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8㎡两居室,工作兼生活的小日子,日夜变幻中疗愈生活,真美好

2021-04-13 21:08 作者:宝藏UPUP主  | 我要投稿

对于居住,我喜欢空间里带有手感的细节、立体的纹路,或是岁月痕迹,而这次与伙伴们一起打造属于自己的王国,总算可以坚持我们的坚持,就听我娓娓到来吧。

装潢缘起:

我自己本身也是室内设计师,过去她就很想把住家和办公室结合起来,一方面是上下班、加班方便(笑),另方面可以在这里置入各种建材家具,提供给客户实际参考,也算是走一个SHOW ROOM实验宅的路线吧!

需求如下:

  1. 1整合生活与工作空间,但两边要互不干扰

  2. 2白天为我与伙伴们的工作室,要有充足的办公、会客空间

  3. 3晚上是同事的家,要能满足她与先生、小孩一家三口生活所需

  4. 4尽可能藏入收纳空间

  5. 5保留老房的味道但也要有独特的个性与美感

  6. 6充足的采光

老屋改造过程

会选择找老房子,主要是我们都很喜欢老屋里独有的生活痕迹与年代感,虽然前屋主在卖给我们之前有简单整理过,不过如果你细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到壁面有着古早工法的泥作,这种手感是用钱也买不到的「天然古」,只是这房子格局上也有点复古,小小不到80㎡的房子却隔了三房,原本很充沛的长阳台采光被墙遮去了一半,动线上也不符我们的需要。

▲Before -老房子隔间很多,墙面更遮掉了将近一半的采光。

▲After-隔间是为了划分厅房区域,不见得一定得用硬梆梆的水泥墙,78㎡的房子当中我们用了半高卧榻、厨房背墙中岛等多种手法来作空间的区隔,算算原本老房里的内墙我们仅保留了一道,其它全都拆了(笑)。

装潢重点

1、考虑到这儿是住宅结合工作室,还是需要宽阔点的公共领域,因此和伙伴们讨论之后,就决定拆除了房间墙面,只保留结构柱。

2、厨房本来是封闭式的,我们改成开放式,但考虑经常会客,因此尽量用色彩、设备配置、收纳等手法让这里看起来简约不复杂。

3、浴室移到角落,能运用的空间并不多,但我们还是巧妙通过材质、玻璃隔屏和导圆弧墙让这里宽阔些(还能有浴缸)。

4、阳台与室内以有功能的卧榻作为空间区隔,房间与客厅也以结合了墙面的厨房中岛来作隔间,空间一下子大很多。

5、考虑空间的舒适感,全室采用燕麦白的手感涂料,细节处增添手工镘抹,增加自然但朴拙的味道。

▲因为后来拆得面目全非了,没办法进行前后对照,给大家看看装潢前的模样。

完工美照

玄关

78㎡的房子根本没有太多空间可以隔出玄关,我们选择加厚墙面,里面崁了柜体,让进门时顺着门片打开的角度带出缓冲,不致于把房子一眼看尽。

工作区

从玄关转入的第一个场域就是我们的工作室,我们想尽可能呈现简约的质感,但又不喜欢过度平整,因此选择了带有燕麦色的米白涂料墙,地面部分则用了西班牙陶砖与浅色木质地板的拼接,界定内外关系。

▲我们的工作桌面作了活动式掀盖,崁入插座线体,让各式线路不需卡在脚边。

▲灯具是比利时的牌子,当初是考虑到它的聚光性、角度光线、色温都经过精密计算,较不是以造型为主,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氛围加到最满。

▲圆拱门上的装饰,是来自玻璃艺术家自己的日本收藏,是口吹玻璃与铜条的异材质作品,其中的水波纹特别好看,表面也多了分手感温度,我们是请来台湾的镶嵌玻璃艺术家,特别将之嵌入墙面圆洞才完成的。

客厅

沙发区、厨房、工作区呈现出平衡的三角动线关系,我们拆除了原本的一房,让这里面积更广,并尽量简化了装修,让这里能弹性作为各种生活用途。

▲地板选择了带有节眼的实木地板,就算有点刮伤反而更能呈现岁月的痕迹。

▲为了不让小空间太压迫,天花板只作了简单的包梁,至于杂乱的管线,我们则作了造型圆柱修饰(就在图的右手边浴厕出口处)。

阳台与卧榻

阳台原本就并入室内,我们则用包柱手法把墙面加厚,区隔出内外感,镂空的中央作了独立卧榻,阳台光线从采光罩上方照进来,呈现白色「框景」,也让这里更有层次。

▲沙发与卧榻间我们选了细铁件壁灯,当初考量它色温佳,有很好的照明效果同时能大幅度移动(实际考量居多),完成后觉得它细直的线条竟也满美的!

厨房

▲开放式的厨房后墙连结了两个房间(是的,我们用厨房来隔空间)考量经常会客,因此这里尽量用色彩、简约的陈列摆放、收纳等手法让这里看起来不过于凌乱复杂。

 

浴室

浴室位置紧临阳台,采光极佳,但较为窄长,我们用半弧角修饰天花,空间小就要减少线条,因此我们以防水漆取代磁砖,细部也尽量无接缝,让空间看起来较大。

▲浴室底端墙面崁入层架,运用高亮釉制法的复古花砖拼接而成。

▲浴室入门处以包柱的手法让墙面拥有一体成形的流畅感,搭配轻薄的玻璃层架让收纳也尽量轻盈

▲依使用频率与顺手性安排收纳-洗手台-马桶-浴缸-收纳的动线。

房间

▲房间的藤编柜门,也是请了藤编老师傅,帮我们用手工打造。

装潢后记

装修的是我们,未来在这工作居住的也是我们,所以过程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这样的老屋改造也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中间纠结较多的,反而是房子中很多珍贵的岁月印记,在装修时每次都好挣扎该保留、还是该舍弃,最后我们既保留原味修复,也运用很多在地老工艺加了现代的根底。因为是住宅、办公室合一的空间,现在坐在这工作,偶尔抬头,看见眼前日夜变化的框景,总觉得莫名疗愈!

78㎡两居室,工作兼生活的小日子,日夜变幻中疗愈生活,真美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