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战略损兵折将,美国新右派崛起,中美关系有望改善?

文/刺客
华盛顿的精英们至今仍存在一种错误的思想,即美国应该拥有这个蓝色星球的绝对领导权,无法容忍任何一个挑战者出现。所以,在历史上,欧洲和日本都因为具备取代美国领导者地位的潜力,因而遭到镇压至今仍一蹶不振。现如今,美国又将打压矛头指向中国,希望以此来消除其全球霸权地位新的“威胁”。
不过,中国不可能像日欧那样对美国臣服。所以,美国在输掉对华贸易战之后,当下所发动的对华科技战,也正面临失败的下场。据《参考消息》26日报道,美国英伟达公司日前发出警告称,白宫进一步限制其对华芯片出口的举措,将导致美国半导体企业,永久地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
美国政府近期出台相关恶法,在限制美国企业对华出售高端科技产品和设备的同时,还企图限制对中国高端科技企业投资。白宫这种伤人害己的管制政策,导致美国相关企业和投资商无法像以往那样在中国市场扩展业务,从而失去在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的出口和投资机会。
美国强推一系列对华打压政策,让美国相关业界丧失发展的良机。因此,不只是英伟达对此怨声载道,其他美国半导体企业也纷纷炮轰白宫和国会,警告他们“如果失去中国市场,那么,美国就没有必要建设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显而易见,华盛顿决策者们将中国视为对美国全球领导者地位的新挑战,采取自残式方式对中国发展进行打压。到头来,躺枪受伤的终究还是美国本土的企业和投资商。拜登政府日前顶着国会的压力,寻求把已经有了数十年历史的《美中科技协定》延期半年,显示出其对中美科技战引发后果的担忧。
美国决策者残留的冷战思维,限制了他们对时代变迁的认知。他们以为当今这个世界仍存留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时代,他国在面对美国单边霸凌主义时,只能逆来顺受。殊不知,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世界形势朝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挡,美国认为自己可以肆意妄为的时代已经终结。
所以说,美国时至今日仍在推行冷战时代的那一套,结果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疏远美国。中东、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不再是美国一手遮天的势力范围。日前,美国驻尼日尔大使被政变军政府限期离境,就很能说明一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内部一些人痛定思痛,开始反思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走错了方向。据环球网26日报道,以参议员兰德·保罗为代表的美国新右派保守主义,近期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有分析认为,美国新右派的崛起,或预示美国霸权外交遇到挫折。
据悉,这个近期才在美国活跃起来的新政治势力,他们所提出的与中国接触并保持稳定关系、反对美国外交中存在不干涉主义、反对全球主义和抵制对乌克兰提供军援等观点,与当下美国的主流政策背道而驰。对此,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美国政界的地缘政治狂热在国内激发反弹,清醒和理性的声音正在不断变大。
显然,美国新右派保守势力如果能够继续壮大,或将会给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某种影响。尤其是对华政策问题上,美国新右派保守主义的壮大,按照环球网援引专家的话说就是: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同时还会给华盛顿在考虑更激烈对华竞争战略时,提供反省的素材。
当然,在美国主流政治精英群体中“自由霸权”观念泛滥的当下,新右派势力的崛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美国外交战略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待观察。但至少说明,华盛顿的对华打压战略,让美国业界怨声载道,无疑正在为新右派势力的继续崛起,创造了更为合适的温床。