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找工作有困难?来看看贸易公司的设计师是怎么工作的?
很多时候,说到设计师,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服装品牌公司的设计师。其实,现在很多贸易类型的公司对设计师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用人要求也并不低。这期的坐庄希望带大家走近外贸公司设计师,了解这个工作岗位,也对大家后期的就业/择业方向有一个参考。
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时尚圈,请加微信L_yt119,并务必注明“冷芸时尚圈+姓名+入群理由”,并说明入群希望得到的收获本群只关注时尚行业内容,严禁发送广告、低俗、社会、政治等不相关内容。违者将被退群及拉黑。
参与讨论成员
冷芸时尚圈3群群友
时间:2020年3月7日
讨论提纲
一、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基本情况介绍
1. 贸易类公司为何需要设计师?
2. 什么样的贸易类公司需要设计师?
3. 设计师的日常工作范畴和市场方向
二、贸易类公司和品牌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及发展方向对比
1. 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产品研发流程异同
2. 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和方式异同
三、贸易类公司设计师的招聘要求
四、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后期发展方向
庄主及跟庄副群主简介
庄主介绍:
Janice,毕业于南京大学德语系。08年开始从事服装国际贸易,主要是负责客户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前端工作,对欧洲市场产品风格有较多认知,对服装供应链比较熟悉。18年开始同时参与公司买手店运营,自有产品线的研发和市场相关工作等,与设计师和设计部门工作非常密切。
一、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基本情况介绍
1. 贸易类公司为何需要设计师?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文中提到的“贸易类公司”,主要指做出口贸易的公司。其他也有很多可以说是“做贸易的公司”,比如ODM贴牌公司,但这不属于今天的讨论范畴。这次坐庄,我们主要是对出口类型贸易公司的设计师和品牌公司的设计师进行一个对比。
贸易型企业招聘设计师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贸易公司没有自己的品牌,为什么还需要设计师?其实现在有一定体量的出口贸易公司,对于设计师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这部分主要是由客户的需求带动的,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客户:
(1)买手主导型品牌公司
冷芸的买手课程培训就提到过,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公司一定都有设计师。有时,品牌公司也只是由顾问公司来做设计企划,1-2个设计师来做核心产品,其他60-70%的产品组合规划主要靠买手来实现。这就是买手主导型品牌公司。
买手主导型品牌公司,会很依赖贸易公司的设计推荐和产品组合,这同时也减少了他们对于设计方向的费用支出。也就是说,他们对于设计需求做了一个下沉,由贸易公司来提供一定程度的设计服务,包括采买样品、面辅料的筛选、适合风格的产品的设计等。他们会希望贸易公司能协助一些设计工作的完成,然后由买手来做挑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细微调整后,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企划中。
(2)设计需求非常大的公司
设计需求非常大的公司,为了快速实现T台秀场到成品的转换过程,会要求贸易公司也拥有一定的设计实例,一个非常典型的公司案例就是ZARA。可能大家会看到宣传说他们的设计师很厉害,每天的工作就是全世界各处看秀,在T台上看到的最新款,2个月后就能生产出来上到他们的店铺。实际上,他们的设计师根本没有时间到处看秀,主要靠的就是把秀场最新的图片展示给供应商设计师,来帮助他们开款。同时,ZARA的买手也会给ODM提供设计方向。设计专业学生一定都听过ZARA的经典案例,他们迅速的出款速度让很多人羡慕。实际上,他们靠的都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也就是这些贸易公司。

以上两种主体客户,背后有大量一定实力的贸易公司,帮助他们实现适合他们价值定位的产品的转换。比如Being团队在做ZARA的配套开发的时候,根据T台的秀款做成“落地”的款式,从呈现效果到价格范围,都要做好转换,然后给到客户的设计师和买手进行挑选。
综上可以看出,贸易公司需要设计师的最大驱动,是以客户为核心,满足设计需求。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工的重新配置。
由此也引申出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品牌公司越来越不愿意“养”设计师了,但买手的市场需求,尤其是专业买手的市场需求反而越来越大。许多公司把部分的设计师,或者说设计工作,都统筹到供应链中来整合了,而不是什么都要自己配备。品牌公司不养设计师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市场节奏太快,自己的原创作品打不出效果,所以才会越来越多地招买手。但是这样的趋势也会使得中国品牌越来越缺中国原创设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长远来看,更好的方法是只依靠买手把国外的潮流带回来,由本土设计师进一步进行组合、变化、发展。
2. 什么样的贸易类公司需要设计师?
近十多年的变化来看,早期有设计师的贸易公司,主要是港台地区的公司,比如香港L&F、MGF、台湾中间商等。在此我就以L&F公司作作为例子。
L&F Trading的设计师工作的部门主要是PD部门(制造部门),部门的设立和L&F本身的需求有很大关系。他们和很大部分的客户是授权采购合作或者份额合作,所以必须拿下一定的产品线,才能帮助完成整年的经营额。
根据客户和他们的合作深度,PD部门会根据品牌方的趋势和展板来分解,从面料选择、款式框架、目标价格,到一些必要的设计点和经典款的衍生,包括到下游供应商完成选款的工作,都需要进行周密考虑。这样,品牌方的设计师在L&F就可以一站式获得很全面的供应链资源匹配服务。
贸易公司的设计师,还能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设计稿和呈现样品。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以前有不少的工厂或者贸易公司,在没有设计师的情况下,大部分跟单对于设计没什么想法,只要求工艺没问题,因此对于服装的审美有很大欠缺,打出来的样衣也是很难入眼:比如里布需要配色的没有配色,或者做旧水洗效果的服装,用一根涤纶感亮闪闪的织带而破坏了整体效果。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好的设计师团队,他们就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保证给到客户的不是如此难堪的“作品”。其实对贸易公司来说,对于好的设计师以及版师需求是很大的。有了设计师把关,能够更好地做出样品给到客户,保证“一版成型”,这对于拿单、节省做货时间都非常重要。
随着本土贸易公司的逐渐强大,设计能力逐渐都有所提升。设计团队的强弱,已经成为判断贸易公司综合竞争力中很重要的一环。而且,现在人们对于这部分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大。原先多数客户都希望寻找L&F这种老牌的贸易商,但现在,更多的客户希望找得到面向本土的、工贸一体化的贸易商。所以现在,贸易类公司,或者说本土的工贸一体化公司,对于设计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3. 设计师的日常工作范畴和市场方向
贸易类设计师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据客户情况而定。很多时候,设计师可能不是服务于一个客户,而是多个客户。而且根据客户合作的规模,可能这个工作是长期不间断的,也可能是几个客户穿插在一起进行的。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一个设计部门的Mapping(规划表)作为参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时间,设计师需要交叉面向多个不同的客户、多个不同的项目进程,其中还要穿插重要展会、内部系统等。所以设计师在品类、风格上的跨度是比较大的,这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会很高,需要参考设计师个人的设计风格和工作经验,是否可以匹配到对应的客户需求。
沟通部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和业务团队以及客户的设计师/买手沟通为主,做目标市场的市调工作。工作内容中,画稿并不是这些设计师最重要的部分,更需要的重点集中在对客户趋势的提炼和市场需求的解读,组合设计资源,结合面料展板呈现,做好产品解说,提高选中率等方面。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更像是买手设计师的工作范畴,非常综合。相对而言,贸易类设计师更偏向买手方向,只不过比起买手,他们更多参与到具体的设计之中。这一点可能对于很多设计专业毕业生来说新鲜,因为在高校的课程中,不会具体讲到不同工作的内容。其实从高校课程的内容,到具体的工作岗位,毕业生会感到很明显的差异,只有拥有优秀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完成这个转变。贸易类设计师更看重设计师综合能力,除了做设计,沟通能力、调研能力等都非常重要。
二、贸易类公司和品牌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及发展方向对比
1. 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产品研发流程异同
首先说明,这里的比较是基于相对中型规模的贸易公司和品牌公司,暂时不考虑设计工作室。设计工作室相对规模小,很多就是主力设计师自己开的,所以不太具备可对比性。当然如果是规模比较大的设计工作室也会存在相类似的地方。

2. 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和方式异同
我们再来看看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的异同:

在这里,我们来对于设计风格把握做个案例分析。比如做一个波段设计,如果是品牌公司,设计师多数会这样考虑:要做连衣裙、衬衫、半裙、裤子、连体裤、风衣、西装、夹克这几个类别,总共15款。衬衫和连衣裙应该是同样的面料,外套的选料要一致,连体裤和裤子的细节要呼应等,甚至辅料都需要统一。连衣裙的印花,同时做到外套的里布上,这个是品牌公司的设计要求。
而贸易公司的设计师则需要尽量让每款的面料可以用到不同的品质,颜色靠近可搭配。细节点上,衬衣和连衣裙的可以不同,一个契合客户的复古风,一个契合客户的军装风。因为给客户选择的时候,客户选的并不仅仅是你的款式,可能是看重你的面料选择,看重某一个设计细节,最后放到他的系列里组合起来。所以对于贸易设计的一波货品,不要求非常强烈的系列性,但是要求足够多样性,甚至可以多强调设计点。
设计部分的工作内容更多是项目合作。比如我们最近做的一个美国客户的设计项目,就是针对他们的核心产品做更新。他们的核心产品是每年都有的基本款衬衫和主打面料,那我们就要考虑做New Basic, 需要研究他们的基本方向,包括可能的印花图案方向,结合市场的流行趋势来提供多个版给他们选择。
另外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买手会议时Showroom的准备工作。Showroom的布置需要设计师筛选适合这个客户风格、季节、主题的货品,组合呈现给客户。Showroom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陈列,但区别于店铺陈列。这里的陈列具体根据会议内容,可能是品类性的陈列,可能是搭配性的。设计师主要是促成买手选款,引导买手下单。具体价格交给业务去做。
除了以上的对比,还有一个是成功感受的不同。对于贸易公司的设计师,成就感来自客户下了多少千件万件订单。而品牌公司设计师的成就感,则来自谁穿了你的款,消费端走的好不好。贸易公司相对而言不用对销售结果负责任,所以拿到大订单就是设计价值的体现,有的人也会喜欢这种收到大订单的感觉,认为用数据得来的才是真实的成就感。而品牌公司的设计师还要看最终销售数据。
但是,做贸易公司设计师,很多时候即ODM设计师,未来发展方向可能会窄一点。ODM指的是贴牌制作的代工厂。如果你是想做自己的服装、在秀场结束后出来致谢,那么ODM设计师可能不太会有这个机会。这就需要你去做品牌设计师或者开自己的独立工作室了。ODM有时也是为别人做嫁衣,毕竟人们不会说,某个款是某ODM公司做的,只会说是某品牌的。这时品牌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好的品牌,它的名气是面向所有消费者的,但ODM则基本只能在圈内名声响亮。
三、贸易类公司设计师的招聘要求
贸易公司对于设计师的要求这么高,那么具体的招聘要求都有什么呢?在我们公司里,通常每年会招1-2个应届生。对于专业,我们不会有太多要求,只希望有好的设计功底,好的作品集。比如东华有服装艺术与设计、服装工程与设计两个专业,我们都会招。但是用人的时候,我们知道服装艺术与设计专业是艺术生背景,服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则文化分相对高一些的。所以在后期的考量上,工程背景的学生会占优势,因为他们理性思维更突出。艺术专业的,则更具有创新性。
对于毕业生来说,英语方面我们没有过多要求,通常是要有四六级证书,或者其他资历。通常不会要求商务英语证书,因为实际的英文水平需要在工作中慢慢锻炼,尤其是专业词汇这部分。

应届生的能力是不是要通过参加比赛来证明呢?我认为,有比赛获奖经验当然是好事,得第几名不重要,但至少证明了你在学校里不是无所事事。但比赛也不是全部,并不是第一名就一定是好的。我们看应届生,主要还是看作品表达,然后希望TA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这样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化代价就比较小。比如冷芸的副群主工作这些,都是很不错的经验积累,能锻炼管理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等。
而对于社会招聘,我们会希望要在品牌公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品牌公司是设计师打基础的很好的方向。在品牌公司,你能有机会接触完整的设计流程,保证思考的完整性。但在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往往是根据客户提供的方向来做定向设计,非常局限,在创新思维和市场决策上往往不具备足够的前瞻性。针对性的设计虽然是按照客户大纲来,但也还是有一部分是设计团队自己定主题方向,结合大趋势来做设计研发。和品牌公司相比,我们在风格上不会框定得很死,因为品牌还是整体要遵从品牌的基调。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希望设计师在品牌的工作经验太多,尤其是在品牌公司做了很多年的设计师。很多品牌设计师,因为长时间习惯了一个体系,认为自己是设计师,不愿意涉足沟通、调研方面的工作,可能工作模式转换起来会有些困难。通常我们比较喜欢选择品牌工作经验2-3年,既有一定经验,又能接受新事物的设计师加入。
四、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后期发展方向
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发展方向有很多,其中三方面比较常见:
(1)PD(设计师兼买手),产品经理
(2)买手
(3)品牌公司的国际业务拓展相关
当然,如果设计师综合能力强的话,远不止这些方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策略。在贸易公司做设计,设计师本身有设计背景,对产品知识、成本的了解会有优势。而且很多时候,设计师就是和买手在一起工作的,对不同市场方向都有研究,对产品也有足够的敏锐度。所以在后期发展的空间和方向上,还是比较广阔的。
国际业务拓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比如UR拓展英国男装业务时,就聘请了一位之前在MANGO和Best Seller中国工作过的设计总监做顾问,因为这个方向需要和设计顾问进行沟通,需要一个懂中国人习惯,又懂欧洲人习惯的人去做好沟通衔接,有贸易公司工作背景的设计师就比较有优势。当然如果是有留学背景的设计师也很不错。对于设计师,外语好还是非常重要的。
五、总结
一、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基本情况介绍
1. 贸易类公司为何需要设计师?
有一定体量的出口贸易公司,对于设计师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这主要是由客户的需求带动的,主要分成以下两种主要客户:
(1)买手型为主的品牌公司
(2)设计需求非常大的公司
贸易公司需要设计师的最大驱动,是以客户为核心,满足设计需求,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工的重新配置。现在品牌公司越来越不愿意“养”设计师了。买手的市场需求,尤其是专业买手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2. 什么样的贸易类公司需要设计师?
早期有设计师的贸易公司,主要是港台地区的公司,比如香港L&F、MGF、台湾中间商等。随着本土贸易公司的逐渐强大,设计能力逐渐都有所提升。设计团队的强弱,是贸易公司综合竞争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现在人们对于这部分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大。原先多数客户都希望寻找L&F这种老牌的贸易商,但现在,更多的客户希望找得到面向本土的、工贸一体化的贸易商。所以现在,贸易类公司,或者说本土的工贸一体化公司,对于设计师的需求是越来越大。
3.设计师的日常工作范畴和市场方向
贸易类设计师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据客户情况而定。很多时候,设计师可能不是服务于一个客户,而是多个客户。而且根据客户合作的规模,可能这个工作是长期不间断的,也可能是几个客户穿插在一起进行的。
二、贸易类公司和品牌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及发展方向对比
1. 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产品研发流程异同
品牌公司的产品研发,相对更具系统性,企划、市调、复盘都很重要。设计师根据季节,系统设计每季的款式。而贸易公司则更多使用工作室模式,划分为多个小项目,设计流程短期、迅速。更加具有品类开发,以风格为准,不重季节。
2. 品牌公司和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工作内容和方式异同
贸易类公司设计师日常工作范畴与品牌公司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会在不同客户的需求中切换,往往是以项目性质来工作,并且结合部分买手的工作性质。市场方向主体是由客户决定的,设计并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产品组合搭配、Showroom展示等,让客户的买手能够选中公司的产品。
三、贸易类公司设计师的招聘要求
贸易类公司招聘应届生的标准有:优秀的设计功底,一定的英语水平,获奖经验、社会经验都是加分项。社会招聘的标准则是:有一定品牌公司设计经验,拥有完整的设计思维,但最好工作经验没有影响思维产生固化,乐于接受新事物。
四、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后期发展方向
贸易类公司设计师发展方向有很多,其中三方面比较常见:
(1)PD(设计师兼买手),产品经理
(2)买手
(3)品牌公司的国际业务拓展相关
如果需要获得庄主联系方式,请关注“冷芸时尚”或访问文末链接阅读原文~
文字整理:Fluffy Zhang
审核:Cherika Chen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了解更多以下内容
加入社群 MCN合作 猎头 时尚行业杂志
买手培训(线上) 买手培训(线下) 创业培训
中小微服饰企业管理课 知识管理课 时尚造型课
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kvdAUVK5NLEbSWmI28TF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