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大世界近代史系列《资本主义的扩展》

2022-08-22 17:09 作者:张念君  | 我要投稿

资本主义的扩展

1815年至1830年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欧洲大陆出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复苏,如俄国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法国的七月革命、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改革。资本主义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并取得一定的胜利。

 

一、俄国

俄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艰难的起步,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俄国发展起来。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农奴制仍占据统治地位,严重的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农民起义、工人暴动等频繁发生。在西欧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俄国出现了一批青年贵族军官,希望为改变俄国落后的现状而奋斗。由于他们在12月发动起义,于是后人称他们为“12月党人”。其中一部分军官曾亲自参加过法国大革命,亲眼目睹了革命后的法国。于是他们就将启蒙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带回了俄国。

1816年他们从法国返回之后就开始建立各种秘密的团体。1821年在乌克兰建立“南方协会”;1822年在彼得堡就成立“北方协会”。南北方协会的斗争目标一致,要推翻现行的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1825年两大协会达成协议,共同领导全国的斗争。

南方协会的领导人佩斯特尔制定了称为“俄罗斯真理”的斗争纲领,提出了废除农奴制,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分权制民主共和国主张。

北方协会的领导人穆拉维约夫和雷涅耶夫也主张废除农奴制,但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

1825年1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去世,其弟继位称作尼古拉一世[明强1] 。革命者们议定在12月26号(俄历12月14日)新沙皇宣誓时举行起义。26日,起义在彼得堡开始,到下午已经有3000多名士兵参加。但黄昏时被4倍于己的沙皇军队包围,黑夜降临后,沙皇下令向起义者发射散弹,起义被血腥镇压,

缺点:①贵族革命家不善于发动群众,他们只是把军官集中起来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②组织问题:原来是找了一位公爵担任总指挥,但是该公爵临阵脱逃,背叛了革命。所以起义士兵群龙无首,最后被沙皇镇压。

12月党人起义失败以后,半个月后南方协会在乌克兰发动起义,但不到两周就被镇压下去。

尼古拉一世对于12月党人的领袖佩斯捷利、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雷列耶夫等5人判处绞刑。其余策划者与参与者,提交法庭审判570人。120多名12月党人被剥夺贵族称号,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12月党人起义的历史意义: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12月党人起义”与之前的农民起义、士兵暴动不同,它是一场有组织、有纲领的起义、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贵族革命运动。对于这场起义列宁曾言:“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并没有落空,他们的鲜血唤起了俄国人民的觉醒。”12月党人的精神鼓舞着后来者投身于俄国的革命改造中。

由于“12月党人起义”发生在神圣同盟的首领俄国,这对西欧的国际反动势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二、法国

拿破仑战争失败后,路易十八继位,波旁王朝复辟。他想要恢复旧式专制统治,但是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洗礼后的法国,如民主、自由、平等、宗教宽容、大革命造成的财产变更等革命主张、原则已经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已经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如《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推行等。波旁王朝虽然能对革命运动进行镇压,但是它无力改变革命后的整个社会,完全恢复旧式专制。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著名的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起七月王朝。政权重新回到资产阶级手中,维也纳体系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波旁王朝路易十八去世后由他的弟弟查理十世继位。他与路易十八相比更想复辟旧式专制制度。他是一个天主教徒,于是一上台就宣布任用天主教士管理国家的教育,颁布了《反宗教治罪法》。为了维护封建贵族,1825年4月他颁布法令,规定拨付10亿法郎补偿大革命期间逃往外国后又回国的封建贵族们的财产损失[明强2] 。国库中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就减少国债的利息。此行为大大触动了购买国债者的利益。此外他还解散议会,任用保王党组阁等。上述行为引起国内普遍的不满。

1830年夏天,在新的一轮议会选举中资产阶级自由派击败了   保王党。但是查理十世不认可自由派的组阁,7月26号查理十世颁布敕令要解散新选举出的众议院,重新选举。主要目的是限制和取消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利。“七月敕令”成为七月革命的导火线。

1830年7月27日至29日在历史上被称为“光荣三日”。巴黎人民高呼“打倒波旁王朝”、“自由万岁”的口号举行武装起义。经过3天激烈战斗,终于攻下王宫。查理十世仓皇出逃英国,七月革命胜利。

在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之时,自由派议员在拉法耶特[明强3] 家中聚会商讨下一步的安排。29日上午,梯也尔提出,由奥尔良的公爵担任新的国王,得到一致赞同。8月9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宣誓忠于《1814年宪法》继位,国民议会把王冠授予他。建立起奥尔良王朝,又称    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是以大革命事业的维护者和继承者自居的。

·奥尔良是波旁王朝旁系,是贵族,又参加过1792年“共和国军”。既是贵族又具有共和民主思想,因此获得各方满意。

法国七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七月王朝把三色旗作为国旗

·1862年雨果的《悲惨世界》

三、英国的议会改革

在工业革命中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工厂主阶层在政治上便有一些要求。为了扩大利益,希望降低关税,放松航海条例,等。他们要求参与政治,矛头直指当时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

自1688年光荣革命后近150年,旧有的选举制度已经不是适应英国现实的需要。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在英国引起了震动。英国政府在激进派与改良派的挤压下不得不对议会选举制度进行改革。

英国有改良的传统······

英国的辉格党、托利党(党魁:威灵顿公爵[明强4] ,反对改革下台)

辉格党利用激进派要造反,迫使国王和上院(贵族院)通过1832年4月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资格,选民总数增加;重新确定下院议员席位,对于选区的设置和名额进行重新调整。撤销56个衰败的选区,30个小选区的的名额从两个减到1个。143个有效的席位,分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缺点:仍有财产资格限制,下层的农民和工人还是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的。

意义:1832年的议会改革触及了英国社会的根本,调整了英国的政治格局。它也使得英国的政治向着民主制不断前进,也为想改变  英国现状的力量提供了一个具体合法的渠道。

英国之所以没有发生重大社会改革运动这与英国政治上妥协的传统与议会政治有关。

 

议会改革后,原来的主流辉格党与拖利党经过不断地分化和组合,辉格党的主流和工业家、一部分自由拖利党人联合起来组成自由党,是英国自由资产阶级利益代表。拖利党的主流和部分老辉格党、激进派组成了保守党,代表土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激烈的社会的变动。此后英国政坛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1867年英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议会改革,给予了一部分城市工人以选举权。1886年第三次议会改革,给予全国60%的成年男性公民  选举权。工人阶级和广大的下层群众通过手中获得的政治权力,迫使资产阶级政府不断改革,最终达到改善自己生活的目的。

 

 [明强1]    亚历山大一世有两个弟弟:康斯坦丁和尼古拉。按照继承顺序应该是康斯坦丁继位,但是他放弃了。当时彼得堡的军民准备宣誓效忠康斯坦丁时,皇宫却传出尼古拉继位。军民中由于王位继承问题出现哗变。12月党人于是利用此契机决定发动政变。

 [明强2]    大革命期间,逃往国外的封建贵族们的财产被没收或瓜分。路易十八时期还是承认了大革命中发生的财产变更。

 [明强3]    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英雄

 [明强4]    打败拿破仑的功臣


武大世界近代史系列《资本主义的扩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