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蒙边境盐池,意外!看边城二连浩特物价,羊肉太好吃
从二连浩特地质公园出来,我们准备去盐池(盐湖),出发前做攻略时,看网上有些照片很像天空之镜,而且盐池是二连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不过导航时,附近竟没有盐池(也没有盐湖)这个地点,于是跑回地质公园的售票处询问,工作人员说,“导航上是没有。你们就顺着路继续向前开,没多远向右拐,拐后的路不太好走。”
我问,“右拐的地方有路牌么?”她答,“没有。如果有车从那里拐,你们就跟着拐。”

带着疑惑,我们回到二色线向东北方向开,路上根本没车。我打开地图看附近只有这么一个湖,应该就是这里,但地图上并不显示湖的名字。

在一个看起来可以右拐的小路下了公路,路面坑洼不平,不远处有个公示牌,写着这里叫“达布森淖尔湖”,是个县级湖,主要为地下水、地表水汇聚区,淡水层下部为咸水,湖的管理面积为17.35公里。

看来这里就是盐湖,但并不是景区,只是被旅行者探索成为了免费的小众景点。回来后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蒙语“达布森淖尔”就是盐湖的意思。

顺着有车印的道路向前开,碰到一位开轿车的男孩,男孩说这两边就是盐池了,但现在没水,并提示我们千万不要下这条路,别看两边的池底里都有车辙,但昨天他下去就被陷了,叫了救援才把车弄上来。

一条条发白的车辙里满是盐晶,被头顶的烈日反射得更加耀眼。别人看到了“天空之镜”,而我看到了“镜底”。虽然可以看出即便有水,这也是个很浅很浅的湖,但好歹面积将近10多公里,竟然被蒸发得空空如也,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

再往前,万里晴空下,一个大大的古代草原军官盔甲做成的座椅孤独地立在敖包之上。如今一片荒芜之地,100多万年前却是二连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游猎部落,春秋战国时为林胡地(亦称东胡地)。秦汉时匈奴迁徙于此,东汉时为乌恒、鲜卑入居,隋唐二代由突厥徙牧。辽为漠葛失部地,金为汪古部族地。忽必烈建元朝在这里设玉龙栈前,他的哥哥蒙哥汗在此会见过他和阿里不哥,并设大宴共商军情。
其实不管是清朝时运茶叶的驿路,还是民国时通往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汽车线,所经之路都经过这湖边,直到1953年修建铁路时,才为避开盐池低洼的地形,而从传统交通线西移了9公里,并在传统边境线南6.5公里处建了国境火车站——“额仁”,后为发音方便,改作“二连”。

座椅雕像的一侧有些水流,看似流得很急,但没多远就到头了。我猜想这便是地下盐水的出水口,但很奇怪如果这么大的水流,怎么会只有这一小段水,于是下车查看。

果然出水口就在这里,但并非是水流大,而是风太大了,吹得这一小段像急流而已。

小心地踩着湿软的沙土碰了碰这滩小水,因为太阳大、风大、天气又干,指尖的水很快就干了。果然干后全是盐渍,浓度真不低,难怪网上说这里有盐场。不过四下望望,并不见盐场,大概是因为水枯了吧。

很难想象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气候湿热,湖泊密布,密林丛生。沧海桑田,当时地球上的“主人”恐龙早已在地壳的运动中葬入地下,浩瀚的水面也因气候干燥而逐渐蒸发,变成了盐池。可今天,我连“池”都看不到了。

我又想起了《三体》2《黑暗森林》中的那句话,“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盐池离“如来神掌”手印也不远,不过我没有无人机拍不出那视角,我们也对人工景点不太感兴趣,于是直奔进口仓储超市开启买买买的模式。
作为边境城市,二连的进口商店很多,网上不少人推荐这家垚金超市,说是有很多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商品,价值实惠。我们正好没时间去对面的蒙古,为弥补遗憾,做好了大采购的准备,不过逛完后发现,对于边城的超市,期望值不要太高。

进门先是很多东南亚国家的膨化食品,迅速掠过,今天我们只想买蒙古国和俄罗斯的特色商品。来到中间啤酒的摆放处,各种啤酒各拿了一瓶,这种俄罗斯的老米勒黑啤5元一瓶。

下图这种1.35毫升大瓶的“波罗的海棕熊烈性啤酒”20元一瓶,酒精度7.2%,是我见过酒精度数最高的啤酒。

各种俄罗斯的巧克力糖果,大概20元左右一盒。

各种俄罗斯的、白俄罗斯的巧克力大多10元一板。

俄罗斯的蜂蜜也不少,常见的椴树蜂蜜小瓶的38元左右,瓶子上的小熊总让我想起战斗民族在自家的花园里喂棕熊蜂蜜的画面。

我也爱喝蜂蜜,自然也要尝尝俄罗斯棕熊都爱喝的蜂蜜,正好看到很少见的沙棘花蜂蜜和蒲公英蜂蜜,不过这两种不便宜,大瓶的要80元左右。蒙古国的蜂蜜倒是便宜,30元一大瓶,但没写是什么花的。

奶制品也是蒙古和俄罗斯的特色,俄罗斯1千克的高钙奶粉85元一桶,羊奶粉是128元一桶。

昨天吃饭的时候就听当地人说,如果去进口超市,蒙古国的肉肠一定要买,里面是纯肉,一点淀粉都没有。

不过这超市里只有下图这一种,45元。

这是另一面有蒙古语文字的,我用手机的自动翻译翻译了下,竟然是羊肉肠,那这么大一根45元确实不贵。

回来尝尝,味道还不错,确实是纯肉,超级瓷实,很香,膻味很淡很淡,也许因为放了猪油的缘故。

超市里除了卖进口商品的,也有不少内蒙古本地的商品,锡林浩特的碳烤牛肉,一袋一斤138元。

炒米12元一袋(1斤),这个放在奶茶里还是挺好吃的。

呼和浩特的奶制品25元一盒。

还有骆驼奶粉,我还是第一次见,不过蛮贵的,一桶330克要600元。

我们本来以为会大包小包买一堆,但逛了后想买的东西并不多,只买了这些。

之前写国门那篇有朋友让把在二连的吃住情况也分享下,下面先说说吃。来之前做攻略时,我看最火的餐厅是二平手扒肉和锡林河饭店,据说天天等位,二平家的手扒肉还只在晚上6点供应,一不留神就抢不到。
我虽爱吃,但对于过分的排队还是不愿意的,于是住酒店的时候问了下前台附近有没有好吃的,前台和两个当地人都推荐汗宫,说环境好,味道也不错,但不知会不会等位,不过最近二连到处修路,最好别开车去,走过去或者打车去。

我们去的那天刚好汗宫门前的马路因为修路走不了车,所以那天人很少,以至于我们是第一桌,刚到时我还以为到了假的汗宫,很担心他家的菜品。吃了后发现他家的手扒肉非常好吃,一点膻味都没有,很香很嫩,可以说是我目前吃到的最好吃的羊肉之一。二连的手扒肉好像都是按斤卖,所有手扒肉放在一起,自己选一块,然后秤了斤数再给切好,这家是108元一斤,我们这块是1.26斤。

我们还在二连吃了一顿火锅,叫原上原,一人一个小锅的那种,当地人不少。我们点的羊肉种类还蛮多的,鲜羊上脑、手切鲜羊肉、羔羊后腿、精品羊肉,还有本地牛肉等。

最好吃就是下图这个手切鲜羊肉了,和汗宫的手扒肉一样,香嫩可口,没有一点膻味,价格还是肉里相对便宜的,只要48元一份,要不是一开始肉点太多了,我真想只要这个手切鲜羊肉吃。其实我很奇怪一个事,同是内蒙古,为什么很多吃青草地方的羊却很膻,而二连这里都没啥草,羊肉却这么好吃。

二连的酒店价格都差不多,标间100多元到300多元,没有很高档的四五星级酒店,也没有全季、如家这样的连锁酒店,我们住的原价200多的酒店,打了折后不到200元,房间面积很大,表面上看起来也还不错,洗澡水也很冲,就是毛巾看着很黑,不敢用,个别床单不太干净。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