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旅 第三集 深空二号

第三集 深空二号-----------------------------------------------------------------------------------------------------
2049年9月3日,深空二号成功着陆在土星表面,与深空一号留下的残骸坐标距离仅十千米。
深空二号共三名船员,一位20岁的男性驾驶员、一位19岁的女性通讯员和一位24岁的女性地质学家。地质学家走出船舱,看着土星表面。
土星的表面是平坦的。
不知道为什么,土星并不像21世纪初人类探测器报告的那样是一个气态巨星,而是平坦的,地表与火星相似但颜色是黄色的。
飞船固定好后,通信员留在飞船上,驾驶员和地质学家一同坐上深空二号带来的行星车,在土星表面行驶。
以60km/h左右的速度行驶约5分钟后,两人穿过土星的浓厚大气看见了一座山峰,由于行星车载人状态下动力不足,两人决定绕行。
又过了5分钟,两人绕过了山峰,来到了残骸坐标。残骸的位置是一个巨大的深坑,目测坑的深度有30米左右,深坑中央有一个白色的,宽度约为3米的正方体。只有此深坑周围有这些约50米高的小山峰,而从着陆处到残骸位置的路上,周围都没有看到和残骸处相似的山峰。
“这些山可能是这个残骸撞击产生的。”地质学家说。
“我不理解……这不合理啊,就算这个残骸撞击力度很大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力导致地上的土飞起,这些土是怎么做到凝固成了山峰的?”
“我们现在周围的环境温度可是非常低的……鬼知道撞击时产生了多大的热量?至少我可以知道这个撞击产生的力量足以让地表急剧升温导致地面软化,然后飞起的土和空中的低温反应后又立刻凝固”地质学家给这位年轻的驾驶员解释着这些简单易懂的道理,“这东西掉的太深了,我们先回去,明天带引力车把他拉上来。”
返回飞船的路上,驾驶员问地质学家:“博士,我想问一下,为什么2025年以前人类都认为土星是气态行星,而现在却证实了他是类地行星呢?”
“我不太清楚。不过我刚才去残骸的路上又看过宇航服反馈的空气成分,有一些我们没见过的元素,比如这个”地质学家将宇航服胸前位置的玻璃板拿出,放到男人面前。
全息玻璃板亮起,画面上展示着一种奇怪的分子结构,分子会不断地自我分裂,并产生一种能量以对外界的其他元素发生反应。这种分裂产生能量的反应与核裂变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这些分子产生的能量和另一种元素发生反应,从而使气体凝固。
“这些元素一直飘在这里空中,而且空中除了这些特别元素以外就没多少别的东西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完全是真空状态的。”地质学家补充。
“那这些元素会一直留在土星?以使得土星永远不会恢复气态么?”
“能量守恒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因此这些元素会逐渐消散,但等元素散干净时估计土星早就已经灭亡了。”
两人回到了飞船里,上报了残骸的大致情况后就开始休息了。
9月4日12时,飞船驾驶员和地质学家开着引力车回到残骸位置,操作引力车将残骸拉起。
引力车是通过虚拟重力实现的,这种车可改变接口附近的力场,使空间压缩,空间被压缩后,附近的事物将自然向接口处漂移。
地质学家亲自驾驶引力车,因为它怕飞船驾驶员太粗鲁把残骸弄坏了。
引力车仿佛也会对土星表面产生影响,在残骸被拉动时,大量的地表土块向引力端口靠近。当引力接口被土块封死时,残骸跟着地面一起被拉到了距离地面2米处的位置。
“看来引力车不太合适拉它。不过现在无所谓了,引力车把地面也吸上来了,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把它拉上来了。”地质学家无奈地说。
就在两人开着行星车慢悠悠地向飞船驶去时,通信员给他们发了紧急通信:“传感器发来警报!轨道上有能量急速增大的现象!重复!传感器……”
两人收到警告后立刻提升了行星车的速度并打开了超频模式。在超频模式下,行星车的电力消耗会增加5倍,行驶速度将上升至250%;不过距离飞船也就只有5公里,行星车电量也充足,这样跑没什么问题。
当日16时,深空二号三人回到飞船上,通信员非常焦急,见到两人回来就抱了上去,随后被男人推开。
“发生什么事了?轨道上有能量激增?”驾驶员连忙问。
“你难道不先关心我吗?”通信员一脸傲娇。
“轨道上有情况意味着很可能是摧毁深空一号的船只!你还有心情在这里撒娇卖萌?”地质学家严厉地训斥。
“行,我知道了”通信员不耐烦地转过身,打开了轨道传感器,“10分钟前,轨道上出现了一个小光点被我发现了,随后这个光点维持在轨道上的绝对位置,不跟随轨道运转方向移动。”显示屏是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光点,这个光点看着有些像汽车车灯在镜子里的反光,光线并不要耀眼但是有比较明显光线散射。
“5分钟前我收到了这个光点传来的能量信号,所以就通知你们回来了。但是你们还有1分钟到的时候这个光点的能量增加速度变慢了。”通信员解释道。
“情况不妙啊……”驾驶员自言自语,“两位,快把残骸搬到仓库里去,我们要立刻上近土轨道准备执行B计划了!”船长仅仅只是犹豫了2秒就对两名女子发号施令。
“这么快?”通信员惊讶地说,同时打开了货仓舱门。
“我们刚搬了这残骸上来,不用休息一下么?”地质学家似乎也有些不满。
“起飞进轨道的过程很漫长,你们可以在发射时休息”船长说这话时残骸已经运进了货仓,舱门正在关闭中,“赶紧进入过载位,我们要起飞了”船长已经坐到了驾驶座上,正在扣上安全带。
和深空一号不同,深空二号在木星表面通过空天飞机的方式滑行起飞。由于木星表面已经没有了大气,所以起飞时不需要滑行太多距离。深空二号滑行20米后就拉起船头向上飞去,以地面45°仰角向着轨道飞去。
由于没有大气,飞船在行星表面加速产生的过载能达到6.2个G值。三人被过载抱在了座位上,由驾驶员操控着飞船逐渐提升加速度。飞船在抵达土星上层大气时会取得极大的阻力,因此在土星表面的加速并不大。抵达距离地面75千米处的上层大气时,飞船的加速过载已经降低到了0.5G,通信员坐了起来,仿佛以为已经进入了轨道,此时,驾驶员操控飞船将推力提升到了最大,加速度过载达到了4.8G!这个过载度虽然没有起飞时的大,但是对于已经坐起来的那个女生来说肯定是出乎意料的。
“啊!”女孩短叫了一声,像是被背上的座椅靠背拍到了背部所发出来的叫声。
起飞后40分钟,深空二号驶入近土轨道。
“我们是不是要执行B计划,在这里等待光点的能量?”飞船驾驶员自行打开了通信频道对DWSA总部询问。
“是的,根据这个光点的能量增长速度,我们预料的事情将会在你收到这条回复信息后5分钟内发生,因此请不要回复我们的信息,收到信息后立刻进行飞船B计划待命状态,并随时准备开始!”DWSA总部在90分钟后回复了“深空二号”。
“哥,你们说的B计划是什么啊?为何什么都不透露?”通信员小心翼翼地问道,随后房间里非常安静,持续约2分钟都没人说话。
“哥?”地质学家以非常恐怖的速度缓缓地转过头面对着通信员。
“你就别多问了好吧?待会你按我在登机前教你做的去做就行了!“驾驶员对他妹妹说。
“嘿,你们还没解释呢!“地质学家坐不住了。
“等我们回去了再解释吧!现在先执行B计划!“深空一号地驾驶员说。
就在三人吵得热闹之际,传感器发出警报,该警报是针对轨道上的光点的。轨道上的光点开始动了起来,顺着“深空二号“在轨道上的飞行方向动了起来,并在距离”深空二号“约1千米处达到和”深空二号“相同的轨道速度。
“别吵了!要开始了!“地质学家看到动起来的光点惊叫。
突然,光点的亮度增强,随后光点亮度立即变弱,在光点变弱船员恢复视野时……
一艘橙色的飞船出现在原本光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