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警惕“华为概念股”
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道,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上汽董事长陈虹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众多上市车企沾了华为概念就暴涨的时候,上汽能发表这样“硬刚”的言论,实属不易。
当然了,上汽这么说,还有自己“好大喜功”的经营风格在里面。比如把合资的大众、通用利用财技实现没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并表,“虚增”5、6千亿销售收入,就为了在五百强里有个好看的名次。
曾经和华为深度合作的神州数码,怎么被炒作上去,基本怎么回来了;近期被受追捧的润和软件,短期股价大幅波动;很多和华为有过合作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初期股价一飞冲天,但随着时间逐渐回落。
为什么会这样?
这和华为自身策略有很大关系。
在自动驾驶、智慧汽车、车辆网领域,包括吉利、比亚迪在内的很多车企都和华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但大肆宣传的,却只有小康股份(赛力斯)、北汽(极狐)。
这几家公司有什么特点?
第一,自身品牌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赛力斯2020年的销量只有几百辆,北汽销量虽然不小,但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造车新势力快速成长起来之后,缺乏拳头产品;第二,都有资本运作和市值管理的需要,靠贴金来提振股价。
事实上,华为全球合作伙伴成千上万,核心供应商过百家,并不是说和华为合作就一定能够乘上腾飞的翅膀。反倒是真正靠谱的合作伙伴不怎么宣传,闷声发大财。
又一个最强华为概念:中来股份
一、惨淡业绩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时间点的确认,相关产业也迅速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星空君认为,碳中和概念中,最有潜力的行业就是光伏。和一二十年前被嫌弃相比,光伏行业如今是投资圈的香饽饽。
经过隆基等行业带头效应下,光伏一方面环境污染越来越轻,一方面成本越来越低,近年来甚至在光照比较好的区域做到了综合成本低于火电,从而具有了可以大规模替代火电的能力。中国的光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光伏硅料产出占据全球85.5%的市场份额,硅片、电池、组件的产出占比超过90%, 依托于政府及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光伏设备类企业在核心装备方面也取得了近乎独占市场的地位。
中来股份是一家从事光伏业务的上市公司,从产业链的位置来看,主要属于上游业务,包括光伏背板、 N型高效单晶电池和组件。
(如图,标红部分)
从销售额来说,光伏相关的电池业务占公司销售额的大部分。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但是从公司的经营情况看,虽然营收在2018年光伏新政以来,一直维持着高速增长,但净利润却起伏不定。
业绩飘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为光伏行业,重资产运营模式带来了沉重的资金成本,公司的利息支出不堪重负,甚至远超净利润;二是公司竟然拿出大量的资金去买私募,2020年的私募收益不佳,账面浮亏拖累了利润。
二、和华为合作了啥?
2020年11月,华为就和中来股份签署了框架协议。
从当时的新闻来看,签约后,中来与华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在家庭24小时绿电系统、智能光伏逆变器、平价竞价、工商业分布式及户用场景业务中强强联合。
华为作为曾经的机电行业老牌企业,和中来的合作,主要是基于整体方案,尤其是华为逆变器。其实和车企的合作很类似,华为作为供应商和方案整合商。
从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来看,华为在整个行业会有一定的规模化优势,但单个企业并不一定有太明显的提升。
三、拉跨的2020年财报
1、庞大的资金成本
公司短期借款13.58亿,长期借款1.89亿,长期应付款1.6亿,公司负债较高。对于一个净利润不足1个亿的公司来说,1.23亿的利息费用,实在是太多了。
紧绷的资金链,意味着公司的扩张风险非常大。
2、暧昧的长期应收款
公司的长期应收款高达23.43亿,主要是分期收回的产品。这和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销售产品通过长期赊销的方式实现。虽然能够促进销量,但公司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所以虽然看起来18%的毛利率,不算非常低,再加上资金成本,公司的业务其实就不怎么赚钱了。
3、存贷双高
与此同时,公司账面还有14.7亿的银行存款,形成了典型的存贷双高现象。
通过利息简单推算,公司的借款利率极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公司的现金现状比较可疑,很可能是大多数已经冻结难以真正实用的资金。
四、一季报里的生机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1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66%,主要原因为:本报告期公司背膜和电池组件的产能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光伏应用系统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看起来公司业绩暴增,其实是因为2020年疫情影响,一季度营收规模比较低。
五、总结
深交所给公司发来了问询函:
2021年6月29日,你公司在公众号发布题为《中来与华为联合打造整县分布式光伏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文章,之后你公司股价连续两日涨停,触及异常波动标准。此外,你公司还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和华为合作的24H绿电系统已经联合发布,在高端户用市场有应用,未来会在绿电系统的基础上携手推进‘行业绿电光储一体化’”。我部对此表示关注。
公司被要求公开披露相关信息,解释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吹的牛皮,都是要上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