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轩辕风物志-苍之涛】地理人文风情科普:人文历史篇(上)

2020-10-09 21:43 作者:波洛咖啡馆  | 我要投稿


接续上一期的轩辕风物志,苍之涛风情科普本期着重人文历史方面的介绍~

【NO.1】白狐部落

游戏设定:

位于北荒,与戎狄杂处的晋国,边境一带几乎全是戎狄胡人的天下。晋国为了减少冲突,常将一些愿接受华夏文化薰陶的部落族长封为晋国的贵族,用来羁糜安抚。例如令狐国,它的前身其实便是白狐部族的一支。

白狐部落(晋国友盟)

现实历史相关:

苍之涛以深厚的真实历史背景为依托,在这之上展开瑰丽的想象,因此,作为主角团活动的主要朝代背景--春秋时期,便有许多关于诸侯国本身乃至国家之间可考据的历史和流传的传说逸事。

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其军事、政治、外交、文化、行政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晋开国之初实行“和戎狄”策略,晋献公时开始伐狄扩张,同时也附之以和平结盟和联姻结亲等手段,如晋献公纳娶戎族两名女子为妻,生重耳与夷吾,又娶骊姬等。春秋以后,晋国不断并吞周围的诸侯小国与戎狄领地。戎狄除鲜虞所建的中山国以外,剩下都被晋国所灭。 

游戏中出现的白狐部落作为愿接受华夏文化薰陶的戎狄部落,而成为晋国的联盟,并被封为晋国的贵族。

环居晋周围的属于戎狄的部族有姜戎、骊戎、犬戎、伊洛之戎、陆浑之戎、东山皋落氏、潞氏、鲜虞、肥、鼓等。

关于各部落的介绍,可看下文——

北戎

北戎是活动于今山西和河北北部,晋穆侯随周宣王伐条戎、奔戎并最终获胜。晋悼公时和诸戎狄,一度与晋国和谈并达成近三十年的和平。

白狄

白狄散布于今陕西的黄河沿岸一带,是曾摧毁西周的犬戎别部。白狄后来又分为鲜虞、肥和鼓三部,以鲜虞最强。晋国先后灭亡肥国、鼓国。晋厉公时鲜虞与晋国结盟。后来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受到范鞅与卫国联军的攻打。中山国也曾参加了齐、鲁、卫三国攻晋的行动以救范氏、中行氏。战国以后,中山成为除战国七雄以外的北方强国。

赤狄

赤狄在晋献公时又称“东山皋落氏”,晋文公时对赤狄形成了包围之势。晋襄公以后,赤狄便分裂为潞氏、甲氏、留吁、铎辰和啬咎如五部,其中以潞氏最强。晋成公将女儿伯姬嫁给潞氏君主潞子婴儿为夫人。由于婴儿性格懦弱,大臣鄷舒擅权,他不仅弄伤婴儿眼睛,还将伯姬杀害。晋景公时灭潞氏,又灭掉了赤狄余下四部。 

狐氏戎

狐氏戎与晋国的关系较好,晋文公的母亲大戎狐姬便是狐氏戎女子,狐突和狐毛、狐偃父子都在晋国为官,是晋文公、晋襄公时期有影响力的家族。

骊戎

骊戎位于今陕西临潼一带,跟晋国并不接壤,但晋献公即位的第五年就灭骊戎,取骊姬而归。

陆浑之戎

陆浑之戎原居于今甘肃敦煌一带,后东迁于伊川(河南嵩县)成为了晋国附庸,其后又分裂为姜戎和允戎。晋平公以后,陆浑之戎与楚国亲近,被晋所灭。 



【NO.2】陈宝祭庙(春秋时期亲国国君秦文公生平、秦人祭祀相关)

游戏设定

相传秦立国之初,秦文公狩猎时遇到两位雉鸡化身的男女童子,据说得雄者王,得雌者霸。最后女童化为石鸡留在秦国,秦人将她恭敬地供奉在陈宝祭庙,四季祭祀。但事实上,祭庙的背后却另有玄机。

陈宝祭庙(秦国)


陈宝祭庙相关延伸出的知识包罗秦国君主及祭祀方面的知识。

首先是游戏设定里提到的秦文公,提到“秦文公”,那就认识一下史书中所记载的秦文公为何许人也吧~

秦文公赵德(?―公元前716年),嬴姓赵氏,秦襄公之子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 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文公,葬于西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秦文公死后,其孙秦宁公(秦宪公)继位。

其次是祭祀方面的知识。苍之涛里的陈宝祭庙外列雉鸡,真实历史上,嬴秦人的“上帝”崇拜多为泛神泛示, 以上帝为代表的诸神,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鸟类都是他们的祭拜物。有人以此认为,当时嬴秦的宗教水平只能是处于一个“低层次上”,“世俗性”很强,“综合地反映了秦文化的混合特质,秦族固有的游牧民族多神教和西戎文化是秦文化的基础”。


【NO.3】令狐国相关(晋国行政区划、管制)


车氏废墟

车氏废墟

车芸家族还没遭迫害之前的居所。残岩破壁,尘土埋掩。在没取得通行许可前,就算车芸想回去哀悼死去的亲人都无法如愿。

车氏竹林及其山坡

车氏竹林

位于令狐国附近,主角车芸的故乡位置,是个秀气山色的小山岭。车芸平常最喜欢带着云狐一起到这里来眺望远方。


家臣端木爷爷及车芸住所

老家臣茅屋

在车氏一族没落之后,车芸就居住在这里。


车氏地下木甲房


地下木甲房

车氏采邑地下的木甲机关房。车芸的祖父车老大夫,热衷研究古代著名的工匠偃师所秘传下的精巧技术,发展出他自己的木甲兽技术来,但也因而惹祸上身。


现实历史相关:

  • 晋国行政区划:晋国早期的地方行政为都、邑两种。“都”是指有宗庙的城市,没有宗庙的都称为邑。

  • 车氏姓氏起源:出自嬴姓和姚姓。据《路史》所载,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有车姓。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大夫子舆氏,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改为氏。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佐舜调驯鸟兽, 鸟兽多驯服, 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柏翳因辅佐舜帝治水有功,帝舜把女儿姚氏赐给他为妻,并赐他女婿嬴姓,嬴姓开始,帝舜,姚重华。春秋时期,秦穆公嬴任好执政时期属下有位大臣,史称其“言义不言利,乃正人心之所本”,官称为“舆”,其后以官称为姓氏,就称子舆氏,或子车氏。

  • 令狐(春秋时期地名):令狐位于今山西省临猗县。公元前620年有令狐之战。令(使役)狐地名可能来源于该地曾为某贵族养狐狸。

  • 木甲术:

    关于木甲术的考据,与其说是考据,倒不如更像是传说。

    战国前期道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列子(是老子和庄子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人,名寇,又名御寇),在其著作《列子·汤问》中以“偃师献技”这个故事,在当时(战国)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做出了极为独特的科学幻想寓言,寓言中这个人工材料组装的歌舞演员倡者,不仅外貌完全像一个真人,能歌善舞,而且还有思想感情,甚至有了情欲,以假乱真,比现在已经造出的机器人还要高出一筹。寓言中的幻想利用了战国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以当时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当做出发点。其深层寓意是对当时墨家代表人物崇尚技巧的议论。


    故事原文为下:

  •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

    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釐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

  • 翻译过来后,大意便是:

  • 周穆王前去昆仑山狩猎,回途在巴蜀一带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匠人——偃师。偃师身边当时站着一位全身上下,全都是木纹色彩的奇异人物,周穆王问起那是谁?偃师从容回答:“这不是真人,这是我制造的木甲艺伶。”周穆王不禁吃惊,仔细再看,发现这个木甲人实在太栩栩如生了!不论是他的一进一退、一抬首、一低头,仿佛都真的是个活生生的人!周穆王要他唱歌,完全可以合律;要他跳舞.也是千变万化。周穆王惊叹不已,立刻兴高采烈叫自己的侍妾们,也来观看他的表演。就在表演将结束之时,这个木甲艺伶竟眨巴眼睛,勾引周穆王的美丽爱妾。周穆王不禁大怒,斥责偃师:“我还以为当真是什么木甲人!原来只是找个真人贴上木皮,想当作奇技,欺骗我这个天子?”偃师为了释疑,便当场拆解那一个木甲人让周穆王瞧仔细。周穆王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以木头、皮甲、胶漆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不论是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等,全是人工。偃师重新把这些零件拼了起来,那个木甲人真的又再度能栩栩如生动起来!周穆王这时才不禁佩服感叹:“原来人工的技巧,竟能达到与天地造物者同一个水准,实在不可思议!”

    然而,偃师的这一脉“木甲术”,后来竟自人间失传了。时光流逝,到了六百年后的战国时代,当代的“工匠之神”公输般,曾发明了会走会动、以线枢控制的“机关人”,和各式各样具高度杀伤力之机关战具,而墨家之祖墨子也发明了能飞行三日的机关飞鸢、以及能自由移动的机关屋。当时二人都自认自己的技艺,已达到天地间从未有过之最高水平。然而墨家的大弟子禽滑厘把他所听到的偃师技艺之巧,告诉了这两位老先生,二人很惭愧,从此再也不敢谈论有关“机关术”技艺的事……

好啦,本期的轩辕风物志就到这里,下期将会是苍之涛人文风情科普最后一期,敬请期待~

【轩辕风物志-苍之涛】地理人文风情科普:人文历史篇(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