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涡旋星系都是比较成熟的星系
棒状涡旋星系都是比较成熟的星系
星系应该都是涡旋星系,星系的组成天体只有涡旋运动,才能克服星系中心的强大引力,进而避免坠入星系中心。因此,应该没有例外,应该都是涡旋星系。有些星系之所以看着不太像涡旋星系,原因可能是处于碰撞状态的星系,或幼年星系吗?
涡旋星系中,有一类较多的星系,属于棒状涡旋星系。即核心区域是棒状结构,而不是球状。核心区域能进化出棒状结构,说明这样的星系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属于较为古老的星系,至少不是年轻星系。

星系中心之所以进化出棒状结构,这也是为了让星系中心天体稳定长期存在的办法。有序化,才能稳定,才能持久。不然,会碰撞频繁。棒状结构是类似于中间鼓起的圆柱体,像是中间鼓起的手鼓。棒状结构上的天体围绕圆柱形棒子的圆柱中心转圈环绕,然后整以星系中心为中心做环绕运动。围绕圆柱中心转圈是为了避免棒状区域的天体相互吸引到一起,然后共同围绕星系中心转圈是为了避免坠入星系中心。这样的多重环绕运动,实现了有序化,极大幅度地减少了碰撞机会。让星系中心的棒状结构得以长期存在。

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是拥有质量巨大的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星系的核心,是星系能存在的根源,是星系形成的源泉。比如,我们银河系就棒状涡旋星系,说明我们银河系是一个古老的星系。我们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质量是太阳质量四百多万倍的黑洞,这是银河系的灵魂。没有这个黑洞,就没有银河系。

虽然这个黑洞质量很大,但是占据银河系的质量是非常微小的。竟然不到银河系质量的万分之一,接近银河系质量的十万分之二。这样的比例太小,要知道,有许多星系,其中心黑洞的质量相当于自己所在的星系质量的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银河系看来,就属于那种中心黑洞占比明显偏低的一类星系。
虽然银河系中心黑洞质量占比偏低,但是,在银河系黑洞周围形成了区域广阔的银核,这里天体分布稠密,质量总和很大,占据银河系的比例就可观了。银河系主要依靠银核的巨大质量束缚住银河系这庞大区域的天体的。可见,借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中心黑洞占据银河系质量不到十万分之二,但是可以形成庞大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棒状银核区域。质量可以占据银河系质量的十分之一。这十分之一的银河系质量,束缚着外围的天体。当然,外围的天体也贡献着自己的引力,与内部天体共同束缚着更外围的天体。
说了这么多,我主要是想表达一下银河系这样的棒状涡旋星系的中心黑洞质量往往都比较偏小。如果中心黑洞质量格外大,比如,占据星系质量的千分之一,或再多一些。这样的星系,核心区域应该就难以形成有序的棒状结构了。旋臂的起点会更加接近星系中心。也就是旋臂起点越接近星系中心,这个星系的中心天体黑洞的质量占比就应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