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艺术就在于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文字其实是一种更偏向于抽象的艺术体验,从大类上来说,他的抽象程度应该之低于纯直觉的感官体验这种还有待界定的刺激以及单纯的语言艺术,平面图形、立体雕塑和动态视频这样的变现方式,当然事实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少数派不好定义的艺术体验,如厨师做菜的色香味中的香和味,还有通过触摸来表达的艺术手法等等,但是在相对运用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文字无疑还是偏向抽象的一种方式,而我说一句可能会被骂死的话,越是抽象的表现方式,越代表着作者和读者的知识和素质水平,我把这个话放在一个以视频为主导的网站上参加活动,大概会遭到无情的打击吧,但是我必须声明我没有贬低突显和视频创作者的意思
和图像视频创作相比,文字显然是对创作者和接收者的软素质要求更加高一些,(不要打我),视频创作者的硬知识则要求更加明显,剪辑、包装等其实是有一定门槛的东西,至少你的玩的6各种软件,而文字创作没有相应的要求,读书认字不是文盲就行,这导致的是涌入其中的人员参差不齐,而事实上低劣者的数量往往远远大于他的对立面,而且造成影响也更容易扩散,所以文字创作总给人高低不就之感
相较于更加具象的图像视频,文字是不给出具体形象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密雷特,却只有一个哈姆勒特电影,举一个可能在座各位更加容易懂的例子,在《凡人修仙传》的动画出来之前大家对韩立是个什么印象其实是千人千面不尽相同的,但是当《凡人修仙传》开播之后,那么韩立的形象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固话了,这就是文字形象和音影形象最大的不同,一个抽象一个具体,音影艺术降低了大众思考的难度,因为很多东西直接通过感官传递了过去,不在需要通过思考去构建和揣摩,照着感官接收到的信息走就是了,而文字则需要每一位读者去体会,自己去构建很多信息,自然就提高了要求,这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密雷特的魅力所属在,给我们留下了自己相信的空间
一个好的文字能够给读者最好的体验,不是因为他的具体,而是因为他的抽象,读者自己构建了自己喜欢的世界、形象等等,完全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这是相对具体的影像做不到的,一旦出现具体形象,有人喜,有人厌,总归无法避免,只不过现在大家素质普遍偏高,所以喜欢的会说出来,而不喜欢的就懒得指责了,所以多多少少有幸存者偏差而已
我想,这就是我坚持写作,愿意写作,并且与文字结缘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