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记忆】第十一篇 流动的城市-林海
《流动的城市》这首曲子是我中学时期最爱听的,它也一直静静地躺在我的歌单深处。
还是很巧合的,最近在骑车的时候又听起这首曲子。
我很喜欢林海给他取的名字,《流动的城市》。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厢摇晃,慢悠悠地驶过一个城市的角角落落。
我从小都有个很严重的毛病,就是晕车。基本上每一次小学坐大巴春秋游,我都是痛并快乐着。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汽油味道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恶心和恐惧感。
似乎长大了晕车的反应慢慢缓解了一些,但到了初中仍然不是很喜欢坐大巴、公交车。恰逢当时家中遭遇了很大的变故。爸妈当时几乎无心无力管理我的学习状态。也算的是我有些读书方面的聪明,也肯下一些功夫,自己倒是把自己的学习理得很顺。
不过初中时期的变故,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在周末每天中坐快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爸妈店中,不然家中只剩下我一个人,便无饭可吃。当时我也不曾想要、喜欢做饭。做饭的事情可以下次找一篇单独聊聊,那至少要到高二之后了。
当时的无锡城还未通地铁,每周末的公交车便让我最为头痛。起初我想尽了各种办法去转移注意力,后来我发现还是站在公交车上会好些。只要是我一坐下,晃几个红绿灯,就有种恶心感涌上心头。
可能个把月之后,就渐渐适应了这种感觉。那段时间我很喜欢听林海的这首曲子。当时戴的应该都是很便宜的耳机,插在手机上听。
我觉得这是一首很温柔的曲子。每当我写完了周末的作业,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盯着窗外熙来攘往的人们,觉得无比的轻松。车一开动,仿佛整个城市就在我眼前的这一块车窗之中流动起来。
轻盈、灵动、自在。
当时的生活真的好简单。从来没有为了生计而担忧,也从未觉得儿时的房子多小,多么破旧。那会儿所想要的东西在现在看来都是那么可爱而稚嫩的,或许是一本小说、一辆自行车、一副羽毛球拍、一套游戏。
今年国庆的时候,特地抽出了两天时间收拾了下老房子当中的物件。翻到很多角落里的抽屉,我早已经记不起来当时我为什么要把某件东西藏进去。只觉得上初中时候的我无比地天真而可爱。
现在再听到这首曲子,或许会短短地氤氲于当时自在的天地当中,最终还是不得不抽身离开。前几日晚上读到苏轼的一首词: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其实在我最“叛逆”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我的童年当中没有多少值得回忆的温馨场面,我甚至时常感到万分委屈。但可能是大脑善意地遗忘了那些灰色的记忆,从我现在的立场出发,在过往的日子里,也总有那么一些熠熠光芒。我一厢情愿地去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就像是这首曲子一样,我许久未曾听过。几近忘记了,在那段日子中每周乘坐的公交车上,我看了许多漫威的漫画,读完了不少至今仍记忆深刻的小说,听了一首首的歌。
流动的城市,或许留不下我的一丝丝印记,但我总有一些记忆,和这样流动的城市有关。
说回现在,我很喜欢晚上绕着熟悉的路骑车,一是锻炼身体,二是能有独处的时间,听听歌,也总能摸索到一些在聒噪中难以触及的思路。
行道树,有日子没有修剪了,我很喜欢在骑车路过他们伸出的枝桠时,腾出一只手与他们击掌。这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情,就仿佛我在这个城市当中流动着,和他们呼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