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希望摄影和写信
“无论是话语,态度还是情绪,都有表里两面,我逐渐意识到亲眼所见不一定是全部,更多时候,人们却无法传递出真情实意。”
——紫罗兰永恒花园


记录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或是摄影,或是朋友圈,又或者是一封郑重的信件。
不久以前,我曾问过朋友摄影的意义是什么。他所说,记录的是当时的心情,是那一刻的自己的想法。他也告诉我,大多数时候看到那些照片,会让他想到那个时候的自己。
而我也看过一次摄影展,展览的最开始用显眼的字体写着,摄影传递出来的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有些人喜欢拍天边的云,有些人喜欢拍身边的人,还有些人喜欢拍钟情于阳光的草木,拍专注于酿蜜的蜂蝶。我们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往往能体会到那一刻摄像师眼中的世界。
我依稀记得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旅游就是换个地方睡觉,拍一些再也不会看的照片,然后到此一游。” 手机相册里零零散散的也放着几千张仿佛“不会”再看的照片,但是翻开相册,那一张张的照片背后记录的何止是简单的阴晴冷暖,还有按下快门的时候,你当时记录的心情和时光。或者当你真正去做一段旅行的时候,你所拍摄下来的会包含更多吧。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你有多久没有写信了呢,上一次的信件又是写给谁的呢?我想看过《紫罗兰永恒花园》的人一定记得从女主薇尔莉特第一次代笔时的机械和理性,到后来能够说出本文开头的那句话的时候,她是一定读懂了写信人那敏感又期切的内心。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朋友和亲人的行为,语言和话语,我们凭着那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给他们打上了一个又一个标签🏷—— 约会迟到了似乎代表了工作比我要重要,家里堆积的碗筷似乎代表了ta就注定是一个懒散的人,回头对你笑的人似乎就值得你对他们掏心掏肺。我们习惯了在微信和电子邮件中匆忙的判断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但是写信是一个不一样的过程,人们都在开头说,见信如唔,展信舒颜。在提笔的时候,会把自己内心的细腻,心底的茫然,对对方的理解和解读都小心翼翼的写下来。因为一定决定要做这件事,就会希望在那不多的文字里把平时没有展现出来的,不能理解的部分统统说出来。
回头看看写下的那三百多封信,我能清晰地看见我内心从一个惶恐不安的小孩逐渐变得丰富和深切。
萨提亚在冰山理论中说到,我们自我展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我们总说习惯了对方,觉得已经对对方知根知底,但是那冰山下那么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和交流一一探索。
所记即所心,我想记录能够让我们超过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距离,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和真正的亲密关系,也在最后说出那个希望表现出的内心: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
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
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言歉咎;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并且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
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