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靠近回避时,回避会躲开,而当这个人离开时,回避又会沮丧和难过?
当一个人向自己靠近时,会下意识的回避,而当这个人远离的时候,又会感到沮丧和难过。————恐惧型回避型依恋。 先说一说,为什么有人向自己靠近时会下意识的回避。 这不得不从恐惧性回避型依恋儿时的亲密关系说起。 在以往的咨询过程中,接触过很多回避以及回避的伴侣。 每一个回避他儿时的经历都不一样,他的生长环境不同,家庭氛围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甚至有一些文化和宗教信仰都不同。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经历,就是没有得到父母正确的持续性的关爱。 在这些回避儿时的经历当中。有的父母忽冷忽热,有的父母打压控制,有的父母只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回避无暇顾及。有的父母整个家庭氛围就是不停的冷暴力内战,使回避从小在恐惧中长大。 所有这些儿时的痛苦的情感经历,在回避的潜意识里都是一种伤害。但是儿时的回避,太过幼小,即使如此不堪的家庭氛围,脱离也意味着基本生存的危机,回避不敢,当然也从未想过要这样做。 可是最初的亲密体验是令回避压抑窒息的,而这种压抑和窒息感会刻入他们的骨子里,即使在他们成年以后,只要接触到亲密关系,就会随时唤醒沉睡在骨子里的痛苦感受。而这些痛苦的感受的根本产生往往是回避所不自知的,只是莫名的感觉到压力大,难受,烦躁,随即就会本能的对靠近自己的人排斥和推开。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回避还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向自己靠近的人其实是他内心里喜欢的。因为喜欢所以才在乎,因为在乎所以才会受到伤害,因为怕受到伤害,所以才会推开。如果根本不喜欢,那也就不在乎,不在乎也就不会产生伤害,没有伤害又怎会因害怕而推开。 再说说,为什么靠近的人离开了又会难过和沮丧? 是人都会需要爱,是人类基本的精神食粮。没有了爱,人类会觉得自己的生存没有意义,这与这个人钱多钱少没有关系。 对于从小就没有对爱有过正确感知的回避,会比常人更加渴望爱情。原理非常简单,一个人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的人,对食物的渴望会远超过能吃饱肚子的人。 现在回到我们第1个前提,回避是因为喜欢了才会在乎,因为在乎了所以才怕受到伤害,因怕受到伤害才会推开。 所以当喜欢的人因失望而离开的时候回避也必然会感到痛苦和沮丧。喜欢回避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伤害。那回避本身呢,却因为自己亲手推开了自己喜欢的人,而感到痛苦和沮丧,在这几次痛苦跟沮丧的经历之后,很多回避确认自己不适合恋爱,还是别再祸害别人,最好孤独终老。于是善良的回避一边暗自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一边流着泪告诉自己,别再去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