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百老店新标现,浑身上下焕新颜

2020-08-04 22:59 作者:学生厘米  | 我要投稿

美国商标与专利局(USTPO)的数据库里已经出现了新的Intel LOGO、Intel Inside LOGO,同时多家媒体也佐证Intel将在不久的将来更换自己的Logo。可能就是与十一代酷睿移动端Tiger Lake-U低压处理器同时公布。关于十一代低压酷睿Tiger Lake-U的介绍我会迟些给大家带来,今天我们先来看看Intel的新Logo和酷睿家族的新Logo,同时也追溯一下二者变化的编年史。

Intel的新Logo与酷睿的新Logo将会如下图一样,但是下图中部分灰色的图片个人认为是灰度图,毕竟Intel不可能抛弃自己多年沿用下来的科技蓝配色嘛~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Intel的新logo将不再有标志性的两道弧线,而是在衬底之下使用了类似Intel早期logo的字体,所以说嘛,设计啊它是个圈。

同时经典的Intel inside logo也发生了变化,INSIDE的整体字样发生率变化,和早前公布的Intel Clear字体个人觉得非常相像,毕竟Intel Clear字体是Intel自家做的,在字体授权费上就可以省不少钱。

i3和i5的Logo也做出了不小的改动,i3的Logo左上角出现了新的Intel Logo,中间出现了新的Core字样,整体也和Intel Clear字体非常相像,右下角是一个i3的字样。i5的Logo则更有意思,在Intel、字样不变的情况下,i5的灰度值明显更高,也就是说颜色要比i3更加深沉,但是i5标志处的颜色却比i3更浅。当然整个Logo上最应人瞩目的莫过于全新出现的Evo标识了,下方还有POWERED BY CORE的字样。有外媒猜测Evo的意思是Evolution即进化之意,如果该猜测属实,那么我认为其将会用在Intel的Alder Lake和Lakefield等大小核产品上,毕竟对于桌面端CPU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尝试。i3和i5 Logo上也有大小两个矩形,颜色不同,似乎也隐约佐证了这一点。Alder Lake距发售还有一年多的时间(2021Q4发布),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我们不妨也回顾一下Intel这么多年来换过的Logo们。首先是元老级Logo,使用了37年之久,它从1968年开始使用,直到2005年才正式退休,可谓非常长寿了。它采用了Intel字样,没有现在的两道圆弧,e字采用了下沉式的设计,一看就十分有年代感,算是60年代硅谷创造作品的一个缩影吧,


一个Logo再怎么经典,也逃不过时间的磨砺,终究会变得老朽。Intel的Logo也不例外。从1999年开始,Intel开始使用一条曲线围绕成类圆形包裹着“Intel inside”经典口号,这也是最让人熟知的一个Intel口号了。它于1999年正式使用,于2005年正式退役,并不长寿,仅使用了7年,可能是字体并不非常讨好人吧。

第二次更换

时间到了2006年,Intel第三次更换Logo,这次更换的Logo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没错,就是Intel延续至今的两条曲线围绕形成椭圆,包裹着Intel,早期右下角的Slogan是Leap Ahead,后来去掉了这一Slogan。该Logo一直沿用至今,说实话我感觉到今日仍不过时,换掉还有点不习惯新logo呢(笑)

 

既然说到了Intel的Logo,那我们也来回顾一下经典的酷睿系列吧。首先自然是酷睿家族的元老之一——酷睿2。酷睿2的Logo上半部分使用了弧度和Intel logo的曲线一致的弧形,下半部分则是圆角矩形,上半部分是Intel的Logo,下半部分则是Core2 inside字样。Logo层次分明,弧线优美。还在Logo上做出了金属感,我感觉十代酷睿的Logo上金属的层次感在当时正是借助酷睿2系列处理器,Intel爬出了NetBurst架构的泥潭,同时也宣告了在处理器上对AMD的绝对胜利,而AMD这一输,就沉寂了十年,直到2016年,AMD掏出搭载Zen架构的锐龙处理器,才重新有了与Intel叫板的资格。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当年酷睿2的确不可一世,Anandtech当年评价酷睿2是半导体诞生以来最振奋人心的产品,也可见其成功。

第一代酷睿

这是tick-tock战略下的一系列产品,Intel官方对第一代酷睿的定义是基于Clarkdale架构的CPU,因为首次在CPU内封装进了集成显卡(所以10900KF这种无核显CPU是不是不能算酷睿),原先使用的是“胶水双核”方案,在后续的产品中集成进了CPU。但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代酷睿i系列,却包含了从基于Boomfield架构(如i7-965XE)开始到基于Clarkdale架构(如i5-665K)终止,它们的Logo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放在一起了。这些CPU性能都有了长足的长进,也把老对手AMD进一步甩在后头。AMD则一气之下拿出FX系列,却没想到4M8T的架构先于时代,导致没有优化,性能拉胯。我们说回Logo,该Logo采用圆角矩形的设计,有一些立体感,底色采用科技蓝配色(至尊版采用深灰色),做出了亮面的质感。Intel标位于左上角,下方是Core品牌Logo,二者右侧有深蓝色的i3i5i7的标志(至尊版采用黑色),下方是inside字样,右上角则是该系列晶圆的一部分。在当时来看非常的具有科技感,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回忆。

二代-三代

二代酷睿和三代酷睿在电脑圈里可谓闻名天下,Sandy Bridge架构以及小改款Ivy Bridge架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SNB的工艺维持32nmFinFET不变,而Ivy Bridge则升级到22nm。即便如此,它的性能相比初代酷睿仍然暴涨,架构上进一步优化了分支预测器,升级了睿频2.0,处理器内部改为环形总线,增加了AVX指令集,也终于将CPU和GPU封装到了同一核心中,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核芯显卡”。Logo上把竖版改为了横板,Intel logo和 inside横向排布于上方,中间用一条局部晶圆的折线分割,下方则是Core i3/i5/i7的Logo,至尊版i7的配色也沿用了上一代的深灰色。


4代-5代

四代到五代的性能也中规中矩的提升,Haswell是Tick-Tock战略中“Tick”的组成,也就是制程不变,更新架构,增加了AVX2指令集和FMA3指令集,每核心4ALU+3AGU的设计。Boardwell则是“Tock”的组成。架构不变提升制程,来到了14nm工艺节点(万恶之源)解决了Haswell发热大的问题,同时首次将PCH合并入CPU,但是部分处理器兼容Haswell的主板。Logo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1代到3代沿用的横版Logo回到了扣肉2的竖版Logo,还是延续了Intel Logo+inside标识+酷睿系列标识的组合,从上向下排列,晶圆折线也被挪到了最上方,整体更加扁平化。这时也正是iOS7的时代,大众的审美从拟物逐渐走向了扁平,酷睿的Logo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变得扁平,这份Logo,有变化,也有传承。变的是设计语言,不变的是祖上传下来的满满科技感。

6代-9代

6代Skylake开始,Intel把Tick Tock战略的时间改为了三年,即制程-架构-优化(结果14nm用了五年),虽然没明说,但是感觉Logo也随着制程开始挤牙膏了。6代到9代的Logo改为了方形,整体形状和LGA1151插槽的方形一致,四周用被染成科技蓝颜色的集成电路覆盖,中间是CPU的顶盖形状,从上到下印着Intel Core i3/i5/i7 inside字样,可能是NeoSans Intel字体。

7代Kaby Lake在6代的基础上加上了7th gen,去掉了inside字样,同时加入了Extreme CPU的Logo,整体颜色改为银色,XE为金色,加上了X字样。

8代Coffee Lake将7th gen改为8th gen,同时加入i9。9代改为9th gen,其它并没有变化。

Extreme CPU的变化也不大。这一代CPU Logo到今日仍不显过时,但是总该给市场注入些新活力了。


10代酷睿

伴随着上面的背景,10代酷睿的Logo应运而生。去掉了科技蓝,采用更加有金属质感的衬底,印着Intel logo+core+i3/i5/i7/i9字样,更显霸气。

最后,我们再看一张酷睿Logo的全家福

我顺便来给各位康康一个朋友送来的酷睿信仰冰箱贴

据他说,这叫【酷炫无敌霸气逆天信仰充值酷睿定制冰箱贴礼盒】,够长的哈

好的,各位以上就是本期专栏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文章有点意思,那么请一定要一键三连哦,如果没有币的话那也给点一个赞吧,收藏我也就不强求各位了,如果能转发一下那是更好,那我们下期再见!

最后在这捞捞我的iOS14体验视频,可能是东半球最全的体验视频BV1GC4y187wb

半百老店新标现,浑身上下焕新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