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剑桥大学发现,确诊这种疾患每晚十年,寿命增加四年
据国际糖尿bing联合会估计,截至2021年,世界上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因此饱受折磨。全球成年确诊人数约5.37亿,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83亿。
作为最常见的老年健康风险之一,糖尿bing目前尚无方法彻底根治;但却有非常简单易操作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或延缓恶化进程。
派派为大家整理了全球顶尖医疗机构梅奥诊所和美国疾防与健康促进办公室合作网站的建议,详见文末。年轻时多注重积累这些健康习惯,关键时刻就能让我们比同龄人更好地享受生活。
在一起学习“如何避免这一慢性健康风险”的方法之前,先宣布一个好消息:剑桥大学团队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的研究表明,糖尿bing确诊时间越晚,预期寿命的缩短程度就越小,我们能健康享受余生的时间越长。
1
糖尿bing确诊年龄与预期寿命有什么关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剑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团队对两项主要国际研究队列(新兴风险因素合作组织和英国生物银行)约150万参与者的数据展开了研究。
结果发现,一个人越早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bing,预期寿命就会缩短越多。
总体而言,每早十年患2型糖尿bing,预期寿命就会减少约四年。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3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bing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多达14年。这一结果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bing与内分泌学》上。
【确诊年龄越小,全因Si亡风险越高】
首先,研究人员审查了患者的确诊年龄与各类Si亡风险的关联性,并纳入了对患者的性别、吸烟状况、BMI、收缩压和总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整合考量。
结果发现,30-39岁时确诊糖尿bing的患者的全因Si亡风险,是同年龄段无糖尿bing史人群的2.64倍,心血管病Si亡风险为3.93倍,癌症Si亡风险为1.48倍,其他因素Si亡风险为3.9倍。
当单独比较年龄与全因Si亡风险的相关性时,研究人员发现:在40岁至49岁之间诊断出2型糖尿bing的成年人,全因Si亡风险会增加2.26倍;50到59岁确诊的患者,这一风险会高出1.84倍;60-69岁确诊的患者会高出1.57倍,而在70岁及以后的确诊人群中,这一数字是1.39倍。
也就是说,确诊年龄越小,全因Si亡风险越高。
【确诊年龄越小,预期寿命的缩短幅度越大】
此后,研究人员对2015年美国人口Si亡率数据进行了分析(使用2015年欧盟数据进行的分析结果大致相似),结果显示:确诊糖尿bing的年龄越早,预期寿命的缩短幅度越大。
例如,3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糖尿bing的人比未患病人群平均早Si亡14年;40岁确诊患者约早死10年,50岁确诊的人约早死6年。而这种差异在女性群体中体现得更明显。
图 :与非糖尿bing患者相比,诊断出2型糖尿bing时年龄导致的预期寿命损失年限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在与糖尿bing相关的预期寿命缩短的病例中,有30-45%都是由心血管疾病(与心脏病、中风和动脉瘤相关)造成的。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是患糖尿bing患者早逝的最大元凶。
这项研究结果证实了一个危险信号:早期患病人群的预期寿命比想象中短得多,如不尽早筛查和干预,英年早逝的悲剧可能会不断上演。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制定和实施预防或延缓糖尿bing发病的干预措施。
“预防,或者至少延缓其发病,应该是当务之急,”该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剑桥大学Victor Phillip Dahdaleh心肺研究所(VPD-HLRI)的Emanuele Di Angelantonio教授表示:“2型糖尿bing曾被视为老年人的健康克星,但我们关注到,越来越多正值壮年的人群,甚至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同样来自VPD-HLRI的Stephen Kaptoge博士表示:“如果能够识别出高危人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服用药物来降低风险,2型糖尿bing都是可以预防的。”
2
如何预防2型糖尿bing?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预防,我们先要知道它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病。
【病因】
2型糖尿bing主要由两个问题导致:第一,胰岛素分泌不足。第二,肌肉、脂肪和肝脏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抗性。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也是“使糖进入细胞,而后被身体利用”过程的关键推手。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人在食物中摄取的糖分无法被细胞正常吸收和利用,导致糖分大量累积在血液循环,由此种原因带来的长期血糖水平过高就会逐渐演化成糖尿bing。
【风险因素】
可能增加2型糖尿bing风险的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超重或肥胖、腹部脂肪占比过高、缺乏运动、直系亲属患病家族史、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其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病症。此外,糖尿bing风险也受种族(黑人、亚洲人比白人更易罹患2型糖尿bing)、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水平过低和甘油三酯类水平过高相关。
【并发症】
2型糖尿bing会累及许多主要器官。妥善管理糖尿bing和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出现以下并发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心脏和血管疾病、四肢神经损伤、肾脏疾病、视力与听力损伤、皮肤感染、睡眠呼吸暂停、神经退行性疾病。
【预防建议】
虽然2型糖尿bing目前没有治愈方法,但根据美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办公室合作网站的建议,可以采用如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预防,或延缓发病进程:
1. 戒烟。
2. 保持健康饮食:尽量选择低脂、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各种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3. 积极运动:长时间久坐不动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bing的风险。争取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到剧烈的有氧运动,例如健步走、骑自行车、跑步或游泳。
4. 减重:对超重患者来说,适度减轻体重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5. 检查:每3至5年检查一次血压,每4到6年检查一次胆固醇。
格拉斯哥大学心血管与医学科学研究所的Naveed Sattar教授表示:“患2型糖尿bing的人越年轻,其身体因新陈代谢受损而积累的损害就越多。但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糖尿bing,然后进行强化血糖管理,有助于预防该病与其长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