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跟着湾岸街机看日本道路(中)-其他城市道路篇

2022-08-10 08:00 作者:Ray-Altis  | 我要投稿

本专栏将会介绍湾岸街机中收录的道路(其他城市道路部分)在现实中的情况,也有一些拓展知识帮助诸位理解更透彻。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源:英语和日语维基、湾岸街机官网、湾岸街机秘籍和总结维基、名古屋高速道路公社官网、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官网、日本高速公路所有权和债务偿还组织官网、国土交通省官网、百度百科、广岛高速道路公社官网、福冈北九州高速道路公社官网、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官网)

9.名古屋区域

初次登场版本:3DX

涉及道路:名古屋高速道路都心环状线(C1(此C1非东京C1也))(全线)

名古屋高速道路都心环状线(C1)简介:

名古屋高速道路都心环状线(C1)是日本名古屋的一条城市高速公路。它是名古屋高速道路网络的一部分,由名古屋高速道路公社拥有和运营。道路全长约7.4km(湾岸街机中TA要跑两圈,所以是14.9km),为单向2-4车道,最高限速60km/h(直道)或50km/h(弯道)。该线路于1985年开通首通段(东新町-东别院段),1995年9月19日全线通车并确定线路编号为R(Ring的首字母)。2017年12月22日考虑到高速公路编号的一致性,线路编号从“R”变更为“C1”(与它配套的名古屋的环线高速还有名古屋第二环状自动车道(C2)和东海环状自动车道(C3),这两条路和名古屋高速道路都心环状线(C1)的编号方式和东京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相同。它们都由中日本高速道路公司(NEXCO中日本,介绍请参见12.广岛区域)管理,且自身都没成环,都与新东名高速道路、伊势湾岸自动车道、新名神高速道路(编号都是E1A)闭合成环)。

名古屋高速道路都心环状线(C1)标志
现实中的名古屋高速道路都心环状线(C1)景观

再来介绍一下名古屋高速道路公社。

名古屋高速道路公社成立于1970年9月24日,由爱知县和名古屋市共同出资成立,是日本第一家根据《地方道路公社法》在名古屋市及周边地区建设和管理城市高速公路的公共公司。它管理着位于名古屋市及周边地区共9条高速公路,全长81.2km。 名古屋高速道路一般简称为名古屋高速,这个名字也用于报纸文章。 有时进一步缩写为名高速。

名古屋高速道路公社logo
名古屋高速道路路线图

10.大阪区域


初次登场版本:3(本游戏第一个非首都高城市图,毕竟它也曾在原著中出现过)

涉及道路:环状线(1号线)(全线)、东大阪线(13号线)(东船场-西船场段)、堺线(15号线)(高津-凑町段)

a.环状线(1号线)简介:

环状线被称为1号线,是阪神高速道路系统服务于日本京阪神地区的高速公路路线之一。这条路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线,仅沿顺时针方向绕大阪市中心行驶,穿过中央区、北区、浪速区和西区,总长度为10.3km。1964年6月28日开通首通段(土佐堀-凑町段),1967年3月10日全线通车。车道数有1-5五种,最高限速视路况有60km/h和50km/h两种。

这条高速公路在1980年代在街头赛车手中很受欢迎(这些街头赛车手被称为“环状族”),这也是它被选入《湾岸midnight》的故事的原因。但由于警察开始对这条路线进行大量巡逻以及日本在泡沫经济时期后经济停滞十年,非法活动减少了。

环状线(1号线)标志
现实中的环状线(1号线)景观

b.东大阪线(13号线)简介:

东大阪线被标记为13号线,它从大阪的中央区向西向东行进,从环线和大阪港线(16号线)的交汇处开始,到东大阪市的第二阪奈道路(E92)。高速公路全长12.5km。有6和4两种车道数,最高限速视路段有60km/h和50km/h两种。

东大阪线(13号线)的建设始于1967年,为在附近的吹田市举行的1970年世博会做准备。高速公路的第一段(西横堀 - 法圆坂段,街机收录路段包含在内)在1970年3月8日经过三年的建设后完工。整条高速公路于1976年完工,除了法圆坂和森之宫之间的一小段因为难波宫遗址的发掘原因(在196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了沿着高速公路路线的宫殿痕迹)直到1978年3月25日才建成通车。为了保护考古遗址,最后这段高架高速公路必须使用不需要打桩的结构建造,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轻质上部结构抬高场地上方的道路。但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该结构被认为存在裂缝后存在缺陷。该结构暂时得到加固,但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已经确定,将来需要用更强大的结构来取代它。

东大阪线(13号线)标志

c.堺线(15号线)简介:

堺线被称为15号线,它从大阪的中央区与千日前道的交界处开始开始,从北向南行进,到堺市与国道26号线相连接。高速公路全长13.4km。

该线路的建设始于1967年,也是为在附近的吹田市举行的1970年世博会做准备的。高速公路的第一段(凑町-堺段,不属于街机收录范围)在1970年3月13日经过三年的建设后完工。1972年4月5日,在大阪市中心的环状路线范围内的1.25km长的高速公路路段(高津-凑町段,就是街机收录的那段。它是朝堺市方向的单向三车道公路,最高限速50km/h。由于从千日前道出发有时被称为千日前线(和大阪地铁千日前线是两码事))开通。整条高速公路于1976年1月16日完工。除高津-凑町段为双向四车道,最高限速视路段有60km/h和50km/h两种。

堺线(15号线)标志

在这里介绍一下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

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于2005年10月1日根据《高速道路株式会社法》成立,和首都高速道路株式会社类似,它由1962年5月1日成立的阪神高速道路公团通过道路相关四公团(另外三个是日本道路公团、首都高速道路公团、本州四国联络桥公团,它们分别是现在NEXCO、首都高速道路株式会社、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的前身)私有化而来。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与日本高速公路所有权和债务偿还组织一起接管了原阪神高速道路工团的业务。目前管理道路全长81.2km,共16条。

政府和地方政府持有三分之一以上股份的特种公司,暂时由政府提供债务担保。 另一方面,每个营业年度的业务计划、公司债券的募集和资金的借款需要国土交通大臣(国土交通省的最高领导人。有关于国土交通省的介绍,请参见11.神户区域)的批准。

此外,根据与本组织达成的协议,公司可以从内阁令规定的向本组织提供的资金和补贴中,获得部分建设费用的无息贷款。

企业口号是“走向先进的道路服务”。

阪神高速道路株式会社logo
阪神高速道路线路图

再介绍一下日本高速公路所有权和债务偿还组织。

日本高速公路所有权和债务偿还组织(日语:日本高速道路保有・債務返済機構;英语:Japan Expressway Holding and Debt Repayment Agency)简称高速公路机构,是拥有日本国内的高速公路和其他汽车专用道路等设施,以偿还建设债务为目的的独立行政法人。它根据独立行政法人日本高速公路所有权和债务偿还机构法,于2005年10月1日设立,与各道路公司一起继承了道路相关四公团的业务。机构总部位于横滨市。

偿还债务后,该机构将解散,高速公路将完全归道路管理者所有。

11.神户区域

初次登场版本:5DX

涉及道路:国道2号(新港町-柳原段)、神户线(3号线)(柳原-生田川段)、神户港港岛隧道(全线)、临港道路(全线)、湾岸线(5号线,和首都高的湾岸线无关)(六甲岛北-住吉滨段)(这条路极为复杂,涉及了高速公路、快速路两种收费公路和普通公路。为了确定它的具体走向,UP已经看了很多遍地图和资料)

a.国道2号简介:

国道2号是日本本州岛和九州岛上的一条主要公路。它沿着旧山阳道(日本古代从京都到九州的一条干线公路,同时也是日本古代行政区划,指本州岛中央山脉南侧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山阳地区,山阳自动车道(E2)、山阳新干线的名字都是这么来的)向西从关西地区的大阪市向西行驶,到达福冈县的北九州市,途中经过山阳地区。兵库县和山口县之间与山阳自动车道(E2)平行。它通过关门海峡隧道穿过关门海峡。1952年12月4日指定为一般国道,全长533.2km。在东端,它与国道1号相连。在西端,它与国道3号和10号相连。

国道2号标志
国道2号在日本的位置
国道2号神户段景观

在这里也顺便介绍一下日本国道:

日本有一个全国性的国道系统(相当于中国的G字头国道),与高速公路不同。国土交通省和其他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国道。从1952年6月颁布《道路法》开始,日本将其归类为1级或2级。1级国道有一位或两位数字,而2级国道有三位数字。

1964年7月《道路法》修订后,1965年4月一级和二级国道统一为一般国道。从那时起编号的国道有三位数字,除冲绳县在1972年回归日本后,建立了南部终点为冲绳首府那霸的58号公路之外。所以,从59到100的数字至今仍未使用。其他一些号码因路线的加入或变更而腾空:109(与108相连),110(重新编号为48),111(重新编号为45),214-216(合并形成57)。当前日本国道共有459条线路,最大号码是507。

再介绍一下日本国土交通省:

国土交通省(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ourism,简称MLIT)是日本的中央省厅之一,在2001年的中央省厅再编中由运输省、建设省、北海道开发厅和国土厅等机关合并而成,其业务范围包括国土计划、河川、都市、住宅、道路、港湾、铁路、航空、政府厅舍营缮的建设与维持管理等,大致相当于中国政府的交通运输部(含中国海事局)、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原国家旅游局、中国民航局、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国家铁路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海警局等全部或部分职能 。它负责日本所有法律和命令的三分之一,是日本最大的雇员部,也是日本政府仅次于防卫省的第二大执行机构。

国土交通省logo

b.神户线(3号线)简介:

神户线被标记为3号线,是一条从大阪到神户的东西向城际路线,全长39.4km。1966年10月18日开通首通段(京桥-柳原段,街机收录段包括在内),1981年6月27日全线通车。道路有4和6两种车道数,最高限速视路段有60km/h、50km/h和40km/h三种。

神户线(3号线)标志

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该道路深江出入口附近的500m路段发生坍塌,受灾的高速公路成为媒体报道灾难的焦点。由于各种设计缺陷,该结构无法抵抗前所未有的地震的力量,包括支撑柱的基础太浅,以及支柱缺乏足够的外部或内部横向加固。高架高速公路于1996年底重建,幸存的支柱用钢护套进行了改造,以防止同类型的坍塌事故再次发生。

在阪神大地震中坍塌的神户线(3号线)(该路段不在街机收录范围内)
现实中的神户线(3号线)景观

由于神户线(3号线)连接大阪和神户两大城市,所以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全线交通都非常繁忙,交通拥堵严重。 特别是西行,从生田川开始容易发生很长的交通堵塞,而向东的以深江和摩耶为首的交通堵塞已经司空见惯,车龙长达10公里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据说是“日本交通拥堵时间最长的城市高速”。

c.神户港港岛隧道简介:

神户港港岛隧道俗称港岛隧道,是连接神户港新港东码头和港口岛的道路隧道。危险品装载车辆、50CC 以下的原装车辆、自行车和自行车拖车等轻型车辆和行人不得通行该隧道。

该工程于1992年动工,1999年7月30日通车,旨在缓解神户大桥的拥堵状况,改善神户机场的交通。 全长约1600m,海底部分长580m,水深12m。 收费站位于新港一侧,但截至2014年9月,是免费通行的。 新港侧约1200m为单侧双车道,港岛侧约400m为单侧单车道。该道路经常拥堵。但从2008年度开始,将1车道部分扩宽为2车道,将港岛侧延伸225m,进行新出入口的维修工程,2011年7月2日13时投入使用 。

今后,作为神户中央线区域高标准道路的一部分,正在建设与阪神高速道路新神户隧道(32号线)的连接。

d.临港道路简介:

临港道路是一条长10.5km的收费公路,从神户港的六甲岛到港口岛。由于不是汽车专用道路,所以排量125cc以下的摩托车也可以行驶。道路最高限速60km/h。该道路于1970年4月10日开通首通段(神户大桥段),1993年2月8日全线通车。1995年1月17日因阪神大地震出现道路裂缝,暂停通车,后于1996年8月24日恢复。

接下来看看临港道路的桥的景观:

神户大桥
高羽大桥
摩耶大桥

e.湾岸线(5号线)简介:

湾岸线被称为5号线,和神户线(3号线)一样也是一条从东到西的城际路线。线路从大阪的住之江区到神户的垂水区,全长32.7km。道路有4和6两种车道数,最高限速视路段有80km/h和50km/h两种。1991年该线路开通首通段(港晴-中岛段,不属于街机收录范围)。1995年1月17日因阪神大地震造成部分路段无法通行,后于同年9月1日全面恢复。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延长是在1998年4月5日。

目前该线路六甲岛北-名谷段暂未开通。该段于2018年开工,预计2028年建成。

湾岸线(5号线)标志

现实中的湾岸线(5号线)景观

12.广岛区域

初次登场版本:5DX+(至今为止的最后一个图)

涉及道路:府中仁保道路(2号线)(矢贺-仁保段)、广岛南道路(3号线)(仁保-宇品段)、海田大桥(全线)、广岛县道276号矢野海田线(海田大桥出入口-东部流通团地北口段)、国道31号(东部流通团地北口-坂北段)、广岛吴道路(E31)(坂北-仁保段)(这条路也很复杂,涉及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是的,UP又看了很多遍地图和资料)

a.府中仁保道路(2号线)简介:

府中仁保道路(2号线)是广岛高速道路的线路,从广岛县广岛市东区的热品JCT到广岛县广岛市南区的仁保JCT,全长5.9km,主要是双向4车道,也有1.8km的2车道区间,最高限速60km/h。该道路于2010年全线建成通车。

府中仁保道路(2号线)logo
现实中的府中仁保道路(2号线)景观

b.广岛南道路(3号线)简介:

广岛南道路(3号线)是广岛高速道路的线路,从广岛县广岛市南区的仁保JCT到广岛县广岛市西区的观音出入口,全长7.7km,主要是双向2车道,也有2.6km的4车道区间。最高限速60km/h。线路于2000年3月19日开通首通段(仁保-宇品段,就是街机收录段,途经宇品大桥),2014年3月23日全线通车。

广岛南道路(3号线)标志
宇品大桥

根据广岛南道路的计划,计划延伸到广岛岩国道路的廿日市出入口,如果开通,山阳自动车道(E2)的交通拥堵将得到缓解。原因是广岛交汇处靠近城市,从广岛市到冈山和九州方向的行车主要集中在这里。

再来介绍一下广岛高速道路公社。

广岛高速道路公社成立于1997年6月3日,是广岛县和广岛市的当地公路公司,负责维护和管理指定的城市高速公路。 目前管理道路全长31.1km,共4条,还有一条(5号线,被称为东部线)在建。


广岛高速道路公社logo
广岛高速道路路线图

c.海田大桥简介:

海田大桥绰号广岛湾大桥,是一条收费公路桥,连接广岛市南区和广岛县安艺郡,全长2.9km,于1990年12月建成,曾获日本土木工程师学会田中奖。该大桥由广岛市和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等第三部门和广岛港务管理中心管理。

该桥禁止行人、包括自行车在内的轻型车辆、机动自行车、总排量在125cc以下的小型机动二轮车、双座机动二轮车(仅限20岁以下或取得驾照后3年以下的驾驶者)通行。

海田大桥

d.广岛县道276号矢野海田线简介:

广岛县道276号矢野海田线是连接广岛市安艺区矢野新町2丁目和安艺郡海田町兽田的普通县道。全长4.3km,于1990年2月13日通车。

广岛县道276号矢野海田线标志

在这里介绍一下日本都道府县道。

日本的都道府县道(相当于中国的S字头省道)是由各自县政府规划,编号和维护的道路,独立于其他县,而不是国道。如果国道或县道穿过指定主要城市的领土,市政府对这些道路承担部分责任。按长度计算,截至2011年,日本10.7%的公共道路是县道;截至2007年,按使用情况计算,它们承载了公共道路上所有交通量的30%以上。

县道标为蓝色六边形,数字居中。大多数通常在另一条县道或国道结束,偶尔在火车站或火车站附近结束。

如果一条县道确实穿过另一个县,即使只有几百英尺,它穿过的县也不会重复使用其编号。每个都道府县只使用一次数字,无论道路的起点或终点在哪里。但是,有一些主要道路穿过几个县,这些所有涉及的县中都有相同的编号。例如,连接栃木县佐野市和茨城县古河市的“佐野古河线”在栃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和茨城县的所有四个县都不断被指定为县9号道。

一些县道有时也会与国道并行运行一小段距离,但与其他县道一起更常见。

用于穿过县的国道的国道的数字通常与县级路线重复,但国道和具有相同数字的县道很少相遇或交叉。

e.国道31号简介:

国道31号是连接日本广岛县海田町和吴市的国道,全长35.5km。该道路于1952年12月4日被指定为国道。

国道31号标志
国道31号在日本的位置

f.广岛吴道路(E31)简介:

广岛吴道路是广岛县的一条收费高速公路,连接了广岛市南区和吴市。它由西日本高速道路公司(NEXCO西日本)拥有和运营。该路线根据国土交通省“2016年实现高速公路编号建议书”编号为E31(因为它是国道31号的旁路)。道路全长15.9km,以双向4车道为主,也有少量2车道区间,全线最高限速均为60km/h。该道路最早于1970年8月28日开工,1974年5月29日开通首通段(仁保-坂北段,就是街机收录的那段),1996年8月30日全线通车。

广岛吴道路(E31)标志
广岛吴道路(E31)位于仁保的终点,它在这里接入府中仁保道路(2号线)和广岛南道路(3号线)

接下来介绍日本高速道路公司(NEXCO):

NEXCO是Nippon Expressway Company的简称,它由日本道路公团(Japan Highway Public Corporation,简称JH,成立于1956年4月16日)于2005年10月1日分拆私有化而成立(但本质上还是国有事业,因为它们的股份100%归政府所有)。它是《高速道路株式会社法》规定的特种公司,包括东日本高速道路、中日本高速道路和西日本高速道路。总部分别位于东京、名古屋和大阪。

NEXCO的首字母“N”标志通过三维形式塑造,代表了通往未来的高速公路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在路上行驶”带来的兴奋感。 此外,每个公司的品牌颜色不同。NEXCO东日本采用绿色,象征着自然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东日本和北日本的安息感;NEXCO中日本采用了强大和充满活力的橙色;NEXCO西日本采用生动和干净的蓝色,反映了日本西部和南部的海洋和天空的亮度。

前身日本道路公团(JH)和三家NEXCO公司的logo
三家NEXCO公司各自的运营范围

13.福冈区域

初次登场版本:3DX+

涉及道路:福冈高速道路环状线(C)(福重-月隈段)(实为香椎线(1号线)福重-千鸟桥段和太宰府线(2号线)千鸟桥-月隈段)

福冈高速道路环状线(C)简介:

福冈高速道路环状线是福冈高速道路部分路段的总称,在引导标志等中显示为“环状线”。 

虽然它与首都高速道路的都心环状线(C1)等都称为“环状线”,但其实这是用于公众指导的道路名称,而不是根据《道路法》的正式路线名称。《道路法》中的路线名称如下:

太宰府线(2号线)千鸟桥-月隈段:全线4车道,全长7.4km,最高限速60km/h。

5号线月隈- 福重段(全线):全线4车道,全长17.2km,最高限速大部分80km/h,小部分60km/h。(不属于街机收录范围)

香椎线(1号线)福重- 千鸟桥段:全线4车道,全长10.3 km,最高限速60km/h。

环状线的首通段(筑港-千鸟桥段,原属于香椎线(1号线),属于街机收录范围)于1983年10月6日开通,2012年7月21日全线通车并赋予环线(C)名称。

线路号的道路标志方面,在环线化后,一些旧的标志(如5号线)仍然存在,与“C”标志混合。

福冈高速道路环状线(C)标志
香椎线(1号线)标志
太宰府线(2号线)标志
现实中的福冈高速道路环状线(C)景观
穿越博多港的荒津大桥

再介绍一下福冈北九州高速道路公社。

福冈北九州高速道路公社是福冈县、福冈市和北九州市的成立组织,它负责维修、管理和运营福冈城市高速公路和北九州城市高速公路。 公司成立于1971年11月1日。 该公司管理的道路在当地通常被称为“城市高速公路”。顺便说一下,福冈和北九州的城市高速分别是独立的盈利系统,福冈市和北九州市没有提供投资或债务担保。

该公司管理的高速公路全长108.8km,共11条。其中福冈59.3km,有6条;北九州49.5km,有5条。


福冈北九州高速道路公社logo
福冈高速道路路线图
北九州高速道路路线图

注:上篇和中篇讲述了日本除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以外的主要高速公路公司。可能有朋友也想了解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所以我在这里也讲一下。

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honshu- shikoku Bridge Expressway Company Limited)是根据《高速道路株式会社法》通过道路相关四公团民营化关系而设立的特殊公司。除本州四国联络道路外,还管理连接桥上的铁路设施。通称JB本四高速(JB是Japan Bridge的缩写),成立于2005年10月1日。其前身本州四国联络桥公团成立于1970年7月1日。根据日本道路公团等民营化相关法律实施法(平成16年法律第102号)第13条第1项规定的基本方针,日本高速公路所有权和债务偿还机构(有关该机构的介绍请参见10.大阪区域)也继承了本州四国联络桥公团的部分业务、权利和义务。

总公司位于兵库县神户市,其附属机构设有长大桥技术中心,积累了世界顶级的长大桥建设及维护管理技术经验。它利用高超的桥梁技术和专有技术,在国内外开展桥梁的调查、设计、施工、委托和技术人员派遣等技术支援业务。

有三条路线的本州四国联络桥(本州四国联络道路)的建设资金大半是由借款提供的,但是高额的通行费带来的灾难是通车后的通行量大大低于预计的结果,通行费收入不足无法偿还借款。由于财务状况不佳,公团的经营健全化迫在眉睫。

另外,道路公司法附则规定,在确保经营稳定的时刻,采取必要的措施与西日本高速道路株式会社(NEXCO西日本。有关于NEXCO的介绍请参见12.广岛区域)合并。

在民营化之前,已经剥离了一部分长期债务。

该公司的经营理念是“Bridge: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logo
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运营路线图


跟着湾岸街机看日本道路(中)-其他城市道路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