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阅读《大学之路》 7月13日至7月14日

2023-07-14 17:35 作者:菩提树下的星辰月光  | 我要投稿

《大学之路》阅读

感想和摘录PⅠ~P41

 

序篇和前言感言

如今国内的大学在各个方面与欧美相比,最核心的提升方法即为拥有与其相同高度的瞻仰眼光。真正的学校生活应该点燃学生的热情火焰,而事实上这种火苗在国内难以点燃,往往时少数学子收一时启发二燃烧一时,并非一世。

每一座大学都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这些内在因素决定了他们评判一名学生的要素之一。在欧美,同样等级的毕业生不分文理,但是他们后期的工作的取决因素之一是他们选择的领域,同时这个领域很成为TA最有可能掌握的生活技能,从而成为TA就业的第一选择

学习的核心要素不单是自我的成长与重塑,更重要的是与优秀的人同行,这样整体的生活质量才能得以提升,从而避免陷入低下阶级的思想囚笼

教育学生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时激发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大激发探索精神,从而发现文明未知的世界。其中筛选也是一点,因为教育本身不能出现太大错误,反之会腐蚀社会。

中国式的教育环节中,有两节:一位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一为学生的真实想法。前者极大影响后者。或者说后者学生在不受外界点播时是否而爱学习,又或者说是学生能否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是被强行灌输的)?终身教育中,部分受教育者,毕业后不再学习,这更多是由于青年时期的种种原因与毕业后的情况不成正比,反而让少数终身学习者享受到了好处。但这又恰好验证了,往往在年幼时掌握更多的有利信息和事务是更有利后期的游戏发展的,但显然这就是二八规律在教育上的限制。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对从事实业的喜好程度。我认同这句话,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这种人。

 

第一章 大学的概念

大多数亚洲人的观点:大学学位是进入或者维持在较高社会结成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获得体面工作和收入必不可少的手段

多数欧洲人:反驳上述观点,认为大学是部分职业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上大学,反而从事部分门槛低(也可以说成特殊的工作技能)的工作,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高等教育的理念之一,以美国高校为例,如想最大程度的从中受益,必须了解这些大学的办学理念,即了解他们的历史

古代大学与近代大学的分界线:中世纪前后

近代大学在中世纪诞生,但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神权的控制,这才能为大学提供基本的管理、学术上的自由,减少对学生的精神控制。

早期高等教育的目的为服务社会和获取良知

如今衡量一个大学的好坏是该学校研究水平的高低(重要标准)


阅读《大学之路》 7月13日至7月14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