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客行】夜探义庄,“温三岁”真实存在吗?

《岭》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剧,其中很多伏笔和铺垫要统观全剧才能完整解读出来。而在这部剧里,我疑惑最大的一幕就是义庄中温客行表现出来的样子是不是真实状态。根据反复研究,我找到了以下几点来解读。
1、缠魂丝阵:缠魂丝匣为鬼谷所有,吊死鬼的武器。

当周子舒欲探查打斗痕迹时,先发现缠魂丝阵的却是温客行,他及时阻止周子舒免其被误伤。这说明温客行时时戒备,他不仅戒备自身还提防周子舒的安全情况。而缠魂丝阵的出现,也预示着鬼谷叛徒就在附近。两人追到义庄时,温客行怀疑里面有“鬼”。以防万一,他先周子舒一步进门。果不其然,缠魂丝阵第二次出现了。当缠魂丝阵连续出现两次后,义庄有“鬼”则毋庸置疑。此时温客行的警备再次升级,所以他神情冷肃环顾四周。而在这种戒备心下他不应轻易中招,这是其一。
2、温如玉的幻影:周子舒中迷香后,看到的是秦家父子在四季山庄堆雪人的温馨场景。以此为例,温如玉的出现让观众判定温客行也中了迷香,但我们来看一下两人的视角。
周子舒先是迷茫的四下张望,他对眼前的一切产生犹疑。但随即便流露出很温暖的笑容,怀念并沉浸其中。最后在秦怀章靠近时,他猛然警觉这些都是幻境。而当他警觉后,秦怀章的幻像则“面露不善”。


幻境中的温如玉

与之相比,温客行看到幻像后第一反应却是惊诧,“爹”这个呼唤干脆利落未有犹疑,且惊大于喜。而他视线里的温如玉,正缓缓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根据周子舒对“醉生梦死”药效的形容,我们知道它会使人美梦沉酣。但温客行看到的却是一个诡异的脸谱,这可不是美梦。
由周子舒清醒后的剧情我们知道,秦怀章与师弟的真身其实是“药人”。那同理,温客行看到的父亲也是药人。而周子舒是在警觉后,才发现“秦怀章”的恶意;但温客行是在“父亲”出现的瞬间,便看到“诡异”的神情。这说明温客行第一时间便察觉到,那张脸谱下药人的恶意。所以温客行目光所及的画面并不是温馨的,“温如玉”的这个镜头也表明温客行并未因看到父亲而放下戒心,这是其二。
3、血与药人:温周二人从正殿往两个方向分别探查:温客行从右侧门绕过半个院子到后堂,周子舒从左侧门直接到后院。
当周子舒攻击幻化成“秦怀章”的药人时,镜头里温客行却已从堂内出来站在院子正中了,而他身后正有一个药人缓慢爬向他;

当周子舒斩断药人手臂时,画面里后堂门口的台阶上也有两个药人爬向温客行,而他的位置换成了棺材附近;

当周子舒按住药人在地时,温客行又来到了他的身边。

这一系列流畅的走位,使温客行身上一点血和脏污都没有粘到,干净的不得了。与此相比,对战药人的周子舒则被血迹沾染了衣摆。

试问:一个中了迷香,年龄和心智退化到孩童的人,在周子舒出手前这个时间差里,是怎么躲过幻化成亲爹的药人及其它药人的?与药人距离更接近的温客行(温客行仅一个扇子的距离,周子舒一剑的距离),又是怎么保持干净整洁的?
4、“怕血”和“别说鬼” :“温三岁”的台词里有“你怕血”和“我告诉过你晚上别说鬼的” 。


这两句话在温客行幼年时期会不会出现我们先不管,但在前面树林里这两句台词确实出现过。而温客行又说“我告诉过你”,正说明他记得刚刚树林里发生的事情,也用此来伪装“温三岁”。
根据以上四点,最终的答案是温客行没有中迷香。既然“温三岁” 是温客行的伪装,那我们再来说说温客行为什么要伪装?
回到缠魂丝阵上,两处缠魂丝阵让温客行确定了义庄有“鬼”,且此”鬼“与岳阳派的宋怀仁有勾连。这并不在他的计划里,对于未知情况必然要查探清楚。遂将计就计,借“醉生梦死”混淆视听。
而奉命出谷的长舌鬼携缠魂丝匣现身时,不仅背弃主上还想趁机噬主。温客行自然不能容忍,所以下杀手结果了长舌鬼。
这也是为什么他“清醒”的时机如此巧妙,耐人寻味。按理说,吃了周子舒给的解毒药后又被刺伤,温客行早该清醒。但是,谁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温客行并不想“清醒”,所以他仍在“迷香”中。
那么,他为什么不想“清醒”?这是因为叛徒与周子舒同在。若温客行清醒,以他的功夫没理由阻挡不下药人的攻击。而他出手时,周子舒也就有机会去捉长舌鬼。为免暴露身份,温客行自然不会冒这个险。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既然“温三岁”是伪装的,那么他为什么会看见幻影。
这可以用第1集的剧情来解释,当周子舒挖开愈合的钉伤时,他点燃“醉生梦死”减缓伤痛。即使在剜肉的痛感下,周子舒仍见到了“秦九霄”。而他的动作却未停滞,因为“醉生梦死”的用量并没有妨碍,他仍是理智的。周子舒借“醉生梦死”幻想“美梦”,也就是说他是自愿沉入幻觉。所以,虽然周子舒自认被师弟厌恶,但幻像中的秦九霄仍向以往一样维护着他。
同理,义庄的“醉生梦死”即便加大药量,也只不过让温客行产生幻觉却并未失智。如同第1集周子舒的情况,不过是自己想要沉入幻境罢了。“醉生梦死”只是给他一个机会和借口,让他看一看记忆深处的亲人而已。所以,其实温客行也只是被迷惑了片刻,转瞬就清醒了。
我们再用其它剧情来补充一下温客行的状态及表现。
1、根据温客行回忆里温如玉和秦怀章的对话,我们知道他与父母相处时短。神医谷时,温家夫妇四处救死扶伤;容炫身故,他与父母亡命天涯惶惶不安;及至双亲惨死,天人永隔。所以他看到的只是单一的脸谱,却无法像周子舒一样看到生活片段。因他记忆里并没有与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剧里,他少年时期的回忆只有与周子舒游戏的片段是美好的),而这样薄弱的幻象也不会使他失智。
2、在正殿门口还有一个片段,温客行被周子舒推开后,在他身后模仿招势。根据剧情发展,我们知道温客行有种习武能力,类似“斗转星移”的强制机制,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种强势拷贝他人武学的能力,是他在鬼谷对敌时生死存亡的危机下练就的。而认识周子舒时的他未入鬼谷,自有师门教导,尚未练成这种学武的方式。所以,此处是演来用以迷惑知他习武手段的鬼谷叛徒的。
3、而“娘的蝴蝶骨最美了”也恰恰说明,温客行根本没有沉入“美梦”。因为娘亲的“蝴蝶骨”是他的执念,他娘死于长枪穿透蝴蝶骨。每念一次“蝴蝶骨”就会记起娘亲的死状,又怎么会是美梦呢?
关于这段剧情,在第二十五集中温客行有解释。他说爹娘在四季山庄山下开了一家医馆,周子舒时而是周子舒时而是甄一锅,药人是追着他疯狂撕咬的野狗。虽然他讲了这样一翻话,但我们知道此时温客行还没有向周子舒表明身份。他对周子舒说的其实是少年时期相遇后的遐想,是未沦落鬼谷的另一种人生。而父母和鬼谷的往事根本无法诉诸于口,所以这段其实是他潜意识里补充的梦境而已。像周子舒幻想师弟阻止他挖伤口一样,都是在未失理智下利用“醉生梦死”幻想自己想要见到的场景罢了。
最后,本剧最锤的证据就是蝎王对“醉生梦死”药效的补充。

它不仅可以使人美梦沉酣,大量的“醉生梦死”还可以抵消“孟婆汤”,解开尘封的记忆。温客行而温客行恰好饮过“孟婆汤”,所以“醉生梦死”只会被抵消却不能迷幻。这也是为什么在四季山庄时,他虽夜夜用醉生梦死却也不能安眠,反而唤起尘封的记忆。所以,义庄中即使吸进“醉生梦死”,也不过让他再次记起父母惨死的那一幕罢了,又怎能沉入美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