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戚是清官,那种不洋洋得意的清官

老百姓一面希望有清官,一面又不相信有清官。
无论如何,我的亲戚是清官。
作为教育类自媒体,很少写别的话题,最近身体不佳,很少写作品。但是不妨碍我写本文。
本文就说明一个问题,我的一位长辈亲戚是一个让我震惊的清官。

我要写这篇长文源于我随手写的一个问答,问答的题目是问“你去过谁的家让你震惊?”因为我长辈家真的让我震惊,所以我就用手机顺手写了他家庭是什么样的。但是没有想到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几百万的展现,上千评论。大家可以看下面图片所示。这就是我去他家的时候看到的样子。
“我的一个亲属家,因为他去世了,去他家吊唁。他是水利方面的官员,一支笔那种实权官员。一生修建了上百水利设施,全部优良。家中用一贫如洗形容有点夸张,但是说寒酸已经不足形容了,远比不上当地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内衣褥子都是缝缝补补的。孩子全部没有体制内工作,在做搬运工。淘米水都舍不得倒了,需要蒸馒头。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是绝对不相信。
他永远穿工作服,我也看不出来衣着的好坏。他生前自诩过得非常好,说自己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想吃什么吃什么。
我非常受教育。”

赞美致敬的网友是多数,但是也有一部分对我长辈表示质疑。我对于质疑表示理解,毕竟现在演员很多,有一定的质疑也算是正常。但是我还是要澄清一下,因为我的长辈和各位想象的表演秀的官员不一样,他是真的清官。
我详细解释一下,因为很多网友比较年轻,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年纪大的网友也容易淡忘了以前的生活。
我的长辈是1955年的大专生(也可能是1957年),根正苗红品学兼优,他是班级的班长。在读大学的时候,处了一个女朋友,是班级的团支书,后来成为了他的老婆。现在水利专业不算是优质专业,但是当初作为农业国对水利非常重视,水利当时是非常火热的专业。
当时大学不是找工作,而是分配工作。作为根正苗红的班长选择余地非常大,好地方随便挑。征询毕业生的工作志愿的时候,我的亲戚也就是班级的班长和他的女朋友团支书对学校明确表示,要去祖国最艰苦,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并且愿意在最艰苦的地方奋斗终身。
没有想到,真的一语成谶,他们用一种现在的人不可思议的方式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真的在那个鬼地方呆了一辈子。
学校真的很实在把他俩派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关于这个地方有两个真实的笑话,不要说南方人,就算是黑龙江省的人都难以想象。我的亲戚从小在大城市里面长大,但是竟然工作以后去了这样奇葩的地方。
其一是,有一次我的这个长辈发狠说等到退休以后,他也搬到南方去住,别人问要搬到那里去住?他说要搬到齐齐哈尔去。
其二是,有一次这个地方的一个学生,来哈尔滨上学。因为夏天29度,竟然被活生生的热哭了。
概括起来就是:五月地上刚长草,九月天上就飘雪花。
不知道大家看了笑没笑,可能觉得很夸张,但是本地人一点也不觉得这很夸张。当地的动植物和自然气候和齐齐哈尔有明显的差异,西红柿还没有红就下雪了。齐齐哈尔对于我亲戚的那个小县城来说,真的是温暖的南方。我在高中的时候,我特意研究了一下中国的天气,自然条件恶劣还有河的地方,全国也没有几个这样奇葩的地方。
那个小县城虽然人人看了皱眉,但是却成为了我这位长辈的最爱。因为他说当地空气好,别的地方空气污染严重,到处都是汽油味。从空气质量这个角度来说,他说的没错,不要说中国,就算是全球空气质量比那个小县城还好的地方绝对不多。现在想想,空气好应该是他在那里呆一辈子的托词吧。
他的老婆和他的子女想起来这事就来气,空气好,别的不好啊,在这个鬼地方窝了一辈子!所以,我这位亲戚去世以后,他的家人立刻离开了那座县城。
我的亲戚是清官,但是他非常反感“清官”这个词。在他的世界观中,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清官这个说法。他也非常反感表彰清官,评价某个人是清官。按照他的说法,世界上就不应该有清官这个词。
他说:“那条那款说可以搂钱了?当官不拿不应该拿的钱,不干不应该干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怎么一个人做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反而需要表彰,一个人做本分的事情,怎么还需要表扬,值得被人称颂”。表扬一个人是清官,本质上是默认其他官员要贪污。我长辈的这个观点,我仔细想了一下,从逻辑上讲还真的是那么回事,赞美清官的本质,就是默认官员要贪污。
我的长辈在当时也是难得的清廉,但是他非常不屑于谈论自己的清廉。他认为清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腐败是不正常的。他非常反感一些官员津津乐道洋洋得意的谈论自己的清廉。在他的世界观中,津津乐道洋洋得意的谈论自己的清廉就像农民说自己种地要打粮食,工人做工要完成任务一样莫名其妙。
他对伟人非常有感情,他特别喜欢称呼自己是伟人教育出来的干部。
我和我的长辈距离很遥远,接触有限,在我的印象中,我一共和他见过三次。但是他很看重我,因为我是他的子侄辈中学习成绩最好的。
我很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看到我被保送到一所重点大学,算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比较遗憾的事情是他去世比较早,二十年前就去世了,没有等到我赚钱,否则可以好好孝敬一下他。现在每年,我都要去几百公里外去探视一下他的老婆。
年龄太小的时候意义不大,我成年以后,他就和我聊过一次,这就是我和他交往的全部。他对我说了一些工作的心得和体验,包括怎么看待仕途。
他谈起自己的工作充满了骄傲,自豪和自信。他的工作曾经受到了大首长的高度赞扬。1998东北发洪水,他所在地区本来降雨不是很大,但是因为其他地区的泄洪和分流,导致他们地区的河水暴涨。因为水情紧急,首都来了首长统一调配组织。当时他所在地区的河水漫过了堤坝,当时很害怕堤坝溃了。具体水利方面的事情我不是很懂,我现在也没有想明白堤坝已经在水下面了,怎么还会溃了,并且堤坝已经在水下面了,溃不溃有很大的区别吗?
首长问能坚持多久,我的长辈回答,七天应该没有问题,最保守估计五天。估计是首长听了太多这类打脸的保证,说能坚持十个小时不溃坝就不干你的事。结果是几天以后,等他们地区的洪水退了,他负责的整个流域的堤坝也没有问题。
具体不说太多,简单的概括就是当时很多水利工程没有经受住这场大水的考验。我长辈负责的水利设施给我的长辈挣来了首长的尊重。刚开始称呼是xx地区的水利局长,后来改称呼姓名,称呼我的长辈为xx同志。首长临走的时候,对我的亲戚点名表扬,他也是唯一被点名表扬的水利局长。
我的长辈为什么这样自信呢?按照他的说法,自己干的活自己心里有数。
我的这位长辈一辈子从年轻到退休一直是这个小县城的水利局长,很多网友说因为我长辈的性格没有被提拔起来。真实情况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他有n次被提拔的机会。论关系,他的同学被提拔起来的很多;论工作,他真的算是兢兢业业;论奉献,那个县城工作了那么多年,提拔也算是正常的论功行赏。但是他不愿意离开那个小县城。他说那个小县城很好,除了冷一点没有坏处,尤其是空气好。上文说首长表扬以后,他也要马上退休了,上级为了体恤他,本打算凭借首长的表扬为契机,把他调到省城提拔成处级的调研员,这样退休可以提高一些待遇,就算是这种提拔也被他拒绝了。
关于我的这位长辈,很多网友质疑比较多的就是为什么我的这个亲戚会那么简朴,因为就算工资也不至于过的那么惨。我的这位长辈之所以这样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时的干部收入并不高;第二是负担比较大。
现在的人和人的收入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实权岗位的一支笔的合法收入也很高。但是当时干部和工人的收入差异虽然也存在,但是并不很大。所以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网友很容易用现在的情况衡量当时的收入差异。
但是这不是我这位长辈为什么这样节俭的主因,我这位长辈如此简朴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他的负担真的很大。我的长辈和他的老婆都是家里的老大,下面很多弟弟妹妹,并且作为这样的官员,亲戚比较愿意求助他。他和他的老婆至少在晚辈读书方面,做到了有求必应,并且出手不吝啬。
我惊讶也在于此,因为我本以为出手不吝啬的这位长辈自身过的不错,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是如此省吃俭用的情况下支援其他亲属的。
很多人说他的子女教育不是很成功,为什么孩子没有考大学,为什么他的子女混到当搬运工的程度。
他有三个子女,收入都很低。其实他的子女不是找不到好工作,而是有太多的企业想让他的孩子来上班。但是我的这位长辈在家中说话非常有分量,硬是不让子女去这些企业上班。只让他们干一些低端的工作,他的儿媳和女婿意见非常大。他们老两口的收入需要贴补三个子女的生活,所以需要省吃俭用。
后来我特意求证了一下,我的原文有误,他有三个子女,有一个孩子是在体制内工作,但是工作环境非常不好,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上班,需要预防野兽侵害那种人迹罕至。包括那个在体制呢工作的孩子,我亲戚的两个孩子都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因病离世了。现在还剩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没有正式工作,以前真的就是搬运工,现在干不动了,走街串巷推销药品,收入很低。
现在我长辈的老婆和他的女儿离开了那个小县城,和孙女靠在一起,但是不住在一起。他们娘俩租住在一个800块钱的一个小房子里。不能说多么寒酸,但是绝对不富裕。孙女已经结婚生子,现在在超市里面做收银员,嫁给了一个跑车的司机。所以,还是口下留德,他家真的没有什么钱藏起来,要是有钱藏起来,二十多年了,也应该拿出来花了。
为什么他三个子女没有一个考上大学呢?当然了,三个子女自身肯定有问题,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那个破地方。那个破地方的学校实在不行,不仅仅是老师,几乎各个方面都不行。其实那个小县城现在每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都不多,更何况当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网友是按照现在的大学录取比例来理解当初考大学的难度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大学真的非常难。
估计本文没有什么人看,但是我还是坚持写了本文。一方面是对网友解释一下那个问答的前因后果,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吊唁一下我的这位长辈。
因为写本文,我特意搜索了一下他的相关资料,我本以为会有很多相关的信息,但是所有的搜索我都试了一遍,没有任何相关信息。他去世距今20年,但是他人生的所有痕迹都已经抹去了。我以为很多水利工程的负责人还能有他的相关信息,但是2008年,他所在流域的水利设施大多都重修了。
他曾经的骄傲,他曾经的成就都已经烟消云散了。他的人生有意义吗?他的一生坚守有意义吗?不要说外地,就是本地人也不会有几个人还知道有这样一位水利局长。不要说本地人,就是本地的水利局恐怕都没有人记得二十年前的水利局长是啥呀的!但是呢,我觉得还是需要纪念一下这位长辈,因为任何时代,都需要有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