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电工跨考|23级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数学|复试第一辞职跨考|考研高分经验分享
各位研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孙学长。
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做一期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初试总分384排第十名左右,复试成绩第一。
今天的经验分享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但在展开之前我需要和各位明确的是下面提到的多是个人经验总结,因而对不同的备考者存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片面性。希望各位抱着辩证思维看待,自主选用其中合理之处摒弃不认同的地方,谢谢。
1、考研初心:
相比于其他考生我的年龄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了毕竟工作了几年,对于我而言,考研这个想法从产生到逐渐坚定背后的原因还是客观因素居多(被逼的)。
我本科是工科,原本的打算是找份还行的工作做一名踏实的打工人,经历了数次招聘会后最终我成为了某企业管培生…以为梦想正在照进现实。实习期开始后我发现最初的想法多少有点可笑了,因而实习期间经常emo,再加上一些家庭原因吧,所以我毅然选择了辞职回家工作,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合同制初中数学老师。
这是浑浑噩噩艰难困苦的3年,也是拨开云雾找到自己的三年。每每回忆起初次见到属于我的学生的时刻依然感到惊喜莫名,从那开始,一名合同制老师成为了办公室里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个人。为了备一堂课,我会看完一师一优课后浏览腾讯视频上所有相关内容的视频后根据课本和学生资料结合我的理解整理出本节知识框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删删改改、设计课件,第二天一大早去学校熟悉并梳理课件讲解逻辑;为了照顾到每位学生我会根据课堂作业挨个找学生进行耐心指导,但是,学生的成绩却总是处于中游。
当自我感觉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时;当意识到自己存在许多问题却找不出那个关键问题时;当明确了问题却不知怎样有效解决时,迷茫、焦虑就产生了,与此同时考研的念头也产生并坚定下来。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不考教师编呢?认真研读过各地教师招聘公告的同学应该知道,教师行业内卷严重,限应届生、限相关专业、限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普遍,不考研话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不直接考公呢?三不限的岗竞争压力比考研大得多,相反,如果上完研究生后再考公因为换了专业提升了学历,可选的岗位也就更多,还得到了宝贵的第二次应届生身份。这就是我考研的压力也是我考研的动力。
坚定了目标之后,下一步便是具体考研规划,4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时间和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前期合理的备考方式和资源选择是上岸的重要保障。
2、各科复习计划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尤其对于跨考小白来说,收集考研资料一定是具备一定的困难的。一次逛贴吧的机会我找到了欣途教育,抱着怀疑的态度和其中一位学姐进行了细致交流,这次交流最大的收获是一条光明且宽广的跨考上岸之路,因此信心暴涨。希望大家也能遇到自己考研道路上的贵人。

编辑切换为居中
因为选择的是江苏师范大学的学科数学专业所以专业课是教育综合333与高等数学846,下面我分别从这两个角度给大家介绍:首先来看一下备考书目
333:
资料选择的是江师大参考书和欣途高分笔记,资料具体使用稍后会有讲师为大家介绍,这里我侧重于为大家提一些备考过程中的建议,我们的备考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强化、冲刺。基础阶段,就建议跟着欣途的课程,基于老师的讲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自己的理解。
对于跨考生来说,大部分知识都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建议听课之前一定要预习,事实上有经验的同学知道对于所有陌生知识的学习都应该这样做。
另外每节课听两遍是我考研复习期间最大的收获:即使经过预习,听第一遍时不可避免还是会迷糊注意力都在理解知识,因而搞不清重点,所以第一遍听课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模糊的框架和理解,甚至会遗漏或轻视个别知识点。江师大近年来333难度有所增加,内容考察的更广,出题越来越灵活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把握要求变高,所以要能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当然这个要求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欣途老师的帮助下在慢慢摸索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但我们自己打好基础是与老师配合的前提。
至于强化阶段,则主要是背诵,作为一个记得快忘得快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
一、基于高分笔记我们在基础阶段建立的知识框架和强化阶段老师勾画的重点内容里挑容易得记,前期甚至可以只记一级标题,记不下来地找出原因进而将其解决掉,假使没理解就去找助教老师,感觉非常陌生甚至有些拗口的就多读几遍。第一遍的目标是迅速过一遍,对需要熟记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二、因为第一遍速度较快趁着还有些印象在熟读的基础上用颜色笔勾画记忆中的关键词,可以是重要名词、动词甚至是关联词,视个人的难点而定;
三、巩固,也就是一次次的重复,同时要注意区分熟练度不同的知识点,合理分配背诵时间,建议睡前可以再把不熟悉的部分多看至少先看熟,不仅如此,在重复的过程中记忆的关键词很可能发生变化,时刻注意用颜色笔标注修改;
四、如果前面几点是把书读薄,那么随着我们除了对高分笔记重要知识点的熟记以外要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细化,包括深化、拓展以及建立与相关联或对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五、默写,这点不用多说,所有重要知识点起码要完整默写一遍才算熟背。
冲刺阶段:快过考点(高频和低频)在欣途讲师帮助下建立知识点间广义联系并真题演练。
最后,模考对于333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在本次考试过程中踩过的坑,当时只感觉模考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节奏,事实上,通过模拟考试,目标是控制好模块时间、掌握答题规范和查漏补缺,因此好好珍惜欣途的两次模拟考试吧。
846:
资料方面我直接用欣途的秘籍、题册就可以了。江师大的高等数学出题不会很难的,所以基础阶段我选择的是一边跟欣途的课学习并理解知识点,一边跟着网课刷题,目的是了解出题方式和解题模式。
我是在暑假期间,把基础知识过一遍,教材课后习题做一做,在此基础上刷第一遍1800题里基础部分,打好基础。除了解题,高等数学知识点比较多,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知识点也要做好标记像333那样反复看;
强化阶段跟欣途课程掌握重要知识点出题方式,细化与系统化知识体系,注意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并分析其背后思想,把握其实质。与此同时,用好黑马题册并二刷1800基础部分,二刷时重点是一刷时的错题和疑难问题,如果依然存疑要频繁回归课本,找到涉及知识点的出处,对深化后的理解写上感受。
最后冲刺阶段刷刷真题,三刷1800基础部分二刷黑马题册。
英语政治:
1、英语政治不用太着急,我是从8月份开始刷课;
2、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英语部分的建议希望大家谨慎参考。
资料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我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10月份才开始背单词,用的单词书就是买英语真题送的《大纲词汇·背诵宝典》,每天背333累的时候换英语(切忌上来就背英语),背诵过程中注意方法,会的单词直接划掉,这样5天就能过一遍,接下来每天上午只需1小时就能看完陌生词汇,限时下基本可以一天刷一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月将单词整体回顾一遍;晚上听课刷英语真题,考前一个月根据欣途介绍的KOka老师背诵作文范文,亲测很有效。
政治的话是9月份开始刷课,开始的时候饭后带着看徐涛考研政治视频;晚上做肖秀荣1000题对应部分的选择题,对待错题回到课本找到出处并用红笔标注,睡前和第二天学政治时快速扫一扫(切忌上只记不看,那是假努力);期间记得看腿姐技巧课和冲刺课;考前一个月专心于《腿姐冲刺背诵笔记》和腿姐整理的背诵补充部分,方法和333差不多就是不断重复重难点,带着刷真题;考前一个月一定要根据腿姐的安排练习并熟悉答题模板,答题模板非常重要,我就是仅仅刷了腿姐4套卷,甚至都没刷完。当然有时间的同学还要刷一下肖四、肖八。
3、考研心态,效率方面:
考研心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备考效率,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建议保持适度紧张感。
我呢,是因为年龄和现实压力等原因备考所以开始阶段我的心态波动还是很大的,尽管对上岸有信心,但时常还是会恐惧失败后的沉没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而且一开始是在职备考因为工作上的压力所以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上导致学习效率很低,上岸的信心可见地在下降,最终选择了辞职备战。
考研心态方面,我的建议是: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做好择校工作和选择合适的备考方式,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职业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摆脱焦虑地好方法,如果你未来就想当一名数学老师,那么江师大的学科数学专业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江苏第二好的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入编率)张雪峰老师地那句“以终为始”给过我很大启发,这里和同学们共勉;
(2)趁着备考这段时间摸索适合自己地学习方法并信任它,欣赏别人成就地同时多肯定自己的进步,肯定地知道自己在进步就是摆脱焦虑最好的方法,我前面提到的背诵333的方法便在强调这一点;
(3)直面焦虑、迷茫和备考过程中出现地其他消极情绪,一定要意识到它们的出现不可避免,我的建议是静静“看着”它,慢慢地这些消极感觉就会淡化,当然了多一些对未来地幻想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编辑切换为居中
提升备考效率方面,我的建议是:
(1)阶段性计划可以跟着欣途课程来,专业课与公共课甚至可以和督导老师商量一下,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因人而异,计划不要太过详细,做好周作息和日作息表,计划里的内容安排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2)学习过程注意建构对每一个知识点地理解地同时要合理分配精力,意识到学习是把书读薄再读厚地过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到面地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既不能固步自封骄傲自满也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口吃成胖子;
(3)考研需要适当地练习但要远离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最容易让人陷入疲惫和焦虑之中,建议对一类问题多角度剖析并总结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带着问题去看答案和老师的讲解例如:“为什么这么写”,“目的是什么”,“那么写行不行”,精彩之处做好标记写下感想。当你看到题目的结构便能明晰解题思路,见到新奇问题的答案而不升生任何惊奇的时候,你的认知水平就真正提升了。

编辑切换为居中
最后,这里准备了三个历年同学们经常会问的问题趁着这个机会为大家做个解答:
1.江苏师范大学是否歧视跨考?
并不会,因为我便是跨考生,但复试第一的成绩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老师们更注重的还是专业知识和能力。
2. 专业课二既高等数学难度如何?
从我自己来讲,认真刷了3遍欣途资料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题目都是比较熟悉的,至于个别陌生毫无思路的题目,我当时的做法是直接跳过,省出时间认真检查了一遍。
3. 线下复试难度如何?
我当时是在提前准备的情况下,紧跟欣途的复试课,笔试部分肯定没什么问题甚至感觉题目有点简单,至于英语复试和面试则更多需要自己准备,这方面建议大家积极多和督导老师交流,了解当年最新的考情分析。总而言之,拿出备考初试的态度来准备复试就足够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付出,人定胜天!
谢谢!
ps本文为代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