16bit和S.Gamut3 / S.Gamut3 Cine宽色域,还具有适中的压缩比,这使得它在拥有高画质的同时,也具有较小的文件体积,这使素材管理和转码的效率都得以提升,因此,X-OCN ST应当成为使用CineAltaV进行影视拍摄时的首选格式。

S.Gamut3 / S.Gamut3 Cine、REC.709、DCI-P3色域比较




而不论是对于X-OCN XT、X-OCN ST还是X-OCN LT,它们都可以达到15档以上的宽容度,这意味着在拍摄时,能够保留极大光比下的高光与暗部细节。同时,CineAltaV具有双原生感光度,每一个ISO下的宽容度也都能够达到15档。而且,在ISO2500基准感光度下,它的噪点甚至比ISO500基准的画质更优。这两个原生感光度的宽容度都是上6档下9档,所以,在拍摄时,使用ISO2500的基准感光度应当成为首选。

使用X-OCN ST拍摄素材截图
基准ISO2500下的暗部噪点(原大裁切)






同时,在监看时,CineAltaV自带s709的LUT。这是索尼提供的一个非常优质的LUT,它相比于传统的REC.709的LUT,在高光上有更大的压缩,这使画面显得更加柔和,肤色也更加柔美。在电影、广告、电视剧拍摄时,推荐采用s709流程。

加载s709的监看画面




在拍摄时,CineAltaV除了能够在AXS-R7录机中记录X-OCN格式,也能在机内同步记录ProRes 422 HQ等高清格式。这个功能实为代理拍摄,拍摄出来的高清格式素材在机内的SxS卡上记录,同时拍摄的X-OCN格式素材在AXS-R7的AXS卡上记录。两个卡上的文件名相同。这就为后期剪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传统的后期流程时,剪辑助理或DIT首先需要对“原始”素材(RAW素材或X-OCN素材)进行转码,转成同名的小格式代理文件(如业内常用的ProRes 422 HQ高清格式),再使用代理文件进行剪辑。在剧组中,转码过程一般在当天拍摄结束后进行,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有时也有软件崩溃或转码错误导致的问题。在遇到拍摄进度拖延,夜戏拍大夜接第二天日戏时,更有可能在当晚无法完成转码,耽误现场剪辑的工作进度。如今,国内的大部分拍摄团队仍然没有拍摄代理的习惯和理念,这使得整体的效率低下,错误也时常发生,这不仅耽误了时间,也间接的影响了制片费用。因此,对于国内的拍摄技术保障团队,代理拍摄的方式应该充分的理解并推荐采用。

X-OCN原始素材与代理素材的文件夹结构




使用代理文件剪辑后,我们往往需要将剪辑时间线导出XML到达芬奇完成套底(当然直接在达芬奇剪辑不用这么复杂),以便做下一步的调色。此时,在达芬奇中加载的就是X-OCN格式的素材。X-OCN实为调色的强悍格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采用的是16bit的线性量化。这已是业内极高的量化等级,能够带来65536个层级,而现在一些电视剧剧组常用的4K ProRes 4444 XQ其实只有12bit,对应的亮度层级只有4096。这就使得在调色时,X-OCN能够有更大的余量,来做大幅度的调整。尤其是二级调色,即使改变了色彩三要素,也很难出现色块、色斑等现象。在调色前后的波形图也可以看出,调色后的波形图依然非常细腻,达到电影工业标准。

调色前后画面与波形图对比




在使用CineAltaV拍摄时,以上文字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建议。但在影视拍摄中,具体情况总是变化的,所以大家只有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随机应变,完成高水准的影视制作。


索尼仍会陆续开展关于CineAltaV的线上活动与技术介绍,敬请关注。





这么设置CineAltaV与X-OCN的参数,才能在全流程中发挥最大潜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