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的房80块卖给丈母娘,丈母娘“钱房两空”!房不能这样买卖
江苏南通的一位张先生将价值200多万的房子以80元的价格卖给了自己的丈母娘,此新闻一出,引起了网友热议。
此前,张先生父子因分家析产纠纷诉至法院,2020年法院判决家产中安置房归张先生所有,但是与此同时张先生应支付给其亲生父亲的113万安置利益折价款。但是张先生拿到房子,却迟迟未向父亲支付113万,更是将名下价值200多万的房产以80元的价格卖给了自己的丈母娘。最后张先生的父亲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但法院并未查到张先生名下有任何财产……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心中已然有了决断,这是典型的金蝉脱壳。
但是这样操作,真的可以避免向父亲支付113万元的安置利益折价款吗?或者思路打开,这种做法能否成功逃避债务呢?
张先生的案件中,法院最终撤销了张先生与其丈母娘的买卖合同,房屋被重新登记在张先生名下,该房屋即将上线拍卖。
张先生即将面临法院的强制执行,将房屋进行拍卖,而张先生的丈母娘则是损失了房产以及80块钱,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二手房买家,怎样才能避免房源被查封的风险呢?

首先,买房前务必核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卖方是否涉诉,是否有债务判决,是否处于被执行过程中等。具体可以通过中国执行信息网等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卖方已经是被执行人,那么该房产后续极有可能被查封。
第二, 核实房屋是否存在抵押。如果有抵押,务必注意抵押权解除的问题。可以在购房前到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核查。针对抵押权解除问题可以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包括但不限于解除抵押的流程、规定房款的用途等。例如:约定由卖方自己先出资解除抵押,如果不能也要确保房款先用于解除抵押,抵押解除前,不能挪作他用。
第三, 核实房屋是否已经被查封。在固有的印象里,大部分人认为不会有人敢私自交易已经被查封的房产,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在买房之前一定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房屋现状进行核查。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过低的房价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在买房前,一定要认真核查房屋情况,有些房屋的缺点是可以用眼睛看出来的,有些房屋则需要去相关部门核实后才会发现其弊端。买房前,多跑、多看、多问,充分了解房子的信息后,结合自己的需求,综合分析要不要购买。切忌一时上头,无脑签约,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可能会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