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古人早已用上吸管杯,还记得当年那件粉桃红荷花杯吗
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第三卷 宋元明金银器皿 · 附论 · 荷叶杯与碧筒劝 P225

碧筩更早的出典是《酉阳杂俎》中的一则纪事,其《前集》卷七:“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慤(当作懿)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以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筩杯。历下敩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而所谓“碧筩”亦即碧筒,便是刺通荷叶梗,然后拗作吸管的一个鲜荷叶杯。
士人之雅,开启了工匠的思智。印尼勿里洞岛附近发现"黑石号"沉船的中国瓷器中,有一批式样独特的白釉绿彩高足盏。


宋代酒器中的碧筒,至今尚未发现实例,不过却有设计构思相近之器。浙江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出土的一件白玉荷 叶杯,乃一大一小两片荷叶,大者为杯身,小者为杯把上端的压指板,它还是不标准的碧筒,而只能呼作荷叶杯。

明人的雅尚多取两宋为标准,而酒器中的碧筒则仿佛雅俗共赏。台北故宫博物馆藏的一件明代玉荷叶杯,在陈洪绶《隐居十六观》中正好可以看到它的使用情景。


碧筩劝的余响,则是光绪末年制作的一批粉彩荷花杯,即光绪三十四年太湖秋操纪念杯。纪念杯虽然把荷叶改成了荷花,已经不是“碧筒”,但杯底有孔与中空的花茎相通,这一设计构思来自“碧筒”,却是很清楚的。


图1:白釉绿彩高足盏(出自黑石号沉船)
图2:白釉绿彩高足盏残件(出自黑石号沉船)
图3:玉荷叶杯(浙江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出土)
图4:明代玉荷叶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5: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6-7:秋操杯(山东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均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