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立说:《心理黑白线模型》分析

2023-01-28 19:43 作者:阿立哥ALI  | 我要投稿

一、模型介绍

我喜欢看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书籍,在综合思考后,画出了《心理黑白线模型》。 

白线,人可以立刻感知。

黑线,人难以立刻感知。(强大且难知)

人如果要改变性格,运势,就要运用“白线”的能动性 去 改变“黑线”。

信息是人改变的源头。

即,你在什么环境下,你做什么,你和什么人打交道,你喜欢接受什么样的信息(运用好大数据)。


二、从教育分析 

学校的 知识教育 是 白线

学校的 人文环境,家庭环境 是黑线。

我们需要更多的感受生命,感受自然,感受美好 的 人文教育来弥补当下心灵的空洞。

可见,“孟母三迁”是其道理。

白线牛逼的人 是 聪明

黑线牛逼的人 是 智慧

白线与黑线一样强大,且保持一致的人,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三、细节阐述与生活场景运用 

1)耳濡目染。大部分人在语言信息之外的信息。

比如1:一个人笑着和你说话,但是让你感觉不寒而栗(潜意识:这不是好人)

比如2:欣赏艺术时候,你对音乐、绘画、电影、文学等作品的第一感受。不要怀疑,这些感受是真的,对于当下的你是“对的”,去接受它。


2)下意识行为。没有经过思考做出的行为。

比如: 无意识自言自语、强迫症(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了)、无名业火、习惯性动作。


3)肌肉记忆。通过动作反复练习改变“下意识行为”。

比如: 运动员的动作,舞蹈动作,练字,武术动作、相声演员的口齿训练。

典型案例:叶问平时练习打木人桩,熟练以后在对战中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出招。电影中,成龙的紧张时被人拍了肩膀,下意识把人摔倒。

肌肉记忆(3)——潜意识——下意识行为(2)


4)感受。足以决定80%人类行为的因素

比如1:人做了坏事后,良心不安,产生负罪感。

比如2:人知道要好好学习,但是因为讨厌学习而选择拖延,玩游戏环节压力。(说教式教育收效甚微)。明知故犯

比如3:拉人下水。让人免费体验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在正嗨的时候立刻中断(黑线的运用)。此人会感到欲罢不能并愤恨自己高学历,高低位却不如学历低的“土老板”过得潇洒。然后,商家“切入正题”(白线),侧敲其放下原则,达成妥协,完成利益交换。


5)自我强化。意识与潜意识产生矛盾,意识主动改变潜意识。我本人将此行为叫做“自我洗脑”。

比如1:主动走入认为“正确”的环境,接触“正确”的人。

比如2:主动修改大数据,吸收“正确”的信息。

比如3:忽略自己的感受,直接往前冲,不管结果,做就是了。然后收获意料之外的结果。(强迫自己蹦极)


以上是《心理黑白线模型》的1.0版本的陈述。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立说:《心理黑白线模型》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