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网友眼中的张火丁

2023-01-05 23:2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秋思按】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很中肯,这不光是张火丁一人的问题,现在的很多演员都缺少最基础的这一部分,也许这就是现在的京剧不能吸引人的原因吧。


张火丁师从赵荣琛先生,但限于一则她的嗓音条件,二则当赵先生指教她时已届晚年,用京剧的行话说,赵先生在那个时候嗓音已经闷且横了。学者,首先是模仿,赵先生那个时期在发声上的不足,对初学时期的张火丁很不利。尽管她之前已经学过京剧,但并没有真正老派青衣打的底子(不仅是她,现在的演员恐怕都是这样的)。因则,张火丁在发声上的问题在于开口音沉闷,闭口音没有力度(但是可喜的是我发现她这几年也在力求改正)。京剧讲究劲头,而张火丁的劲头也很不够,用京剧界的行话来讲,唱念都显得“瘟”。倘若再回到那种没有扩音设备的角儿时代,观众可能都不容易能听到她在舞台上的声音。


京剧青衣的发声以宽、脆、亮为基本标准。开蒙伊始的青衣演员,不易归宗学某个流派,更不易直接求教于老艺术家,而是应该首先把青衣的基本东西掌握了,才应再经大师们亲炙,学习流派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合适自己的唱法。进门儿就学流派,很容易把流派的某些特点放大,从而忽略了那些最本质的东西。事实上,今天的程派,其核心,还在于早期青衣最基本的那些东西,并没有出格。(事实上,非但程派,其它青衣流派也是这样)。先前对程先生的评价有“先正之风”,而程先生本人也说过他实际上对以前老先生的东西并不敢有半点逾越。


回观程派艺术,王教主讲程先生的演唱是“刚刚的”,甚至超过了陈德霖。俞振飞先生是曾经常期傍过程先生的,他说程先生的演唱别有一种刚烈的精神在其中(原话我不很记得了,意思即此)。程编演的京剧有很多,但真正在观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是他的悲剧。但是您要注意一下,无论是《青霜剑》也好,还是《荒山泪》《亡蜀鉴》《春闺梦》《文姬归汉》,再或经他改编的骨子老戏《金锁记(六月雪的扩大本)》《刺汤》《三击掌》等等,无一不都在体现主人公在悲剧命运中的抗争精神。实际上,就我们谈到的《锁》剧,薛湘灵的性格也并非是一个懦弱的小女子。如何表现这种抗争精神?演唱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想那种那种刻意沉闷、低弱的音色很难做到这一点。


所以,我想,学习程派,如果不能把握这个,就容易得之表失之理。张火丁的不足,正在于此。除此之外,张火丁甚至还把一些程腔中跌宕起伏颇显峥嵘的部分予以柔化弱化,就更不应该了。


当然,张火丁作为一个青衣演员,她的台风很好,扮相、身段、水袖,都非常好。如您讲,真是美!在这个方面,我非常欣赏她。只愿她还能从最基本的发声作起,真正把握程派精粹,把程派再次发扬光大。(本文转载自【杭州咏秋程派研习社】)

【旧文回顾】网友眼中的张火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