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节 接案

【答案】A
【解析】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经过与服务对象的初步接触后,就可以和服务对象达成一个初步的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③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答案】A
【解析】小强为潜在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小李与小强沟通后,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这个过程即为接案。

【答案】C
【解析】服务对象的来源有三种情况:①主动求助者;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③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其中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服务对象,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例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邻居发现某人、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题中,常有任课老师提出小刚上课“捣乱”,扰乱课堂秩序,故秦老师请小李找出小刚“捣乱”的原因,小刚成为小李的服务对象。

【答案】A
【解析】那些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而来的、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被称为是现有服务对象;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即是潜在服务对象。题中,小花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资源帮助,但可能需要协助,属于潜在服务对象。

【答案】B
【解析】潜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题中,王女士因为感觉和儿子关系不好,对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而求助社会工作者,王女士是社会工作的实际服务对象,小强属于潜在的服务对象。A项,现有的服务对象是指那些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而来的、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C项,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小强还没有接受社会工作的服务,所以不属于非自愿型服务对象。D项,转介的服务对象属于现有的服务对象。

【答案】A
【解析】根据服务对象的来源可以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把服务对象分为两种类型:①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题中,小郑自己希望重新就业,经医院转介,进入一家机构接受职业康复服务,属于自愿型服务对象。

【答案】A
【解析】接案的准备工作包括服务对象资料的准备和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详细的面谈提纲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厘清工作思路,从而在面谈时有备无患,且能够有序并有效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探讨他们的问题,澄清有疑问的地方,以提供切合服务对象需要的服务。题中,小李的做法属于接案准备环节的工作内容。

【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界定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因此,在使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会谈时,服务对象关心的问题、他们的困惑即是界定问题的入手点。从询问服务对象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开始来界定问题,其道理在于,服务对象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可以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希望改变的是什么。题中,小赵应该用恰当的语言来明确小红的婚姻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来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希望改变的是什么。

【答案】D
【解析】在接触和初步面谈后,双方要决定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决定有以下几种可能:①终结服务;②转介其他服务;③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题中,社会工作机构中缺乏擅长儿童创伤辅导的工作人员,所以应将小玲转介到其他服务机构。

【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接案面谈时,除与服务对象沟通“事实性”内容之外,也要有意识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治疗性沟通。治疗性沟通(或具有治疗效果的沟通)是指这样一种人际沟通: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在接案面谈时,社会工作者有意识地与服务对象进行的治疗性沟通具有以下功能:①提供支持;②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而带来的内心的焦虑;③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想法;④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行动。题中,小赵的做法具有治疗性沟通的作用。

题库内容来源「曹小值题库网」
http://cvedu.100xuexi.com/Ebook/16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