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孝祖矫传
闻人言,见诸历史痕迹的文章,未见得其真意。为此矫作洪孝祖者,权当笑料罢了。当然,知者当可见传中的真史的痕迹,不过仅取其名尔,勿有影射之意,莫过当真。
——小序
洪孝祖被反剪双手,从后面一脚踹到在地。史书上讲到此处,总要费一番笔墨来描述俘虏之人的气节。他也想效法先人气节但做不到。他真的很害怕,因为在这六丈见方的大帐里,有一多半人的父亲、儿子或者兄弟的死能算在他这颗脑袋上,无数人命在身,今日必死无疑。但作为大秦杀神猛将,遭逢死局,死得硬气才好看些。想到此处,他似乎也没那么害怕了,于是他尽量挺起腰杆,梗直脖子,装作无谓地望向中央之人:汉王刘无晦。
方此时,他对刘无晦的印象不错。人言这个泥腿子汉王是个流氓瘪三,但据他观瞧,面前之人除了身材单薄,然方口阔鼻,浓眉大眼,面色阴沉,倒不失人王之相。尤其是坐姿,含胸拔背,透出一股不怒自威之势。
不过这威势背后却有些滑稽。前日刘无晦听说秦人猛将被擒,兴奋异常,痛饮至寅夜。回帐之时一个脚滑摔坏了背。今晨宿醉难消,背痛难忍,稍微弯一点点都不行,必须挺直才舒服一些。此时汉王瞥见军师文成先生一张死人脸和剜人的目光,大呼苦也。前日军师定下劝降之计曰:“洪氏一族,穆公以降十二氏显贵,必使畏威怀德,然后王之”。务必威严起来,于是他的背不禁又直了直,眼睛观向下方。
在刘无晦眼中,洪孝祖的状态是标准的视死如归。十二代老牌贵族果然不同凡响,一身破铠烂衫丝毫不减英雄锐气。虎背熊腰,磐石一般扎根大地,二目圆睁,羽箭一样射向自己。
为了不折了锐气,刘无晦吩咐给洪孝祖松绑赐坐。
为了不输了底气,洪孝祖尽力控制着颤抖的双腿。
刘无晦如坐针毡。一方面是背越来越疼,疼到准备的台词说不出来,脸色越来越难看。另一方面是洪孝祖如此地看不起自己,面对满帐的死敌,居然能怡然抖腿。
洪孝祖心如死灰。汉王嘴都没动,背越挺越直,眼越瞪越大,脸色越来越黑,气场已经稳稳地的压了自己一头,哀道必死无疑。于是腿越来越不停使唤,抖得越来越快。
文成先生内心又是另一番景象。局势跟自己预料的完全不一样。汉王像只瘟鸡,坐着一动不动,连句话也不说。洪孝祖胆识过人,死盯着汉王,端坐之中间或轻蔑地抖腿耸肩,透着一股不屑与桀骜。汉王气势上输了一大截,开局及其不利。气氛再僵持下去必然劝降无门,畏威怀德满盘皆输,洪孝祖非杀不可。只可惜自己为汉王苦心布局擒得悍将。
场面就这样尴尬了很久,汉王疼痛地将要昏死过去,洪孝祖紧张地将要瘫倒过去。只凭一点精英的意志,双方兀自硬抗。直到樊恶阳闯进来。
直到多年以后,张文成还是很庆幸樊恶阳这个傻子打破局面。
昨晚樊恶阳喝得比刘无晦多得多,而且他不需要保持什么形象。文成先生给他的立下的规矩就是在任何场合,不择手段格杀一切看起来对汉王有威胁的人。所以他进了大帐之后,没有领会到那本就不应存在的剑拔弩张。他的心中耿直单纯,罗生幻想不攻自破,文成先生吊着苦瓜脸,汉王眼看要疼死,而洪孝祖已经吓得尿都快夹不住了。对峙正逢顶点,恰到好处,于是莽人大喝一声:
“姓洪的,你要死!”
刘无晦吓了一机灵,生怕这莽夫激怒洪孝祖,坏了文成大事,急忙喝止。文成先生适时出现,让人将醉酒的樊恶阳赶出大帐,一番哄乱,今日乱局幸得收场。
洪孝祖被俘数月杳无音讯,秦军皆认洪孝祖或降或殁。日薄西山,阵前丢将,军心涣散。赵皋于咸阳城头残杀洪孝祖父母妻儿,以遏众将投敌之势。
目睹十一颗人头高挂城门,洪孝祖最后一根弦,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