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操作步骤
本文仅为我自己实验的一个流程记录,可能很多地方和大家都不太一样,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1.提蛋白:
蛋白裂解液配方:
RIPA:1ml
PMSF:10μl
Cocktail:20μl
RIPA裂解液(RIPA Lysis Buffer)是一种传统的细胞组织快速裂解液。RIPA裂解液裂解得到的蛋白样品可以用于常规的PAGE、Western、免疫沉淀(immunol precipitation,IP)、免疫共沉淀(co-IP)和ELISA等。
RIPA裂解液(强)的主要成分为50mM Tris(pH 7.4),150mM NaCl,1% Triton X-100,1% sodium deoxycholate,0.1% SDS,以及sodium orthovanadate,sodium fluoride,EDTA,leupeptin等多种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蛋白降解。
PMSF:苯甲基磺酰氟是一种不可逆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凝血酶等,、作用原理是特异性识别并磺化决定酶活性的丝氨酸残基活性位点。此外,其对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DTT逆转其抑制活性)和哺乳动物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也有抑制效果。PMSF常在细胞或组织裂解之前加入到裂解液中以预防蛋白的降解。
Cocktail: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是低毒,全面的蛋白保护试剂,最大限度地保护蛋白,使其免于被蛋白酶降解。目前生物学研究日渐深入,更多地将目标锁定为细胞中较为微量的蛋白,如信号通路蛋白、受体蛋白,采用coIP,Pull-down等方法获得样品。对于这些微量的珍贵样品,Cocktail能取得最佳的保护效果,比单一的抑制剂(如PMSF)更为可靠。
先把蛋白裂解液,EP管(做好标记)放在冰上预冷细胞培养皿也放在冰上
①4℃预冷离心机
②弃去细胞培养基
③PBS洗三次(贴壁细胞照常洗,悬浮细胞加PBS离心洗,尽量吸干净,避免稀释蛋白)
④加蛋白裂解液,10cm皿200μl,置于冰上
⑤细胞刮刀刮下细胞(悬浮细胞不需此步)
⑥转到1.5mlEP管中,冰上放置10-15分钟
⑦12000rmp,4℃离心15min
⑧取上清到EP管中
可放-80℃保存

2.BCA法测标准曲线
①蛋白标准品的准备
a.取1.2ml蛋白标准配制液加入到一管蛋白标准(30mg BSA)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25mg/ml的蛋白标准溶液。 配制后可立即使用,也可以-20℃长期保存。
b.取适量25mg/ml蛋白标准,稀释至终浓度为0.5mg/ml。例如取20μl 25mg/ml蛋白标准,加入980μl稀释液即可配制成0.5mg/ml蛋白标准。蛋白样品在什么溶液中,标准品也宜用什么溶液稀释。但是为 了简便起见,也可以用0.9%NaCl或PBS稀释标准品。稀释后的0.5mg/ml蛋白标准可以-20℃长期保存。
②BCA工作液的配制
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例如5mlBCA试剂A 加100μl BCA试剂B,混匀,配制成5.1ml BCA工作液。 BCA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稳定。
③蛋白浓度检测
a.将标准品按0、1、2、4、8、12、16、20μl加到96孔板的标准品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补足到20μl,相当于标准品浓度分别为0、0.025、0.05、0.1、0.2、0.3、0.4、0.5mg/ml。(一般是先加PBS再加标准品,试剂先加多的,再加少的,也就是先按20、19、18、16、12、8、4、0μlH2O于96孔板的标准品孔中,再各加0、1、2、4、8、12、16、20μl标准品)
b.首先加19μlPBS到96孔板的样品孔中,再加入1μl 我们步骤一中提取的蛋白上清(设复孔)
c.各孔加入200μl BCA工 作液,37℃放置20-30分钟。
注:也可以室温放置2小时,或60℃放置30分钟。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时,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并且显色反应会因温 度升高而加快。如果浓度较低,适合在较高温度孵育,或适当延长孵育时间。
d.用酶标仪测定A562,或540-595nm之间的波长的吸光度。
e.根据标准曲线和使用的样品体积计算出样品的蛋白浓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曲线,y为OD值,算出x样品的蛋白浓度为多少μg/μl
f.配置WB上样样品,如果要配一个500的体系,500μg需要加多少μl样本,多少μlH2O,这边我们是用4X的loadingbuffer,取125μl,配成500μl,就刚好稀释到1x的工作浓度
loadingbuffer是常用的电泳上样缓冲液,工作浓度是1X ,主要成分是1 M Tris-HCl(pH 6.8)、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溴酚蓝、 甘油 、DTT,其中甘油的作用是使样品沉到点样孔中而不漂浮起来;SDS是结合蛋白质,使所有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一样,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结合的SDS数量是不一样的;溴酚蓝是指示剂,可以用来观察大概的电泳过程。DTT还原剂来让蛋白质充分变性,同时保护-SH基团内含还原剂破坏二硫键,而不会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影响WB检测,因为WB主要只是测蛋白表达量,而不需要蛋白的高级结构。
g.95℃煮5min,后可保存于-20℃,剩余样品放置于-80℃冰箱保存.


3.WB试剂配制
①配置1.5 mol/L Tris.HCL(PH 8.8)-----高压蒸汽灭菌
Tris base:72.68g
ddH2O:320ml
测量PH并定容至400ml
②配置1 mol/L Tris.HCL(PH 6.8)-----高压蒸汽灭菌
Tris base:18.54g
ddH2O:100ml
测量PH并加HCL(大约11ml)定容至150ml
③10XRunning Buffer(储存液)
Tris base:24.2g
甘氨酸:80g
SDS:10g
定容至1L,使用时,要稀释成1X工作浓度,即:900mlH2O+100ml10XRunning Buffer
④10X转膜缓冲液
Tris base:30.3g
甘氨酸:144g
定容至1L,使用时,要稀释成1X工作浓度,即:800mlH2O+100ml10X转膜缓冲液+100ml甲醇
⑤10xTBS(Tris缓冲盐水--洗膜时用)(储存液)(PH 6.8)
Tris base:24.2g
NaCl:80g
ddH2O:900ml
测量PH并加HCL(大约12ml)定容至1L,使用时,要稀释成1X工作浓度,即:900mlH2O+100ml10XTBS
TBST:含0.1%吐温-20的1XTBS,即:1ml吐温-20+1000ml的1XTBS
⑥配置分离胶与浓缩胶
注意:TEMED最后加,下图中8ml与15ml大约为两块1.5mm的板


4.SDS-PAGE电泳
①配胶前先将板子弄好(将玻璃板对齐后放入卡紧,小心放置玻璃片)
②分离胶配好加入板子中
③加入ddH2O(异丙醇也可以)封闭(加满),室温放置15-20min后倒掉水,用剪好的滤纸条吸干水
④浓缩胶配好加入板子中(浓缩胶分离胶可以同时配置,但浓缩胶用时再加TEMED)
⑤插梳子(沿着一边插,尽量避免气泡)室温放置20-30分钟后放入电泳槽,并往内槽中注满电泳液
⑥拔梳子:缓慢垂直拔(如遇孔内堵塞,可用枪头吹吸或针头挑,若孔内胶条歪了,用针头挑正)
⑦缓慢加入样本20μl (注意样本顺序)最左侧加marker4μl ,最右侧加marker2ul
⑧补充足够电泳液后开始电泳(外槽页面需超过金属丝)电泳液可回收两次
⑨浓缩胶电压约80V 30min
分离胶120V,根据目的蛋白的大小来判断时间

5.转膜
①准备2张的滤纸和2张8.5cm x 6cm的PVDF膜(或NC膜),切滤纸和膜时一定要戴手套,因为手上的蛋白会污染膜。将切好的PVDF膜用甲醇浸泡2-3min,颜色有变化(或下沉)即可转移至转膜液中浸泡。(甲醇可以倒入后续的转膜液中)
②在加有转膜液的搪瓷盘里按照“三明治”结构组装转膜夹
三明治结构:黑板-海绵垫-滤纸-胶--PVDF膜-滤纸-海绵垫-白板(黑胶白膜)
注意胶与膜之间不能有气泡
③将“三明治”放入转膜装置(黑对黑,白对红)(注意膜的正反)
④倒入4℃预冷的转膜液(现配现用,防止甲醇挥发),放入冰盒,在冰盒中转膜
150mA 2h(20kD~55kD)——200mA 1h15min
⑤转完后将膜用1×TBST 在摇床上摇动洗涤5min(注意正反面,右上角剪一点)
⑥封闭:5%脱脂牛奶常温封闭1h(或用5%BSA:磷酸化蛋白常用BSA封闭)
⑦用1×TBST 在摇床上摇动洗涤5min,根据目的条带大小剪去膜条进行后续免疫反应

6.免疫反应
①将一抗用TBST(或牛奶或BSA)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将所测的蛋白区段条带放到孵育盒里,加入稀释好的抗体4℃摇床过夜孵育(60速)。注:一抗内参常用beta-actin或beta-Tubulin,GAPDH易受影响,内参常按1:4000稀释;一抗常按1:2000稀释
②将条带从一抗中取出,放到TBST中摇床洗涤3次,10min/次
③使用相应的二抗,将二抗用TBST稀释至适当的浓度,将所测的蛋白区段条带放到孵育盒里,加入稀释好的抗体摇床孵育2-3h(二抗常按1:4000稀释)
④将条带从二抗中取出,放到TBST中摇床洗涤3次,10min/次

7.化学发光显影



8.时间安排
第一天:配各种液+配胶
第二天:上样+电泳+转膜+孵一抗过夜
第三天:孵二抗+洗二抗+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