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版!最清晰!去噪不炸耳!)自动控制原理 西北工业大学 卢京潮

2023-08-27 17:34 作者:鸽子晓白  | 我要投稿

线性系统与数学模型(P5)

线性系统:叠加性和齐次性(参考富兰克林的《现代控制系统》),在视频中表述为线性系统要符合叠加定理。

系统的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的判断,在视频里,卢老师单独拿出来列了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线性与否①要看有没有非导数项参数,如常数项;②要看导数项参数的次数是否为1,如果出现平方项/立方项/n次方项,那就不符合线性标准。

时变与否①要看导数项参数的系数是否为常数,如果出现类似cost/e^-t等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型系数(?不太确定),则为时变系统。

这一部分内容在信号与系统这一门课程的学习里,有更深入详细的介绍,就不在此继续讨论(笔者的信号挂科了喝喝,自己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的情况)。


数学模型

开篇提到系统的不同分析方法,对于白盒子(系统作用规律已知)一般采用解析法(也叫机理解析法),这一P视频的教学也是围绕解析法展开。

而对于黑箱(系统运作规律完全未知)以及灰箱(系统运作规律部分已知,但仍有未知的地方),则一般采用实验法(也叫系统辨识法)进行分析与校正。而很有意思的是,实验法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通过名为“辨识算法”的这一环节,不断调整系统模型的参数,使得模型与实际越来越逼近……直到精度符合人们的期望时,这个模型就可以拿来作为这个系统的抽象概念,进行计算机上的运行了√(题外话:难怪MATLAB那么重要……我导一直在强调要去把MATLAB学起来,原来是因为在一块上作用非常大啊……)(若有所思)

emmmm,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于不同域上的系统模型,有不同的数学化分析的方法。

在时域模型中,对应使用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富兰克林的书里好好解释了为什么是微分方程!原因是物理系统在根本上都是非线性的。为了能够得到精确的线性近似替代值,引入了小信号模型的分析方法,而经过小信号模型处理的数学公式,恰好就是我们亲爱的微分方程√)(不记得小信号模型的去翻模电课本,里面有在疯狂运用)。

而在复域模型中,所使用的数学模型,是传递函数(笔者不了解就不唠了)。


实例分析

举了三个例子:

1.电力系统的RLC电路系统模型。

2.机械物理系统的弹簧-阻尼器模型。

3.电机学里的电枢驱动型电机模型。


恰饭去了,不写了。

(新版!最清晰!去噪不炸耳!)自动控制原理 西北工业大学 卢京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