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跟读者建立联系【研究的艺术·一】

2022-07-25 23:47 作者:如果我是泡橘子  | 我要投稿

The Craft of Research

语文或者英语成绩好,不代表论文写作就很好

  • 很有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论文的写作,在语文或者英语课上写的作文和写论文所要求的格式是不同的



如果已经做了很多年的研究,甚至发过一些顶级的会议和期刊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论文写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 很可能只是符合发表的标准或者说发表的比较快,但是如果要写得好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的
  • 如果没有下意识地去做一些专业的训练的情况下,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好的写作所能带来的好处:

1、让思考更加深入、更有条理

  • 要把一个东西组织很好的语言写下来的的时候,就需要非常到位的思考,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而且还要有条理

2、让更多的人愿意读自己的论文,从而提升中稿率以及之后论文的影响力





总览

第一部分:在写文章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是在跟假想中的读者进行交流

对于写作来讲,最重要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永远要知道读者是谁现在读者知道什么接下来他们想要知道什么

  • 对于任何的创造性的有时序相关的信息,包括录视频、拍电影、写作等,应该随时清楚在某一个时间点读者大概知道的信息以及想要看到的信息,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引起读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部分:如何提问以及寻找答案

在做某一个研究的时候,需要知道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很可能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但是也应该清楚这个东西对于别人而言是否重要

  • 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别人不一定感兴趣,如果是这样的话,所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就不会有很多人来读,甚至难以中稿
  • 如果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就会影响到很多人,使得这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之上持续地研究下去
  • 在做研究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人会关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这样在写论文的时候应该是写给这些关心的人看,而且在写论文的时候也知道谁可能会关心这个问题,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也就相当于是在跟这些人进行对话



第三部分:怎样讲故事

论文需要提出一些论点,然后安排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 写论文和写小说、拍电影、做视频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在讲故事,人的很多活动也都最终为了讲故事,但是这里所说的故事和小说的区别在于,并不是让读者沉浸进来让他享受整个阅读的过程,而是说让大家在读过论文之后,让大家相信自己所说的东西
  • 比如说提出一个算法在某些地方比较好,然后就需要说服别人这个算法确实能够在某些地方发挥作用,以至于下次别人在使用算法的时候会用自己所提出的算法,或者别人说在改进算法的时候会基于自己的算法
  • 但是如果不能让别人信服的话,别人可能就不会相信自己所提出的算法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不会基于自己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第四部分:如何将故事写下来

里面提出了一些很简单但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能够使得整个写作至少在易读性上能够上一个档次





Part I Research ,Researchers ,and Readers


前言

怎样变成一个研究者?

首先这本书在读者的选取上是比较广的

  • 可以是低年级的本科生,正准备做自己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 也可以比较年轻一点的研究者,做了五年或者十年的研究

视频内容将范围缩小了,所考虑的是

  • 现在已经一个项目做到一半甚至快要做完了,开始要准备想怎么写自己的论文了
  • 或者是已经做过了几个研究,写过了几篇论文,但觉得自己的论文还是能够提升一下的

所以就略过了(这些东西也很重要,由于时间关系会在其它视频中进行讲解)

  • 什么是研究?
  • 怎么样做研究
  • 怎么样找文献



1 Think in Print

研究是什么?

研究就是要去收集信息来回答一个疑问,从而解决某一个问题

  • 三部分:收集信息、回答疑问、解决问题
  • 对技术类来讲,收集信息就是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然后做一些实验来证实其有效性
  • 正常来说,方法就是解决某一个问题,而不会将疑问和问题分开,这里分开了,使得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
  • 核心是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本身的写作也好,做研究也好,核心就是这个问题,所以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让读者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否则就会没有头绪



为什么要去写一篇文章?

写文章的三个好处:

1、写文章能够加深记忆,记得更精确

2、写文章能够帮助理解

  • 因为要把一个故事写的比较清楚,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所以通过写作能够将一件事情想得特别清楚

3、写文章能够评估自己想法的客观性

  • 写作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从头脑中转移到纸上面,然后就会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说通过写作能够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有的时候就算不是为了发表论文来写作,将一个东西写下来也是很有用的,记笔记或者是写日记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用正式的论文格式?

核心在于自己的研究是在和自己同一研究领域的同行之间进行交流

  • 论文的格式可以认为是一个通讯协议,协议无处不在,任何个体之间,甚至是机器之间的交互都需要有协议,一旦有了协议之后,只要知道怎么样去解析这个协议就可以了,使得解析更加容易
  • 否则,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格式来发言的话,对方可能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进行理解发言者写作或者发言的方式



写作也是一种思考

作者需要为读者思考,思考读者需要怎样理解自己的东西,以及他们会如何思考

  • 写作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希望别人能够接受,并且别人能够在自己的想法之上进行再探索,所以核心思想是别人能够看懂并且能够接受

写作也不全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不全是为了老师能够满意自己的作品

  • 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同,可能做不出特别深刻的研究
  • 核心还是要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关心的话题,然后提出一个自己真正想回答的问题,再尽自己所能去回答这个问题
  • 研究最终还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需要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付出行动的研究方向,而不是说为了发表多少篇论文,然后能够写尽自己的简历当中。这样做短期内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职位或者被一个更好的学校录取,但是从一个长期的角度来讲,如果真的想做研究,做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补充: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研究,特别是一些很重要的研究,在一开始的时候别人是不关心的,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所干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坚持自己的意见继续探索下去,而不是说别人觉得没有意义,自己就不做了

  • 当你坚持下去的时候,可能有一天大家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得探索的时候,你已经将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找出来了,所以你已经领先于世界了,所以在世界意识到你的重要性的时候,很可能你已经做完了
  • 比如马斯克在很多年前开始做电动车的时候,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车厂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吗,但是到现在电动车已经越来越普及了,而且会在一些年之后会彻底取代燃油车,当大家意识到电动车重要的时候,特斯拉已经做的非常大了,市值已经超过所有汽车厂家的市值之和了

作者希望能够告诉读者如何权衡自己对自己项目价值的信念和老师与同行之间的需求

  • 要么自己所做的研究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但是可能别人认为没有
  • 要么是别人认为有价值的,可能自己觉得没有意思

作者承认自己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如果认为现在自己做的是对的,但是又找不到别人能够分享自己的信念的时候,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自己继续埋头苦干

  • 对一个人的羡慕,更多的在于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做一件事情真的是觉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当把自己的时间花在自己觉得值得的事情上,可能别人觉得是否值得并不是真的重要,用自己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最值得钦佩的,也许会获得一些成功,也许不会,但是只要是把自己的时间花在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人的一辈子就值了





2 Connecting with Your Reader

与读者建立联系:具体的方法是为自己和读者都创建一个角色

如果一个研究没有人读的话,可能也算不了太大,就算是很有经验的研究员,有时也会忘记将他们的读者放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一个小结讲的是如何为读者考虑,甚至是在开始自己的项目之前

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通常是要跟别人一起来合作完成的,能够自己一个人搞定的重要的事情基本上是很少的

  • 很多人觉得研究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想象: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里面会有一个孤独的研究员进行研究
  • 我们可能对研究者有一些刻板的印象,比如说觉得一个研究者就是应该天才般的特别聪明,但是不善言谈,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 但是实际上的大部分的研究员,包括学术界的一些泰斗级别的人物或者是某些研究领域的超级巨星都是能言善辩的,不光智商高,情商也非常高,甚至比一般的人更加擅长社交,更会说话



当在阅读一本书或者是一篇论文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是在和作者做一个无声的交流

  • 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就是相当于是将自己的声音写进了文字中



写文章就相当于是和读者进行对话

在生活、工作或者是学习中也会产生对话,但是生活中的对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自己能够大概知道对方在对话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如果说自己觉得对话进行得不是很顺畅时,自己可能会做出一些改变

  • 比如说如果对方觉得自己说话太快了,导致对方没有听懂的话,自己可以改变语速,说的慢一点
  • 或者如果对方对自己所讲述的东西的下上文背景不理解的话,自己可以交代一些背景知识
  • 或者说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太罗嗦的话,自己可以讲快一点
  • 或者说如果对方对自己所讲述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那么就可以换一个话题

所以在交流的时候能够得到很多的反馈,比如表情、肢体语言、声音或者一些其他的回应



写作的不同之处在于

1、写作是一个想象中的对话,而且一旦开始,作者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作者会赋予读者怎样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是固定的

  • 比如说作者作为一个老师来教学生,就是教科书的写法
  • 或者说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就是博客的写法
  • 或者说作者想向读者要求什么东西,比如项目申请

通常来说,一篇文章从头到尾,读者和作者的角色是不会变,因为一旦发生改变的话,读者就会产生困惑,因为上下文不一致,文不对头,所以不应该改变读者和作者的角色

2、文本是静态的,而不是一个动态式的交互,所以不可能根据读者现在的情况来实时改变下面文字的输出

  •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并且会一边评价文章
  • 当读者对作者的某些文字产生负面印象的时候,作者是无法改变读者接下来所要看到的文字的,因为文字已经写好了,是无法做出调整从而改变读者的印象的
  • 所以作者在写作之前就应该想好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否会对读者产生负面的评价,因此作者需要对自己的论点进行重新组织,甚至是在后面回过头来做一定的解释
  • 如果在写作之前没有想好的话,一旦写下去就无法再进行改变了



读者会评判作者,作者也会评判读者,但是不同的是这是发生在作者写作之前的事情,作者需要在写作之前赋予读者一个角色

  • 面向专业的读者和一般的读者的写作方式是不同的,作者在写作之前就应该想好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写给谁看的,一旦确定了就不能随意切换了
  • 角色的扮演是一个非常重的事情,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理解作者的角色

作者的角色通常有三种:

1、发现了新的有意思的信息可以分享给大家

2、找到了某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 发现了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生活或者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找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的答案

  • 首先是找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且找到了一个答案,然后分享这个问题是什么,答案是什么

当作者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的时候,其实也同样要求了读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者不能要求读者扮演怎样的角色,所以当作者在确定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读者会得到一个对应的角色,那么会扮演这些角色的人就会成为自己的读者,不会扮演这些角色的人就不会是自己的读者,所以作者的三个角色所对应的读者的角色是:

1、娱乐

  • 读者所追求的是娱乐效果

2、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

  • 追求真实性和最终的效果

3、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一些东西

  • 客观
  • 逻辑严谨
  • 所有的证据是能经得住考验的



如何想象自己的读者?

1、读者是谁?谁会来阅读你的文章?(根据不同的读者,在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用词上是不同的)

  • 评审人,对领域相当了解
  • 有一定知识的一般大众
  • 根本不了解领域的一般大众

2、读者希望我干什么事情?

  • 娱乐
  • 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 帮助读者理解新的东西

3、理解读者的知识储备?

  • 读者是否理解你研究的话题
  • 每个研究都是话题下的一个问题,读者是否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
  • 或者读者其实知道有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有意识到
  • 或者只是读者有这个问题,读者根本就没有这个问题,是否他们不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作者必须告诉读者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4、预测读者对作者的回答或者解决方案的反馈

  • 观点是不是和所有人的观点是对立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改变别人的观点要非常小心
  • 读者会不会做一些标准的问句来反对文章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 读者是不是特别关心作者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写作之前可以仔细思考以上四个问题,根据答案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写作

  •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也给自己的文章选择了特定的读者





总结

整个论文的写作就是跟读者的无声交流,与正常交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互动的,而是一开始就需要想好整个交流的过程以及读者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说服读者





----end----

跟读者建立联系【研究的艺术·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