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来过第四章
第四章 朋友
临近公园的小路上,蝉鸣声不绝如缕,偶有微风吹过,伴随着一阵清凉与枝叶间的“簌簌”声。平整的石板路由宽变窄,灌木丛渐渐密集,城镇的喧嚣逐渐远去,来往稀疏的行人也放慢了脚步。走过最后的转角,不远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被花草拥簇着的两米高的大石头,上面刻着“兰花公园”。走进石头旁的入口,便是开阔的花海。
可能是天气的缘故,这个时候公园里的人并不算多,除了些许花廊能暂避烈阳外,也就只有长椅旁的小树供人乘凉了。
“真热啊。”一眼望去,并没有看到金子辉的身影,于是我躲进了花廊。这里不仅遮住了阳光,还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尽管大多都不认识,我依旧欣赏着这些叫不出名字的五彩斑斓的兰花。
附近的地上躺着一朵黄色的小花,可能是从上面掉了下来。我把它捡起来,放进了口袋里。
花廊的尽头,是一个空旷的圆形广场,边上分布着许多花坛与石椅。在其中心伫立着一座昂首挺胸的石鹿雕像,底下是圆形的水池,池内的喷泉从四方向鹿脚涌去,却在即将触碰之时落下。
走出花廊后,烈阳之下,两个互相追逐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出。
是金子辉,以及在身边追赶他的黑白色狗狗。
而男孩脸上是我未曾见过的灿烂笑容。
“原来是这个朋友。”我笑着喃喃道。
我倒是没怎么接触过狗啊猫啊这些宠物,之前有同学约着去狗咖也因为临时有事没去。对它们的了解只停留在视频里。
不过,和狗狗一起玩这种事为什么不直接和我们说呢?
“喂!”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了叫声与跑步声。转过身,金子辉向着我跑了过来,白色狗狗在后面追着,嘴里还叼着骨头模样的玩具。
来到我身边的是大汗淋漓的寸头男孩和比远处看起来要大的多的边牧狗狗。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从狗狗口中接过骨头然后向远处用力一扔,狗狗随即摇着尾巴兴奋地冲了过去。
“能别告诉奶奶吗?”沉默了一会后,他回过头,用深邃且暗淡的眼睛看着我。
这双眼睛蕴含着诸多故事,丰富但压抑。
“你有什么想讲的可以坐下来慢慢说。”
我和他一同坐在了附近的石椅上,男孩犹豫了下,望着狗狗渐远的背影,向我讲述了一个灰色的故事。
这只边牧狗狗叫“贝壳”,是男孩子。一周前,一个不修边幅的老男人带着它来到了鹿鸣县。傍晚,他带着贝壳在兰花公园逛着,恰巧被路过的男孩看到。男人让他替他暂时照顾一下贝壳,说它有很严重的抑郁症,需要一直有人陪着,等他办完事就回来接它,甚至还留了微信给男孩。可到了将近深夜,男人也没有回来,微信也没有任何回复。男孩给贝壳搭了个简易的树枝小屋,并在周围做了些标记。然而,接下来的日子,男人再也没有现身。
显然,贝壳被遗弃了。次日,男孩陪着贝壳过了一天。狗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抑郁”,在无精打采了一段时间后,便对身边的男孩产生了兴趣。同情,共情,友情。傍晚,在与贝壳第一次一起看日落后,男孩决定自己收留它。
但男孩有着许多顾虑。本就寄人篱下的他不想再过多麻烦两位老人,而且他隐约听说爷爷的病与动物有关。男孩也不想把狗狗交给收容所,他记着男人的嘱咐,宁愿相信男人是遭遇了什么事情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也从贝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伤病不是灵魂的缺口,陪伴才是。幸运的是,兰花公园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答应了让贝壳住在兰花公园的请求,并且会帮忙照看它,男孩只需要准备狗粮、玩具等,在白天的时候陪贝壳玩就可以了。
讲到这,贝壳叼着骨头摇着尾巴跑到了金子辉的脚边。
“工作站的邵阿姨带贝壳去看过医生了,它没有什么抑郁症,就是有些消化不良。”他摸着贝壳的脑袋,微笑着说道。
看它这么活泼的样子,确实不像生病了。
近距离看起来,贝壳虽然体型大,但身体却略显消瘦。
“它多大了?”
“7岁。”金子辉站了起来,接过骨头棒。贝壳吐着舌头,兴奋地叫了两声。
“这白天这么热,你还是带着它去个凉快点的地方吧,就这么坐着我都快热晕了。”我伸手去摸贝壳的背,它没有抗拒我,任由我抚摸着。
“平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站里,今天阿姨在那里有事情,所以就出来玩儿了。我已经在网上买了一个狗窝,等之后到了就能给贝壳建个正经的屋子了。”我摸完后,贝壳绕着金子辉转圈,被他一把抱起。
“今天要带它去美容院洗个澡,等邵阿姨忙完就走。帮我和奶奶说一下会迟点回去······谢谢。”
之后,我看了会他俩的互动,便离开了那里。
话说这真能保密么,感觉过个几天可能就被知道了。不过都答应他不说了,就顺其自然吧。
虽然我觉得和奶奶说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了。
回到街上,人流依然稠密。
好口渴。
先去买瓶水吧。
绿灯亮起,我走向了街对面的小超市。掀开门口的透明门帘,空调带来的清凉感扑面而来。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奶奶坐在柜台后面,手中翻阅着《红楼梦》。环顾四周,与其说小超市,不如说是一个杂货铺。靠门的架子上都是日常用品和零食饮料,再往里走,能看到书柜、卖学习用品的架子和摆放着各种小雕塑、小首饰的木桌,墙上挂着水彩画、水墨画,向外的窗台边也有层层摆列整齐的绿植。
整个空间并不大,但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暖色调的环境布置也令人放松。我从冰柜里拿了瓶水,在去柜台的路上注意到了一幅油画旁有一扇带着田字窗的木门,从窗外看,门外似乎是个后花园。
有点想去看看。
买单的时候我问了下老奶奶关于那个门的事,她说这是她和家人自己弄的,想看可以进去看看。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客气了。
这个木门似乎有些年代,我花了些力气才把门完全打开,推的时候还会发出很响的“嘎吱”声。
推门出去,便能感受到惬意的情调。齐整的草坪上是用木板铺成的三条小路,向右的一条通向一个稍大的遮阳伞,其下面有着木制的圆桌与三张椅子,旁边是放着斑纹坐垫的白色秋千吊椅。整个园子由木栅栏围起来,沿着栅栏放着盆栽和绿植,也有在地上直接长出来的小花。从之前的木门直接向前走到栅栏门便是第二条路,门的对面是居民区。
相比右边的繁荣景象,左边就略显单调,只是分布着些鲜花。路的尽头有块灰色的东西,好奇心驱使我往那走去。
走近后,才看清。
是块石碑。
准确的说,是墓碑。上面刻着些什么,前面放着一束白菊花。
忽然一阵风吹过,我下意识伸手挡风的时候感受到一股视线,一抬头,看到一个身影站在栅栏外看向这里。
熟悉的粉色鸭舌帽和淡粉色短袖T恤,是沈文芸。
诶?
她有些惊讶的看着我,我也惊讶的看着她。
她为什么在这?
碰巧路过?
难道她是老奶奶的孙女?
这白菊花,是她早上在店里买的那束?
不不不林羽升,你现在应该要先讲清楚状况。
“啊不好意思,我只,只是好奇所以在这转了下。是问,问过门口的老奶奶了。我马上——”
“没事的,平时偶尔也会有游客进来逛逛。”我正慌慌张张解释的时候,她轻轻地说着,推开栅栏门走到了我的旁边。
“它叫小橘,是只特别,特别可爱的猫咪。”她微笑着说着,眼中却是无限的思念和悲伤。我悄悄地看了她一眼,并在差点对上眼神之前避开了视线。
这时候该说什么。
“带着你的这份思念,它在天堂也会很开心的。”我尝试安慰道。
“谢谢你。”她凝视了一会墓碑,目光柔和。之后,她侧过身看向了我。
“我们早上见过吧,你问过我的名字,可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鸭舌帽下是不曾改变过的淡然的眼睛。
“我叫林羽升,早上是在帮我姐姐干活。”我尽力压制着内心的小紧张。
“雨滴的雨,声音的声?”她稍稍歪了下头。
老生常谈了,习惯就好。
“是羽毛的羽,升旗的升。每个人第一次听到我名字都会像你那样想,毕竟这名字就是一个谐音梗,哈哈哈哈......”我挠了挠头,尴尬地笑着。
“挺好听的,很有意境。”她以微笑回应我的自嘲,然后拿出手机看了下时间。
“外面太热了,先进去吧。”说完,她便转身向木门走去。
我没有立即跟上,而是看了看墓碑,把之前口袋里的小黄花放在了白菊花的旁边。
“愿你在那边过得开心。”我双手合十,轻轻一拜。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我看到沈文芸在门旁看着我。被我发现后,她就推门进去了。
木门依旧嘎吱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