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快或过慢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矿化是指土壤有机质转化为简单无机化合物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有机质的矿化不仅可以产生作物可以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还可以改善腐殖质进一步合成的原料。
碳水化合物可以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含氮化合物水解氧化后,可产生氨,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形成铵盐;氨或铵盐可以硝化成硝酸盐,铵盐和硝酸盐都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含磷有机物水解生成磷酸,磷酸在土壤中形成,被作物吸收。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只占土壤总量的一小部分,但在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和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虽然有机质只占土壤总量的一小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的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土壤肥力呈正相关。
以下因素会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一、水分和通气
1.水分适中,通气良好,有利于进行分解。转化快而且可以彻底,土壤环境提供有效养分多,有机质难以得到保存;
2.水分较多,好氧微生物活性受阻,厌氧分解,产生还原物质,有利于保鲜;
3.水分低,通风好:有机质分解慢,如风干土;
4.水分低,通风不良: 土壤压实,分解缓慢。
二、温度的影响
1.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最适宜的温度是25至35摄氏度,超过50摄氏度,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2.纯化学反应,当温度超过50摄氏度仍然是反应。
三、调节到适宜的PH值,使微生物进行活动可以加快,加速企业物料代谢,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四、有机结合物料:新鲜多汁,比干的易分解,加工工作细碎更易进行分解。
五、有机物料、土壤腐殖质、微生物碳氮比降低,分解快。
因此,如果土壤中有机质矿化过快或过慢,说明外界条件变化较大,对土壤的影响是土壤肥力和矿物质变化较大,波动频繁。可想而知,天气忽冷忽热时人的反应对土壤是有害的。
有机物的矿化过程产生腐殖质并释放二氧化碳。对于植物和微生物来说,腐殖质是一种很好的能量来源,但是只有在适量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有机质分解过多,土壤中 C/n 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物质在土壤循环中的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