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无地王”约翰篇(四)

(接上文)
十一、三大挑战接踵至,两个难题迎面来
虽然约翰仍能在英格兰肆无忌惮,但是他的挑战者也逐渐登上台面。首先是北威尔士的格温内斯国王、约沃斯之子勒韦林,他之前便与老威廉 德 布劳斯结盟,企图趁英王在爱尔兰时发起进攻。只不过勒韦林毕竟实力有限,虽然给临近的切斯特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很快就被推回了康威河以西。而约翰返回英格兰后,显然不会再像前一次那样,轻易放过自己女婿了。不过英王也不会冒险在秋天对勒韦林用兵,毕竟无论是他曾外祖父亨利一世,还是他父亲亨利二世,都曾经在进攻北威尔士时吃瘪。约翰的策略,还是从诺曼人势力更强的南威尔士入手,并采取以布里顿人对抗布里顿人的老办法。英王一方面援助迪内弗尔家的里斯 格里格,帮助他在南威尔士扩张势力。另一方面,约翰还将南波伊斯的领地归还给了格温温恩,让他也加入自己对付格温内斯的包围网中。最后英王又派心腹接管了原属于老威廉 德 布劳斯的领地,筹集军马准备对北威尔士发起直接进攻。

进入1211年,约翰将大量物资调往切斯特,打算从传统的路线攻打北威尔士。5月中旬,英王的军马和里斯 格里格、格温温恩等人在切斯特集结,沿海岸向西进军格温内斯。勒韦林当然不会和这支联军硬碰硬,他一直向西收缩军力,把康威河以东直接让给了英王。因此约翰的首次进军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但是由于补给没有跟上,他只得暂缓了攻势。1个多月后英王卷土重来,这次他无论在军队规模上还是在后勤补给上,都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于是约翰很顺利的渡过了康威河,诺曼人的军马也首次深入到了北威尔士腹地。随后格温内斯所有反抗的城市和教堂,都被英王付之一炬。没了地利的保护,勒韦林自知没有足够的兵力与约翰相抗衡,只得让夫人琼去向英王求和。在自己私生女的请求下,约翰最终还是同意放女婿一马,允许其继续在康威河以西称王。但是康威河以东的领地,全部都被英王割走。同时勒韦林还要交出大量人质,并以数万头牲畜作为引发战争的赔偿。在北威尔士臣服后,约翰又派军进驻南威尔士,里斯 格里格的两个侄子,格鲁菲兹之子里斯和欧文,很快也向英王表示了臣服。
在威尔士之后,约翰迎来的第二个挑战来自罗马教廷。当英王在北威尔士攻打格温内斯时,他的使团也在罗马攻略教宗。1211年春天,英诺森三世同意再次派出特使,他的条件并没有变。如果约翰接受朗顿作为坎特伯雷大主教,重新接纳那些被流放神职人员,并宣誓无条件接受教宗的领导,那么特使们就会撤销对他的绝罚。到了8月末,英王结束了在威尔士的战事,返回英格兰于北安普顿会见了罗马教廷副执事潘道夫等人。显然刚刚取得的胜利,又一次让约翰感到飘飘然。即使英诺森三世在信中威胁要罢黜英王王位的合法性,约翰仍然拒绝了教宗的所有条件。而且他确实也有这样做的底气,因为约翰的盟友们大多也被教宗逐出了教会,其中就包括他的外甥、神罗皇帝奥托四世,和他的姐夫、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六世。罗马教会的敌人并不少,世俗权利和神权的斗争也仍将继续下去。

而约翰迎来的第三个挑战,或者说是他对别人的挑战,便是与宿敌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间的战事。自从当年逃回英格兰,约翰始终想着重返欧陆夺回领地。5年前的尝试帮他稳固了阿基坦,但这仅仅只是金雀花家曾经领地中的一部分。如今英伦都被英王收拾了一圈,他自然便将视线重新转回欧陆。这回约翰不会再像上次一样单挑法王了,前文提到的两位盟友,神罗皇帝奥托四世和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六世,也分别从东方和南方威胁着法王。而且随着法兰西北方最具实力的封建主之一、布劳涅伯爵雷诺和腓力二世翻脸,又有一名大贵族加入到了英王的阵营中。于是从1211年冬季开始,约翰的臣属一直在整顿舰队,并筹集各种战备物资。但是他仍然要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英伦并不像约翰想的那样太平,另一个则是英格兰的贵族们也不像他们的国王那样想去法兰西。

先说第一个,同年的圣诞节前,约翰还在处理南威尔士的新一轮叛乱。这场叛乱的根源,仍然是迪内弗尔家前代家主里斯 格鲁菲兹之子死后,其儿孙们争权夺利导致的。由于格拉摩根等地受到波及,英王不得不来到赫里福德稳定局势。而新年过后,约翰很快又启程北上,在纽卡斯尔同苏格兰国王威廉会面。英王答应帮助老狮子对抗苏格兰反叛者,还将威廉的儿子亚历山大带回英格兰授予爵位。不过这对约翰来说,更多的是在表明自己对苏格兰的主君地位。
当然提到的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真的影响到约翰的计划。1212年复活节后,约翰下令军马于5月20号在诺丁汉集合,准备重返欧陆。与此同时,英王的盟友们也陆续加入到战事的筹备中。布劳涅伯爵雷诺说服了几位伯爵共同反叛腓力,随后他返回英格兰向约翰复命。神罗皇帝奥托的哥哥海因里希,也渡过海峡来面见英王,共商围攻法王之事。

但是随后约翰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又给他造成了很大麻烦,导致远征计划不得不推迟。截止到集结日期前,约翰的远征军并没有凑到预定的人数。从埃塞克斯到赫里福德的许多贵族及骑士,都因为不愿加入这场战事,而遭到英王的各种处罚。而且与此同时,“狮子”威廉遣使向约翰告急,言称苏格兰的局势急需英王救援。因此约翰只得推迟了自己的远征,只将一些攻城器运到了普瓦图。
同时面对这些问题,约翰只得开始想办法解决困难。由于许多贵族和骑士拒绝参战,英王选择从民众中征兵,来填补兵力上的不足。随后约翰率领部分佣兵,北上帮助苏格兰平定了内乱。但是当他在达勒姆约见威廉时,狡猾的老狮子却没有如约前来。
十二、低头认怂为避祸,大办庆典破流言
约翰没能同苏格兰国王会面,主要是因为威尔士的布里顿人领主们,又重新发起了叛乱。格温内斯的勒韦林联合了之前还是对手的格温温恩、里斯 格里格、梅尔旺等人,再次与英格兰为敌。其中勒韦林的军马渡过康威河,占据了迪河以西除了里兹兰等两座城堡外的几乎全部领地。于是英王立即南下,并遣使向切斯特伯爵雷纳夫 德 布隆德维尔等在威尔士的指挥官询问情况。约翰此时恐怕对去年放了自己女婿一马十分后悔,他很快开始集结军马并从各地招募工匠,显然是要再次攻打威尔士,并建立城堡以便永久性的占领这一地区。但是这些准备都需要时间,而英王在中威尔士的驻军,已经被团团围困在波伊斯王室祖传的马斯拉法尔城堡中,形势十分危急。直到1212年8月初,约翰终于集结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马,为中威尔士的己方守军解了围。初步得胜后,英王返回诺丁汉暂歇,并处死了勒韦林之前交给自己的全部人质。
随后约翰原本打算命军马驻扎到切斯特,但是他突然收到消息,称在英格兰内部有贵族正在密谋推翻他,另立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英格兰骑士的代表、阿尔比十字军的统帅、因拒绝参与攻打扎达尔而在教会中德高望重的莱切斯特伯爵西蒙 德 蒙特福特为新的英王。于是约翰不得已取消了进攻威尔士的计划,仅仅派位于爱尔兰海的舰队袭击了格温内斯北边的沿海地带。接着英王下令加强了自己和太子亨利的安保措施,并再次要求他怀疑的各大贵族上交人质。很快约翰发现,这次叛乱涉及的贵族人数众多,且各有反对英王的理由。例如可能被立为新王的西蒙 德 蒙特福特,就与之前在爱尔兰遭流放的莱西兄弟关系密切。另外一些人因领地和债务的问题与约翰不和,遂加入了反对英王的同盟。还有一些人和苏格兰国王关系密切,而“狮子”威廉因诺森布里亚归属等事对约翰不满已久。至于威尔士的布里顿人领主,他们与英王从来就不是一条心,双方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而这一切的背后大BOSS,则毫无疑问非腓力二世莫属。莱西兄弟等英格兰的贵族、苏格兰国王、威尔士领主,他们都与法王有着或多或少的利益联系。结果约翰发现,几个月前他还以为已经和盟友们包围了腓力二世,但如今实际上自己却落入了法王设下的包围网中。

由于难以信任英格兰的贵族们,约翰一直呆在诺丁汉,直到他外雇的佣兵到来。随后英王一面派人进驻阿尼维克,一面亲自北上来到达勒姆,加固北方的城堡以防备苏格兰人。就在此时,一个流言传到了约翰耳中,言称一名叫作彼得的隐修士预言说英王将在继位14年后结束统治。此时约翰已经做了13年国王了,也就是说如果这则预言为真,那么到了明年他要么会身亡,要么会被人推翻。于是英王下令抓捕彼得,亲自向这名隐修士质问那则预言。然而彼得只是不断重复预言中的内容,并要求约翰忏悔自己的种种行为,还以布列塔尼的亚瑟和玛蒂尔达 德 布劳斯羞辱英王。约翰当然不会按照一个隐修士的要求行事,但是在英格兰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这则预言已经越传越广且不乏信者。因此英王也很难将彼得一杀了之,只好把他关在科夫堡,等待时间来证明预言的真伪。
不过约翰也并非完全没受这则预言的影响,因为他开始改变自己的很多政策,并试图化解自己同英格兰一些贵族间的矛盾。其实英格兰的贵族及民众,才是约翰统治的根本,即使没有这样的预言,他做出这些改变也理所当然,甚至是早该如此。具体来说,英王延缓了所有债务人还款的期限,并减少了王室园林猎场的扩张。此外约翰还同威廉 马歇尔等愿意效忠的贵族修复关系,虽然他并未归还这些贵族交到自己手上的人质,但是英王显然在表面上改善了他们的地位。同时约翰还试图缓和同教会间的对立关系,他于11月向罗马派出新的使团,承诺将会接受英诺森三世之前提出的那几项条件。即接受朗顿为坎特伯雷大主教,重新接纳被流放神职人员,并无条件接受教宗的领导。
虽然约翰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好。于是在1213年初,他再次北上巡视诺森布里亚。这次英王不再以武力胁迫民众臣服,而是做出了更大程度的让步,并任命当地的贵族担任地方治安官。看起来约翰似乎在改变自己历来的统治模式,然而这其实只是他为了稳固北方做出的权宜之计,英王仍然没有放弃他和盟友围攻法兰西的计划。虽然威尔士仍然是个隐患,但是至少在边界地带已经暂时形成了稳态。于是约翰再次下令,要求他的军马在3月24日前,集结到南部的港口朴次茅斯。然而就在约翰忙于筹备军马的时候,他的敌人也并没有停歇。罗马教廷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史蒂文 朗顿,带着教宗废除英王的敕令来到法兰西,煽动法王进攻英格兰。前文提到过,腓力二世对海峡对岸有用兵之心已久,在同年3月时他也开始筹备渡海所需要的军马舰队。
而约翰这边,军马集结的工作就不那么顺利了。在原本预定的截止日期当天,英王不得不再次下达召集令,以应对法王的进攻。此后没过多久,腓力二世就正式公布了攻打英格兰的计划,宣布将自己的长子路易推为新的英王,并命令军马于4月21日前集结到鲁昂。这下局势变成了英法两家的军备竞赛,而已经落后的约翰自然也就慌了起来。眼见英格兰的贵族和骑士们对自己支持仍然有限,他急忙下令各地将所有能调集的力量,于法军集结的同一日子送到多佛。随后约翰再次审视了自己的军力,他认为己方只有海军能占到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约翰命令舰队抢先发起攻击,袭扰法兰西北方海岸上的港口城镇,并给法王的舰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海军初步得胜后,约翰来到肯特,检阅自己新征募的军马。这次征兵从数量上来说非常成功,但是质量上就没有那么令人满意了。一些手无寸铁的农夫,纯粹成为了消耗补给的闲人,英王只好解散掉他们节省物资。即使是这样,这支新军还是超过了肯特的补给上限,约翰不得不将他们分散到周边地区。不过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终于有更多的骑士加入了自己手下,包括从爱尔兰赶来的威廉 马歇尔和从威尔士边境前来的切斯特伯爵雷纳夫。
就在海峡两岸都在紧急备战的时候,约翰之前派往罗马的使团回到了英格兰,并带来了教宗最新的手信。英诺森三世在信中称,虽然约翰的恶行从爱尔兰到契丹无人不知,但仁慈的教会愿意接受他的悔过,前提是之前的协议必须正式签署生效。约翰此时当然不会再在教会面前拿出傲慢的态度,他邀请正在法兰西北海岸等待回复的教宗特使潘道夫来到多佛,并在数位伯爵的见证下于教宗的金玺诏书上签字盖章。约翰还请潘道夫以教宗的名义,重新为自己主持了一次加冕礼,以示英王对教宗的臣服。除此之外,约翰还同意每年向罗马教廷捐赠1000银马克,来救赎自己的罪行。
对于约翰向教会低头这件事,一些世俗派的贵族非常不满。但是这确实从外交层面阻止了法王对英格兰的进攻,这才是约翰此时最关心的,丢点面子他也没有多在意。教宗特使潘道夫很快返回欧陆,并警告腓力二世不得再攻打英格兰,否则便将他逐出教会。法王对这样的结果自然十分愤怒,而且大军集结后肯定也不能就这么解散掉。于是拒绝加入法王阵营的弗兰德斯伯爵费尔南多成了出气筒替死鬼,腓力二世率军猛攻他和女伯爵琼的领地,结果又将费尔南多彻底逼到了英王的阵营中。

不过约翰还没有多去想弗兰德斯的事情,此时他唯一关心的,便是在耶稣升天日举行自己继位14周年的庆典。因为只要这个庆典一过,也就意味着之前流传甚广的谣言将不攻自破。而没有了法王的挑战,仅凭英格兰内部的反对势力,还是难以真正威胁到英王地位的。于是节日的时间一到,约翰盛装出席了自己的继位庆典,并接受各方来朝见之人的庆贺。欢庆之后的第二天,英王就对关在科夫堡的彼得秋后算账,下令将这位妄言的隐修士绞死。
随后于5月25日,约翰接见了弗兰德斯伯爵费尔南多的信使,答应派出军马进行支援。3天之后,索尔兹伯里伯爵威廉和布劳涅伯爵雷诺率领舰队,搭载着一支颇具规模的大军,赶往弗兰德斯夹击法王。腓力二世此时正在围攻根特,他显然没料到英格兰的军马会出现在欧陆这边,几乎没有在后方留军驻守。因此威廉和雷诺登陆后,都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就立刻袭击了法王舰队停靠的港口。他们对法兰西的舰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还俘虏了为数众多的船只,这样的战果远超上次突袭时的收获。此战过后,腓力二世没有了足够的船只支持军马渡海,这也就意味着短期内他再没可能进攻英格兰了。
十三、表面言和实不睦,再战欧陆无功反
回到海峡对岸的英格兰这边,约翰见腓力二世丢掉了主动权,便想再次重启反攻欧陆的计划。趁着弗兰德斯和布劳涅在北方牵制法王,约翰下令军马集结到朴次茅斯,准备出海前往普瓦图。然而英格兰贵族们对远征的态度,依旧没有什么改善。因此虽然约翰心里十分着急,却不得不把启航日期一拖再拖,仅仅只派索尔兹伯里伯爵威廉,带着一大笔金钱前往弗兰德斯进行支援。
由于缺少贵族骑士的支持,约翰又不能带着一帮民兵出海,只好再次按下自己的性子。贵族们拒绝出兵的理由,很可能是借口英王还没有正式恢复教籍。于是约翰派人联系坎特伯雷大主教史蒂文 朗顿,请他尽快返回英格兰议事。虽然双方间的裂痕并没有那么容易弥合,但是至少在表面上,英王和大主教都给足了对方面子。
恢复教籍后,约翰认为贵族们应该没有理由再推辞,便重新下达了集结令。但是贵族们仍然不愿出海,以封建义务已完成、没有资金支持长期作战、要务在身难以离开等各种理由拒绝英王的要求。约翰对此自然十分不满,他甚至拿出了1205年的老办法,假装出海去怀特岛旅游了一圈。但是由于仍然没有后续兵力跟进,英王只得灰溜溜的又返回了英格兰。到了1213年8月中旬,约翰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将远征的计划推迟到了第二年。
和腓力二世一样,在外战没能成行后,约翰也率军北上,打算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内部不服管教的贵族身上。然而刚返回英格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史蒂文 朗顿,绊住了英王的脚步。朗顿一路追到诺丁汉,威胁约翰说如果他执意对英格兰的反对派动武,那么就是违反之前和教会的协议,自己有权再次绝罚英王。好不容易才恢复教籍后,约翰也只能对教会妥协,不情愿的戴上了这个紧箍咒。不过即使不能真的动兵,他还是可以演习一下,展示下自己的“王室肌肉”。而且英王的手里,还有之前暂时放下的另一个武器。毕竟很多贵族或者有债务在王室手上,或者有继承权等待王室确认。约翰正好利用这一点,要求贵族们要么提供军马,要么就提供金钱。毕竟在迎回教会后,英王还得赔偿教会的损失,因此他又要开始在财政上额外多动些脑筋。
然而在1213年底,约翰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在南方的盟友已经在阿尔比十字军的大潮下,被西蒙 德 蒙特福特彻底击败。阿拉贡国王彼得二世阵亡,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六世几乎是只身逃到了英格兰。因此在法兰西内部,约翰只剩下北边的布劳涅与弗兰德斯等作为盟友还站在同一阵线。转年1月,弗兰德斯伯爵费尔南多也像布劳涅伯爵之前做的那样,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向英王宣誓效忠。尽管在英格兰仍有一些反对者,但是英王已经顾不上再和他们纠缠。一个月后,约翰带着王后伊莎贝拉和次子理查,终于开始了自己日思夜想的远征。
自从10年前约翰狼狈地逃离诺曼底,他从来没有中断过重返法兰西夺回故土的尝试。如今终于有了机会,尽管不是那么完美,但英王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同之前那次对南法的远征一样,约翰仍然在拉 罗谢尔登陆,打算首先稳固在阿基坦日益不稳的领地。同时他还命自己的半兄弟、之前已数次到过弗兰德斯的索尔兹伯里伯爵威廉,与神罗皇帝奥托四世、布劳涅伯爵雷诺等人会合后,从北方同时对法王发起夹攻。

起初约翰的进军计划十分顺利,毕竟埃莉诺留下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去,当地许多领主仍然愿意支持她的儿子。而即使是那些不承认约翰权利的领主,面对英王的大军也只能选择臣服。巩固了沿岸地带后,约翰便向东穿过他王后伊莎贝拉的老家昂古莱姆,深入到位于内陆的利穆赞,并迫使利摩日子爵盖伊向自己投降。随后英王继续南下,打算掌控住加斯科涅中相对富裕的波尔多及加伦河上游地带。但是约翰的军马在马尔芒德遭到来自图卢兹方向西蒙 德 蒙特福特的阻击,且腓力二世也已经进军到拉马什北部的沙托鲁,因此英王只得下令各部重返拉 罗谢尔集结,避免被法王截断退路。
虽然约翰暂停了向图卢兹的攻势,但是腓力二世同样没能再往南多走一步。受制于北线布劳涅及弗兰德斯的进攻,法王也只得留下太子路易分兵驻守于南线,自己则返回巴黎避免被人端了老家。腓力二世分兵后,约翰立刻转向北上,以威逼利诱的手段拿下了普瓦图的又一大地方势力、之前因夺妻结仇的吕西尼昂家族。接着英王继续沿海岸线北上,进攻布列塔尼以解除自己海运补给线上最大的威胁。之前布列塔尼公爵亚瑟在约翰的牢中被杀后,他同母异父的妹妹阿莉克丝继承了爵位。而法王通过操控联姻,让自己的堂侄彼得(皮埃尔)娶了阿莉克丝,成为布列塔尼的实际掌控者。因此对于约翰的拉拢,卡佩旁系出身的彼得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于是英王只得搬出了亚瑟的亲姐姐、米尔博之战后一直被囚禁于科夫堡的埃莉诺,以给她打宣称为由直逼布列塔尼东南方的门户南特。南特的守军要么是太过低估约翰的实力,要么便是中了英王的诱敌之计,鲁莽的放弃了坚守主动发起攻击。结果他们自然遭到一场惨败,彼得的大哥罗贝尔还成了英王的俘虏。这种情况下,约翰成功迫使彼得同意停战,又除去了自己向内陆进军背后的一大阻碍。

南特之后,约翰便沿着卢瓦尔河东进进入内陆,并将几次反复、如陈登一般的威廉 德斯 罗切赶出了昂热。接着英王继续对这位本地豪强发起猛攻,但威廉 德斯 罗切在安茹早已根深蒂固,他的军马也在罗切-奥-穆瓦讷的城堡负隅顽抗。而且法兰西太子路易收到求援信息后,急忙从希农赶来支援如今已是法兰西属下安茹执事的威廉。约翰起初并没有把路易当回事,因为在法王分兵拒敌后,对方手上的军力远少于自己。但是就在他打算一举击溃路易的时候,英王遭到了新近归降军马的背叛。显然以吕西尼昂家为代表的法兰西贵族,并不愿意在结果未定时,同法兰西王室彻底撕破脸,他们以未做好准备为由退出了战事。这下约翰立马又怂了,他急忙放弃了对罗切-奥-穆瓦讷的围攻,狼狈地撤回了拉 罗谢尔。而在另外一边的北线战场,腓力二世也于大约一个月后,在布汶艰难战胜了神罗-低地-英格兰的联军。这几乎宣告了约翰重夺安茹-诺曼地的计划,已经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