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风徐来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圣恩 周临风虽然忙着招呼客人,可耳朵、心思一刻也没从金逍身上离开,见金逍让姚坚吃了瘪,心里暗暗得意。金逍对待这帮老头子能不卑不亢不受欺负,周临风就放心了,至于是否得罪人,得罪就得罪了,如果哪位塘主不把金逍放在眼里,那也不必顾全他的面子,要是因为丢了面子敢来报复金逍,那他也算是活腻歪了。 整个经世堂高朋满座,周临风和眼前的客人寒暄了几句,瞅准机会走到了金逍的身后,把他带离了姚坚的身边,领着他在客人中游走,四处引荐,有了这些老前辈的认可,从此以后,金逍在江湖上也算有了名号了。这些人都知道金逍的背后是兼观塘,当然也是对他客客气气的,满口称赞后生可畏。金逍见周临风没提刚才的事,知道他心中对自己的做法是默许的,提在胸口的气散掉了,整个人放松下来,迎来送往,应对得更加游刃有余。 俩人正在和来宾相谈甚欢,忽听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细听好像还有列队前行的声音,周临风和金逍不约而同地往外走,还没到门口,就见阿飞急匆匆地跑进来:“少爷,圣……圣上的谕旨到了。”周临风心里一紧,赶紧拉着金逍飞速地跑到门外,前来宣旨的太监刚好下马,周临风拉着金逍跪在门口,其他人也跟着跪下,瞬间,屋里街面,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 太监手托着圣谕,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地径直走到金逍面前,拿出圣谕,尖声尖气的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时有金氏遗孤逍,虽未及弱冠,然锐志匡时,宏才赞理,当畿庭之再入、肩大任而不挠,怀救世之仁心,持悬壶之圣力。感念其仁心孝义,今特御赐雕像两座,以彰来期。钦此。” 这份谕旨是单独颁给金逍一个人的,金逍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开心,没想到竟然能得到皇上竟然知道自己还予以认可,且圣谕中特意点名了自己的血脉渊源,虽然没有提及父亲的名讳,但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想必祖父和父亲泉下有知,也会欣慰。周临风用余光瞥见金逍一脸惊喜的神色,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轻咳了一声,金逍才反应过来赶紧磕头谢恩。周临风也陪着一起磕头,心中却有不一样的感觉。一种隐隐的不安,难以压制的翻涌。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小小的金逍,绝不会被皇上看在眼里,周临风同意了金逍不走仕途转而安排他做了经世堂的大掌柜,为的就是能让金逍远离朝堂喧嚣,能在自己的庇护之下安然度日。可如今皇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前来宣旨、赏赐,虽然可能是皇上昭德心切,想让京中百姓知道经世堂是他的德政之举,宣扬他的仁德。可如此明晃晃,急切切,等于向全天下昭告金逍是他的人,外人看来是无上的荣耀,可内里的凶险却让周临风胆战心惊。 如今皇权仍未稳固,虽然东厂已被铲除,但阉党余孽仍在,且不说当前“齐楚浙”党与东林党纷争不断,还有锦衣卫混在其中趁机摸鱼。皇上此举,就是把金逍推到风暴中心做了活靶子,如果皇上得势,金逍也许会跟着鸡犬升天,但一旦朝堂乱了,金逍就是所有人的眼中钉。 谢完恩,大家纷纷站起来,周临风看了福伯一眼,福伯心领神会地赶紧拿出丰厚的赏钱,交给前来宣旨的太监,和后面抬着雕像的士官的头目。太监和士官得了赏钱,心情很是不错,士官头目一边指挥着把两座雕像抬进去,一边上前恭贺:“哎呀,恭喜恭喜啊,金掌柜,恭喜啊,周塘主。”太监也摇晃着拂尘向前一挥,白毛扫过金逍的脸颊,娇颤颤地说道:“哎呀呀,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这以平民身份受皇上谕旨,古往今来,你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啊。” 金逍落落大方地分别向士官头目和太监道谢,又从怀里掏出荷包,再次给两位递上了谢礼,自谦道:“晚辈何德何能,入了圣上的法眼,还劳累将军和公公跑这一趟,如果不嫌弃,还请稍作歇息,饮杯薄酒吧。”“呵呵呵,”太监笑的肩膀直抖,捋了一下手里的白毛,拍着周临风的肩膀说道,“周塘主啊,不愧是你的推荐的人,这以后啊,前途无量啊。”一直笼罩在周临风心头的浓雾更加厚重了,但周临风依然春风满面,笑意盎然地朝太监拱手:“胡公公谬赞了,我们定当尽心竭力。以后少不得麻烦您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哈哈哈,好说,好说。”胡太监又和周临风虚情假意地寒暄了几句,便推脱宫中有事,带着一群人呼啦啦的回去了。 经世堂开业,皇上派人来宣读谕旨,还御赐了两座雕像,此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全城,很多原本没有交集的商家和门派,还有一些避嫌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生怕错过这个机会,纷纷派人前来赠送贺礼,以期和这位皇家新贵攀上些关系。老百姓们也没见过这个阵仗,也都守在门口看热闹,久久不肯离去。经世堂门口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福伯原本安排的二十桌早就不够了,只能再包下隔壁的一座酒楼,流水开席。 金逍和周临风两人分别带着福伯和阿飞,分头招待,一直忙到深夜,才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福伯在柜台和老板盘账,周临风先出门一步,散散酒气,街上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街面上大部分的店铺也都摘了幌子、上了门板,只有这两家酒楼门前的灯笼还亮着。周临风喝得昏头涨脑的,出门见冷风一吹,更是觉得酒气直往上涌,肚子里翻江倒海的,但又吐不出来。周临风扶着门口的柱子干呕,肚子一阵一阵地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