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炎症变癌症?多吃这4类抗炎食物,给身体"消消炎"!
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平时,自己的身体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上火、口腔溃疡、消化不良、腰酸背痛、过敏、皮疹、咳嗽?往往这个时候,你会忽视,都是小问题,小毛病,吃点药熬一熬就过去了,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就要警惕是不是身体有炎症了。
炎症就像温水煮青蛙,让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战斗状态、疲惫不堪,从而逐步击垮身体,待你发觉时,很可能处于比较严重的程度了!而,我们全身上下大小器官都可能遭受炎症的骚扰,常见的炎症:鼻炎、咽炎、中耳炎、胃炎、肝炎、肾炎、肠炎…
来自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伦敦大学学院在内的22个机构的科学家指出与炎症相关的疾病占全世界所有死亡的50%,并且强烈建议对严重的慢性炎症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以降低全球范围内慢性病和死亡的风险。
今天咱们就来简单聊聊炎症的问题,以及日常吃哪些抗炎食物,给自己的身体"消消炎"!
看完这篇文章,你将清楚的明白:
#1什么是炎症?
#2炎症的危害性
#3这五种炎症一定要警惕
#4炎症变癌症的真实案例
#5如何预防炎症?
#6如何科学抗炎?
严格来说,“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当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并引起局部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是有一定益处的,然而炎症一旦失控,会扰乱人体功能,让全身健康失控。

根据持续时间不同,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急性炎症:以红、肿、痛、热为主要表现,多伴有白细胞增多等。
什么是炎症?
严格来说,“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当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并引起局部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是有一定益处的,然而炎症一旦失控,会扰乱人体功能,让全身健康失控。

根据持续时间不同,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急性炎症:以红、肿、痛、热为主要表现,多伴有白细胞增多等。
慢性炎症:症状相对不明显,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由异物、物理或化学因子等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炎症的危害性
→癌症的“导火索”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我们俗称的“炎症”。有研究表明,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4/5的癌症患者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
目前医学界已明确,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另有研究显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损害心血管系统

炎症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一方面,它会破坏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它还会激活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成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损伤骨骼致残风险

炎症如果发生在关节,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疼痛和僵硬感,甚至提升致残风险,例如常见的膝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肠道炎症会阻止人体吸收重要的骨骼构建营养素,比如钙、维生素D,这样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诱发糖尿病
研究显示,慢性炎症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干扰胰岛素在组织中的运输和吸收,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过多的炎症因子还可以通过受体、细胞器、激酶通路和基因表达等多个层面干扰血糖代谢,打乱血糖平衡,加重糖尿病的发展。
→导致抑郁症风险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安德鲁·米勒表示,慢性炎症的轻微增加都会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大。相关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血液中通常含有更高水平的炎症标志物。
→毒害神经系统
炎症对神经系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当大脑中的某些细胞产生炎症因子时,它们可能加快神经元的退化,并提高患痴呆症的可能性。

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会在炎症反应中释放炎症因子,加剧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
这五种炎症一定要警惕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这就好像“两军交战”,你家里来了坏人,肯定要大打出手,难免会把锅碗瓢盆打翻。外来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要抵抗和杀伤,这个过程中有些好的免疫细胞有也被破坏了。这样,久而久之会形成慢性炎症,甚至可能演变为癌症,在生活中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病毒性肝炎诱发肝癌
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长期不治愈,容易引发肝癌。患有这些肝炎的人,每年有0.3%的几率变成肝癌。

这是因为肝脏内部不断被感染的肝细胞刺激,造成肝脏等器官的慢性损害,如果不及时控制,肝脏可能会硬化、癌变。
肝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体征,因为肝脏内部没有感觉到刺激的神经,只有肝脏表面的膜才有。只有当肿瘤长得很大,或者侵入了肝膜,才会出现刺激感。但是这时候,很多人已经错过了最佳治愈时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诱发胃癌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饮食习惯差,胃部问题已经成了常见的困扰。但是很多人对胃部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只是小毛病。
如果长期不治愈,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胃粘膜就会反复受伤和修复,胃里就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细胞,这叫做【肠上皮化生】。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肠上皮黏膜取代胃黏膜在胃内的异常增殖,是从慢性胃炎、萎缩到异型增生、腺癌的胃癌级联反应过程的中间阶段,是胃的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不是单独疾病,常见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诱发肠癌
并非所有的肠炎都会演变成肠癌,但是溃疡性结肠炎就有这种风险。

在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结直肠内可能会长出一些息肉或腺瘤,这些东西有可能会发生细胞突变,变成癌细胞(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
→胰腺炎诱发胰腺癌
据统计,有80%的胰腺癌患者曾经患过胰腺炎。如果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就可能变成慢性胰腺炎。

如果患者还出现了胰腺假性囊肿,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治愈,那么就有很高的可能性发展成为胰腺癌。
→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宫颈炎→宫颈癌:
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原因,会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身体炎症。

虽然不是所有宫颈炎都会癌变,但由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宫颈癌。
炎症变癌症的真实案例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炎症,看起来是小病,但它也是很多癌症的“帮凶”,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发展中,都少不了炎症的助力。下面,我们来讲讲一真实案例:
李文明(化名),57岁,早在两年前就感觉有点犯恶心,他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存在胃部轻微糜烂和炎症,医生告知他一定要重视起来,戒烟戒酒,忌辛辣。作为四川人,李大叔,顿顿吃辣是少不了的,根本没在意。可是,一年后,李大叔出现了明显的吞咽不适感,频繁恶心、呕吐。

在某一天晚上,李大叔突然胃疼得厉害,站都站不起来,第二天送去医院检查,先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是阳性,接着做了胃镜、病理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是胃癌,后续更详细的检查发现,肿瘤位于胃窦处,直径大概5cm,是晚期,有广泛转移,没有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了。

医生表示,如果李先生在发现胃炎时就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并且积极配合治疗和管理,也许病情就不会发展至此。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常见的上腹饱胀、嗳气、反酸、隐痛等症状,容易与胃炎等普通胃病混淆。到了进展期,才会出现一些典型的表现,比如:
上腹不规律疼痛,进食无法缓解;频繁恶心、呕吐;呕血、排出黑便;消瘦、乏力、不想吃东西;上腹压痛、上腹肿块、出现腹水等。
如何预防炎症?
炎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密不可分。所以下面这些“促炎”的事情少做。
01 睡眠不足

经常熬夜会让体内有害物质堆积,给免疫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此外,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会打乱免疫系统的内在调节节奏,引发炎症。
02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2009年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压力境况(或沉湎于过去的压力事件)会造成与炎症相关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升高,从而成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引发因素。
03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不仅会使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这还可能使血管循环不畅通,尤其是下肢,出现局部微血栓和局部血管炎症,导致下肢血管炎症疾病等。
04 抽烟喝酒

喝酒对肝脏细胞损伤很大,使得由肝脏产生的免疫分子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而抽烟会啊导致气管以及肺部发炎,甚至可能引发肺癌。
除此之外,这些“促炎”的饮食还是要少吃。
01 避免深陷“糖衣炮弹”

02 避免一些零食

很多零食都含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些通常是反式脂肪酸的代名词。
而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都发现,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这可能与它造成的脂质代谢途径紊乱有关。
03 避免煎炸熏烤的食物

这些烹调方式会产生脂肪氧化产物、糖基化末端产物,它们都是促炎的物质。
如何科学抗炎?
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不得炎症,学习如何科学的抗炎,可以防患未然,能够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抵御人体炎症,低碳生酮饮食就是不错的方式。
饮食具有促炎特性和抗炎特性,不合理的膳食所引起的机体长期慢性炎症与疾病密切相关,并降低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膳食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变人体疾病微环境,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多吃这4类抗炎食物
优质脂肪类:饱和脂肪(牛油、酥油、椰子油、MCT油等),单不饱和脂肪(橄榄、牛油果、夏威夷果油、蛋黄)和多不饱和脂肪。请不要食用反式脂肪。

优质蛋白质:首选的蛋白质来源是牧场放养或草饲动物,在选购家禽时,请首选较深色的肉类。

蔬菜水果:可以选择天然有机蔬菜。还选择高营养、低碳水化合物的蔬菜(颜色深的或带叶的蔬菜),例如菠菜、甘蓝。

天然香辛调味料:咖喱、生姜、大蒜、辣椒、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等拥有天然抗炎作用的香料。
运动减轻炎症

每周进行3~4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健走、慢跑、游泳、爬山等。肌肉在收缩时,能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肌动蛋白,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只要做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增强肌肉力量,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人适当做一些负重练习。
远离污染环境
生活中处处暗藏能够引发炎症的因子,如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放射线等物理因子,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强酸、强碱和甲醛等化学因子,以及不当使用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剂,都可能引起炎症。

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在户外尽量远离环境污染处,家中要勤打扫,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
写到最后
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扰乱正常生理功能,诱发疾病。短短一年炎症变癌症真实案例告诉我们,炎症是癌症病发的温床,是很多疾病的幕后推手。希望大家一定要警惕炎症这个伪装者。善式提醒大家:如果有炎症,不要随便胡乱用药,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否则易导致细菌耐药、引发二重感染,甚至出现严重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局面。请及时咨询专业的健康护理团队,科学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