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30年,为何突然“翻脸”,到底何时抗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肝病。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炎随着病情发展,就会转化肝硬化,从而引发肝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乙肝感染者为8600万左右,约有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不管是从对整个社会影响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讲,乙肝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病。
在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在肝脏五项检查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存在阳性。并且在检查肝脏生化指标时,能够检测出HBV DNA也是阳性,这就属于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但并非所有的携带者都会演变为乙肝患者。因此,对于乙肝携带者尤其是病毒量高的携带者,是否或何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一个心头大患。
就像唐女士,今年43岁,发现慢性乙型病毒性的肝炎已经有30年了。当时是唐女士体检时被检查出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就近到医院就诊后,做了进一步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尤其是肝功能暂未受到影响,诊断为乙肝携带者。后来唐女士按时复查,也就这样平稳的度过了3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女士在半年前复查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当地医院间断给予保肝治疗,但唐女士的肝功能一直反反复复异常。前两天复查时肝功能依旧未见好转,因此来到我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除乙肝以外,无任何的慢性疾病。常规入院查体得知:患者面色灰暗,皮肤无光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蜘蛛痣(-),肝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肝区叩痛,肾区无叩击痛。询问家族史发现其母亲为乙肝患者。
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来看,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GGT异常升高,且胆碱酯酶也出现升高,说明患者肝功出现损害。从患者既往病史来看,既往无任何服用伤肝的药物史,也没有长期饮酒史,基本排除药物性肝损伤和酒精肝。考虑患者有乙肝的病史,又给患者进行了乙肝的定量检查,乙肝DNA定量7.11E+05IU/ml,乙肝病毒DNA定量结果提示患者的肝损伤是和患者乙肝有关。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唐女士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0年,属于乙肝携带者,持续半年肝功不正常,乙肝病毒定量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1倍以上正常值,符合抗病毒指征。因此,征求患者意见,同意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肝功能异常,予以保肝治疗。
乙肝携带者指的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个月以上,很少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当免疫状态发生改变,就会像本例患者一样进展为慢性乙肝,因此乙肝携带者也要注意定期复查。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自我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呢?
1、看年龄。30岁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旦出现肝功能不正常就需要进行治疗。
2、有肝硬化、肝癌的家族史。有家族史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肝硬化、肝癌的高危人群,超过30岁,无论肝功能正常与否,只要病毒量为阳性就需要进行治疗。
3、出现肝硬化或肝硬化趋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是需要立即治疗的。
4、超过30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能检查一直处于临界值,也是要进行治疗的。
除此之外,肝功正常、无家族史、无肝硬化的年轻乙肝携带者,可以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