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在“消失”的购物中心

2023-04-02 22:15 作者:武略财经  | 我要投稿

你有多长时间没逛过购物中心了?

曾几何时,购物中心就是热闹、繁华、高端的代表,是不少消费者心中的“白月光”,情侣们间的约会圣地。富丽堂皇的装饰、琳琅满目的商铺与商品、让人流连忘返。即便是囊中羞涩的,也大可以将购物中心当成不用门票的休憩地,好好享受一下里面的免费空调,或者是约上朋友,一层一层扫楼,享受一下Window shopping的乐趣。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购物中心逐渐变得不那么热闹了,商场里的店铺种类开始变少,再接着的,逛购物中心的人越来越少,店铺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关闭,直到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曾经辉煌的购物中心,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消失。

讲不出再见

日前,据媒体报道,位于广州北京路商圈名盛广场的天河城百货已在3月26日晚上22:00起停止营业,资料显示,该百货店于2008年9月26日开业,至今已近15年。提及停业的原因,相关人士表示,北京路店闭店主要是“因战略调整需要”。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名盛百货店(即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为1508万港元,下滑18.9%。

而在天河城百货之前,媒体报道,已经有多间传统百货商店停业。1月9日,广东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海港城店发布公告,“因优化战略布局,该店定于1月31日营业结束后终止经营。”2021年12月31日,广州海珠区江南西的摩登百货海购店闭店;2021年11月30日,有25年历史的广州王府井百货闭店。

事实上,这也只是全国百货商场的一个缩影,2023年1月,营业长达20多年的上海南京路置地广场闭店;2022年12月,成都伊藤洋华堂春熙路店正式结束营业;前一天,乌鲁木齐的亚欣生活广场红旗路店闭店……据网上统计资料显示,光2022年一年,就有40多家百货商场发文告别。

疫情带来的影响、新业态的冲击……种种因素在不断挤压百货商场的生存空间。《2021—2022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大部分企业百货业态营收都有所下跌,尽管2021年有所回暖,但来到2022年,百货行业平均销售规模只达到2021年的七成至八成。

老字号百货商店闭店能引起人们对其的唏嘘,然而事实上,更多购物中心里的店铺正在无声无息地消失,甚至投不起一点浪花,在其背后,是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模式所遭遇的困境。

即将消亡?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此前曾在一次演讲中宣称,购物中心即将消亡。吴晓波表示:“今天中国5万方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8000座,其中50%是10万方以上。传统的商场、购物中心的主要格局是什么样呢?一楼黄金、化妆品,二楼少女服饰,三楼淑女服饰,四楼是男装,五楼是运动服饰,底层是超市。如果购物中心是这样的格局,能够对应今天发生的消费变化吗?它们都会死,都会变得空空荡荡,不管有没有疫情。”

据相关资料显示,2022上半年,广州商场空置率已达到14.1%,一般认为,5%是一个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的警戒线。如果高于这个标准,购物中心的整体运营就会受到影响。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尚且如此,其他城市购物中心的表现可见一斑。据行业数据显示,全国重点12城的平均空置率达13.4%,环比增长22.9%;开关店比跌至0.86,远低于2021年上半年的1.21和下半年的1.43.

从环境来看,此前疫情反复导致商场客流量锐减,经济下行也让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下降;更直观的是,传统购物中心模式,已经逐渐更不上新时代的消费节奏。

电商的不断发展,给线下零售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5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19万,占网民整体的79.2%。全年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在消费中占比持续提升。对比之下,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实物商品线下零售额(商品零售额-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为27.62万亿元,同比下降3.4%,

“线下的商品要比线上的贵,因为线下实体店还要算上‘灯油火蜡’(水电费等)的费用,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有广州消费者向武略财经表示,像餐饮类和奢侈品等还好,其他商品在线上可以很轻松地买到,不仅价格更加便宜,物流也方便。实际上,这也是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想法。

另一方面,不断上升的空置率,也逼迫商场不断上涨租金,而上涨的租金与综合管理费用,也在不断挤压商家的生存空间,不得不提价,商品价格越来越高,顾客也越不愿意消费,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事实上,据媒体报道,就在不久前,广州天河某商场就发出了涨组公告,据了解,在此前疫情影响期间,该广场以4~7折的租金折扣让全体商户续签2年,承诺商场与商户共进退,但在距离还有21个月到期的现在,商场却提前毁约,取消租金折扣,该举动也引起了商场700多家商户的不满。

多重因素夹击下,购物中心似乎陷入了泥沼。至于如何才能破局,今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提到,打造北京路—海珠广场、上下九—永庆坊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建设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湾、白鹅潭、广州塔—琶洲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推动业态互补,成效如何,目前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结语:

购物中心真的会消亡吗?

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在商圈同样适用。


正在“消失”的购物中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