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不下去时来看看。引用大佬的

2023-07-26 10:20 作者:X-1999-X  | 我要投稿

😨 想明白这些事,我摔碎了手机 ⭕️前言:如果你明明心里很想提升成绩,但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手机,觉得自己就是个没有自制力的废物,那么请果断点进。 ⭕️契机:某个闷热的午间,我躺在床上睡不着,忽然想起看过的综艺挑战,是一个帅哥和普通女生挑战不接吻。我很自然地带入了女性视角,开始沉浸式回忆。但是我突然发现这个行为我好像重复了很多次,比重复做题的触发条件还要熟练。 “为什么在休息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想到短视频和电视剧?为什么平时会把时间花在想,某个男生是不是喜欢我,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明明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用的,却一直在脑子里循环播放? ⭕️溯源:决定人与人差别的是环境、思想和信息差。环境分先天环境,比如我们无法决定的出身,和我们可以争取的后天环境,例如我们考的高中、大学,以及我们以后主动应聘的单位。环境是产生信息差的原因,从而造就了思想的不同。 再把目光移到我上面的疑问上,“为什么我们沉迷于短视频、电视剧上,明明知道无用还一直看,一直想?”一是它们本身就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快乐,二是人刻意为之。 浙大毕业的历史老师上课讲到和平演变时说:“现代的和平演变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奶头乐正在你们这一代身上进行。” 所谓奶头乐,就是80%的财富被20%的人瓜分,为了不让剩下80%的人心生怨念,灯塔国的政客提出了奶头乐理论,即制造“奶头”,让剩余的人沉浸快乐,丧失思考的能力,从而避免阶级冲突。 两种为人们量身定做的奶头出现了,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王者农药一类的游戏;二是满足性娱乐,也就是偶像剧、言情小说等。我突然发现我就是被抛弃的80%,只要我在上网,每时每刻都有无形的手,把“娱乐至死”的理念往我脑子里灌。 幻大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在高一下就早早退网。而我所认识的清北复交浙大的学霸,只有偶尔为了炫自己得的国奖,才会上线微信,发一条朋友圈。 ⭕️差距:一个在顶级重高名列前茅的朋友告诉我:“我的家长都是top2毕业的,以前他们知道我沉迷游戏,卖游戏装备,想当代打的时候就告诉我’可以当做娱乐,但是不能把未来放在这种不稳定、可替代性高的事情上。’我突然想到,如果我以后只考了一个普通的学校,做这种工作,那也太丢人了。” 我惊讶于年级第一的那个男生,能那么坚定地拒绝同学的游戏邀约,回家埋头苦学到半夜,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带一本历史书记背。直到我见到他那目光炯炯的博士后母亲时,代表家委会发言时,我才发现家庭教育带来的差距。 我发现我所接触的许多学霸,在接受信息的速度上,跟我差不多,甚至没有我快。他们不像我想象的天资聪颖,但是因为良好的习惯和学了三四遍的积累,在理科上跟我拉开了巨大差距。 生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都在网络上获得大量信息。如果网上无时无刻不在宣传“学习至上”“学习是最快乐的事”,就像教师家庭、书香门第的小孩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样,我们还会沉迷在这些莺莺燕燕之中吗? 此刻我才明白,我身边的人和话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我看的每一条短视频,烂熟于心的每一条梗,都见证着我在娱乐上浪费的每一秒。 如果我和那些尖子生一样,把每一秒都放在学习上,少玩手机。如果我一点点拥有好习惯,那么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方法:1.除问问题上网课,不用手机,把手机上交。我尝试了一个月不刷短视频,变成2G网,我发现不玩手机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除了有时候听不懂同学口中的新梗,但对学习没有影响。 2.找一个敬佩的人立flag我认真在列表里查找,最终敲定了一个,在凌晨肝完ddl,还会不厌其烦回答我问题的985学霸立flag。一想到如果没有完成flag,仰慕的学霸会对自己失望,我立马卸载了所有娱乐软件。最后flag完成的信息还是朋友帮忙转达的。 3.用打卡本和时间账记录自己的时间去向从网上在学霸那偷学的,原本没有用。但二阳在家的时候,以为学校好歹会开网课,结果被学校告知“课程难度很低,请看教辅自学”,给我郁闷地立马从床上跳起来,狂学十小时+ 🌸ending:不玩手机选择去学习,不意味着受苦受难,而是选择主动远离奶头乐,去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在互联网中践行“拿来主义”,取我所需才为上。

学不下去时来看看。引用大佬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